學生英語聽力訓練途徑
80年代以來,以人為本,培養以語言運用為根本目的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英語教學中的“聾啞”現象逐步得到矯正。但縱觀全國乃至我校的英語基礎教育,由于應試教育的劣根影響和教學方法和手段滯后,聽力教學仍是聽說讀寫技能中較為薄弱的一環。不少人認為提高聽力理解能力沒什么策略而言,除了聽還是聽。通常的做法是,先讓學生聽錄音材料若干遍,然后做相應的練習,再與老師核對答案,最后老師對聽力中的難點加以講解,或干脆讓學生看聽力文字材料。這種訓練的重點在于練習的正誤和最終對錄音材料進行文字上的講解,獲得的仍是和閱讀理解區別不大的對語言知識的認識,在聽力理解能力方面長進是不大的。
掌握一定的聽力學習策略是有幫助的。“條條大路通羅馬”、“教無定法”。人們常用這些話來說明外語教學用什么方法都無關緊要,人們都能達到目的。問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所花的時間、付出的代價、達到的目的的程度卻大相徑庭。聽力理解好的學習者較多使用的學習策略包括:根據上下文推斷意義,有選擇性地集中注意力和運用背景性知識輔助理解。在用漢語交談時,我們通常發現自己能自覺或不自覺地替對方完成接下去要說的話,這便是預測的結果。預測的內容越多,聽起來就越輕松。用英語交談也是如此,談論的話題,談話的場景,對背景知識的了解等都可以幫助預測。那么,我們該如何預測呢?現代認知心理學認為,圖式是認知框架,人以圖式的形式儲存記憶。在語言活動中,每個圖式可以被某個詞匯或提示所激活,于是該圖式與同它連接的其他圖式處于活動狀態。這便是“聯想”,或者說是對信息的未知性的一種“預測”。
聽力理解過程實際就是一個預測---證實---再預測---再證實的往復過程。預測是解碼的方式,證實是解碼的結果。利用圖片預測有些聽力材料配有插圖,同學們不必進行太多的相關閱讀,就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所要聽的材料的大意,便于在聽力中掌握主動,猜測到所要聽的主要內容。比如有一幅畫,表明一位房東太太要求房客把外套放在衣櫥內,這樣我們根據提示及這幅圖知道聽力內容是關于房東的住房規則。同學們再依據常識可以預測這些規則大概包括:takeoffshoes,bequiet,don’tsmoke等,這樣再做聽力,同學們可以驗證這些猜測是否符合聽力內容,聽時壓力也減少許多。畫面的提示,也可以很好的幫我們預測將要聽的內容。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發現看電視新聞比聽廣播新聞易懂的原音吧。利用關鍵詞或話題信息預測學生可以通過事先了解聽力材料中的關鍵詞或話題,對詞匯、情景、文化等方面進行聯想和設想,形成對將要處理的材料的圖式。比如聽英語新聞,有關trafficaccident,學生很自然的形成由trafficaccident為中心輻射出去的由drinking,badweather,speeding,slipperyroad,police等一系列詞匯組成的圖式。有這樣的圖式框架支撐,學生將會較容易地把聽力材料放入這樣的圖式框架之中,理解起來也會輕松多了。英語電視新聞在播出時,常在屏幕的下方提供簡短的文字信息或關鍵詞,這些都有利于我們理解聽的內容。利用背景音響或說話人的語氣預測在進行聽力理解時,背景音響可以提示我們說話人所處的場景、會用到的詞匯以及會談涉及的內容。比如聽力錄音是真實的機場登機廣播,擴音器和噪音都出現在錄音中。
我們聯系生活中坐飛機登機前聽到的廣播內容,可以猜到聽力內容會涉及flightnumber,destination,gate,etc.,廣播內容可能是登機時間、航班調整或航班延誤等。聽力預測不僅僅發生在聽力活動開始前,在聽力過程中,對于不能完全確信的信息,可以通過說話人的語氣推測。比如2009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聽力第17題。17.Whydoesthewomandeclinetheman’sinvitation?A.shewantstogetsomesleep.B.sheneedstimetowriteapaper.C.shehasaliteratureclasstoattend.D.sheistroubledbyhersleepproblems.該題的關鍵信息在女士的陳述中,她說(ButI’mexhausted.Iwasuptill3thismorning)表明女士很困倦,據此推斷答案為A,而不是很多考生誤選的D選項。利用聽力試題及選項預測目前全國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采用的都是聽錄音做選擇的形式,先閱讀題干和選項可以幫助預測將要聽到的內容及其重點。
聽力放音時也給了每小題5秒鐘的讀題時間,同學們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粗讀一遍題干和全部選項,分析對比各選項的不同之處,預測將聽內容和可能的答案。如果選項是姓名、地名、日期等,就要全力抓住這些容易混淆的部分,在聽錄音時注意分辨并加以判斷。對于與選項無關的內容,只需聽出大意就行。預讀選項是做好聽力的必備策略。通過分析四個選項可以對所提問題有個大體的了解,使聽更富于目的性,帶著問題去聽,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于對話中的某一點信息,減少聽的負擔,解題也更加準確、快捷。如:A.Someonehastakenawayherluggage.B.Herflightis50minuteslate.C.Herluggagehasbeendelayed.D.Shecan’tfindthemanshe’sbeenwaitingfor.在四個選項中提到了luggage與flight,可推測對話應該發生在機場行李處。一個是行李的丟失問題,一個是飛機誤點的問題,一個是接站人的問題,有了上面清晰地思路,更容易從對話中找到有關信息。
原文如下:W:Couldyouhelpme,Sir?Myflightgotin15minutesago.Everyoneelsehaspickeduptheluggagebutminehasn’tcomethrough.M:I’msorry,Madame,butI’llgoandfindoutifthereisanymoretocome.Question:What’sthewoman’sproblem?利用文化背景知識預測每個國家和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學生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對本民族背景文化的了解和自我認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生要聽懂目的語,其文化背景就是聽力預測的助手。因此,要提高聽力,不僅要具備一定的語言知識,還應盡可能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制度、風土人情、生活習俗、人們的思維方式等。請看下面一段聽力材料問題:Question:Whenistheman’sbirthday?A.February2ndB.April2ndC.April1st在聽此題前,從選項中可以預測那人生日可能在4月1日或2日,而4月1日是AprilFools’Day---西方的愚人節。要選對該題答案,需要了解英語的文化背景知識:AprilFools’Day是什么含義,具體是哪個日子。中國人一般不過這個節,但學英語的人不可不懂,否則在交際中或聽力理解時就會造成障礙。當然,聽聽力時利用圖片、關鍵詞和話題、背景音響或說話人的語氣、聽力試題及選項以及背景知識等,并不是孤立使用的,有時同時利用,有時側重某一方面。
總之,聽力是一種積極地思維過程,只有層層突破,循序漸進,并做到各種能力的綜合運用,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對學生而言,提高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他要求相當程度的英語基本功、正確的聽音、快速的語感和熟練地技巧運用,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多聽多練。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