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會計管理創新對策
一、基層人民銀行會計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發生的一些會計案件,充分暴露了在制度執行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漏洞,從案件中不難發現,內部有效管理機制缺乏,內控制度執行力軟弱,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等現象是案件發生的根本原因。實際上,人民銀行已有一套嚴密的管理制度,但在實際操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落實困難的情況。
(一)人力資源不足,制約制度有效落實。根據內控要求,不相容崗位不能兼崗,重要會計崗位必須執行定期輪崗與強制休假制度。但是,基層行特別是縣支行現有會計人員配備狀況很難完全按照規章制度來執行。由于基層行人員少,會計人員嚴重缺乏,營業部門配備的人員只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比如,某縣支行25人,承擔貨幣信貸、調查統計、辦公室、人事、會計財務等工作。分配營業部門人員7人,已是領導給予了最大支持。而這7人要擔負會計核算、國庫業務和支付結算工作。如遇外出、培訓、正常休假等情況,兼崗或替崗就不可避免,使得業務相互制約機制被打破,內控制度不能落實,出現了真空和漏洞。
(二)會計組織分散,風險控制工作難度加大。目前,縣支行會計工作涉及會計、國庫核算和支付結算,多個核算系統并存,上級行對口科室為會計財務、國庫、營業部門,對會計核算基本是以條線管理為主,缺乏有效的協調和溝通機制。現代化支付系統已實現了金融機構間的實時清算,對風險控制的時效性要求提高。在推廣會計核算電子化的過程中,上級主管部門各自開發會計核算系統,每個系統風險點基本相同,要求有統一的措施來控制。但是,目前人民銀行會計監督仍以事后監督為主,核算業務管理,分散在上級行多個部門,縣支行一個部門往往要接受上級行多個部門檢查。事中監督不夠,事后多頭監督,容易造成監督不足或監督過度,難以真正起到風險防范作用。
(三)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影響工作質量和效率。現代會計業務不斷更新,新的業務系統不斷上線運行,制度和操作規程隨之變化,對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部分人仍然認為會計工作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記賬操作過程,只要賬平、表對就可以了,從業人員素質不要求很高。會計崗前培訓也基本采取“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方法,從事哪個崗位,就教哪些業務,缺乏系統的業務培訓。新上崗人員不懂會計原理,不能全面熟悉、掌握會計業務知識及各項規章制度。另外,縣支行十多年來沒增加人員,會計人員年齡偏大,反應能力減退,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相對困難,影響了會計核算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以某縣支行為例,全行職工平均年齡50歲,營業部7名會計人員平均年齡44歲。
二、加強人民銀行會計管理工作的建議
(一)健全內控制度,加強制度整體化和系統化建設。近年來,人民銀行不斷加強內控制度建設,相繼建立和完善的一系列會計內控制度,在實踐中發揮了監督、制約作用。但是,一些制度畢竟是站在高層面上制定的,相關內容分解在各項法規、制度、辦法之中,沒有形成一整套系統而且細化的制度辦法和會計業務評價標準。基層行在開展會計工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對現有會計制度進行補充、細化或修訂,使之更加嚴密、更加完整。即結合基層行業務特點,不斷細化會計制度,使內控制度的觸角延伸到會計核算的各個角落,加強內控制度的整體化建設,形成一套系統性的內控制度、操作規程和業務評價標準,確保會計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違章必糾,堵塞漏洞。
(二)強化制度執行力,營造自覺執行規章制度的氛圍。制定制度是基礎,抓好制度的落實才是關鍵。所以,基層行在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的同時,還應建立健全業務操作規范和內控制度執行機制。一是要建立會計人員學習制度,通過學習提高會計人員執行制度的意識,使每一名會計人員熟練掌握制度,從而對每一個會計業務處理環節都能夠認真執行制度。二是要強調制度的嚴肅性,抓好會計人員遵守規章制度和增強防范風險責任意識的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風險防范能力。三是強化對內控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考核,堅決克服對制度重視不夠、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的思想。
(三)創新學習方式方法,提高全員會計工作能力。會計人員匱乏已是基層行一個不爭的事實,在人員不能增加的情況下,基層行應充分調動全行職工從事會計工作的積極性,營造學習會計業務的氛圍,培養全員職工對會計工作的興趣,增強全行職工對會計工作的責任意識。這樣,工作上需要時,就可以隨時調人替崗,解決會計崗位空缺、違反制度等問題。首先,基層行要制定會計業務學習制度,結合實際開展學習活動。如,在時間上可以規定每周學習3次,每次一個小時,或利用周三、周五下午二小時時間學習等。方式上可采取主講人講課方式,向全行職工講授本崗位操作流程等。其次是建立學習結果考評機制,采取考試、業務競賽、學習筆記展覽等方式,定期檢驗學習效果。并建立獎勵機制,對那些真正掌握制度、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制度的會計人員要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是上級行開發在線學習、考試系統,將全部的金融法規,操作規程,管理辦法等納入其中,基層行職工通過注冊登錄系統進行學習或檢驗學習效果,提高全員會計工作水平。
(四)加強會計人員準入管理,提高會計人員準入門檻。人的因素是決定一切的因素,人民銀行特別是基層行必須擁有一支品質精良、訓練有素的會計隊伍。建議對會計人員實行準入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準入門檻。在年齡、學識水平、業務能力、工作態度、責任意識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查。把政治思想好、道德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安排在會計崗位。同時,加強會計人員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會計人員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及風險防范意識。特別是在會計主管的人員配備上,不但要選擇政治素質好、政策水平高、會計業務精通、能夠以身作則、愛崗敬業的人,還要符合行員管理辦法規定的技術職務、會計工作年限和學歷等要求。或采取委派方式,從上級行選派到下級行,或管轄行之間互派的方式。將會計主管納入上一級行管理,確保會計主管在工作上的獨立性,在日常管理工作上有約束性,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和評價問題。
(五)完善會計監督和風險預警體系,建立“大會計”、“大監督”管理體制。當前,基層行實施的會計監督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會計核算部門即營業網點的自行監督,主要是對接收的各種憑證、報表的初始監督。二是中支事后監督中心的再監督,主要對縣支行和中支營業部門核算業務的監督。這兩種監督都具有獨立性,且缺乏強制約束力。為更好地協調工作和有效防范風險,應建立“大會計”管理機制,形成以紀檢、內審、會計共同組成的“大監督”體系。上級行會計主管部門定期牽頭開展聯合檢查,檢查內容除了崗位設置、印、押、證管理、業務交接、對賬情況、制度執行情況外,還應重點檢查會計人員的精神狀態、風險意識、有無經商情況等。檢查方式應采取“飛行檢查”、“突擊檢查”、“交叉檢查”等,要突出檢查的實效性和有用性。
(六)運用科技手段,減輕會計人員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風險防控能力。重要會計崗位人員輪崗制度和強制休假制度難以落實是當前基層央行的突出問題,而目前人員問題又不能及時得到解決,那么在現有人員狀況下,應怎樣做好會計管理工作呢?筆者認為要創新工作手段和方法。要改進和完善核算手段,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生產力作用。從核算應用系統中簡化崗位設置,積極引入“柜員”制的特點和優勢。比如,《中央銀行會計集中核算系統》可取消營業網點的復核員崗位設置,只設置主管崗和記賬崗。復核員的職能,通過事后監督影像系統,由上級行事后監督部門進行事中監督并確認。這樣,既節約了縣支行人員,又保證了中心支行事后監督部門在沒有增加業務量的同時,及時審核業務、發揮事中監督作用。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