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www-国产视频xxx-国产视频xxxx-国产视频一二-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農業環境污染狀況與化解途徑

2021-05-25 27107 農業生態論文

本文作者:趙明、趙瑞萍、趙亮 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研究中心、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信息研究所

農業環境是自然環境和人類生存環境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農業環境問題主要包括農業環境污染和農業生態破壞2個方面[1]。隨著現代工農業生產的飛速發展,大量的工業和生活“三廢”以及農用化學物質進入農田,導致農作物和環境之間失去平衡,使農畜產品減產、品質變差,其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的健康,所以,保護農業環境實質上就是保護人類自身的健康。

1山西省農業環境污染現狀

山西屬中西部典型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脆弱帶,農業生產立地條件較差,農業基礎設施較弱,農業生產力水平較低,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幅度緩慢[2]。人口稠密的6大盆地自然植被已經基本為農耕作物所取代,大部分地區嚴重缺水,水土流失現象十分嚴重;加之長期發展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型經濟,進一步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3]。工業和生活“三廢”的排放已造成局部地區農業環境污染。在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施用處于粗放失控狀態,對省內江河水系和土壤構成持續性的破壞和威脅,畜禽糞便及農作物秸稈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日益突出,形成了潛在的農業環境危機,制約了山西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客觀地認識和評價山西省農業環境狀況,對保證山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山西省農業環境污染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工業和生活“三廢”的排放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工業和生活“三廢”的排放量急劇增加,這是造成農業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工業和生活“三廢”中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物質,在沒有達到國家環保部門規定的排放標準而排放到環境(大氣、水域、土壤)中,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破壞了生態平衡,影響工農業生產和人民健康[4]。山西省污染物排放總量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居高不下,2008年全省煙塵排放量全國第1,工業粉塵排放量居全國第3,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國第5。由于山西是能源重化工基地[2],超重型產業結構使得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多,煤炭、化工、冶金、電力等工業產值占全省工業產值的70%以上[3]。1990年全省工業廢氣排放總量為4870億標m3;2009年為23692.9億標m3,是1990年的4.87倍[4]。大量能源燃燒的廢氣超標排放、民間燃煤廢氣的低空無組織排入及交通運輸業排放的廢氣[5],使山西省農業環境承受著工業“三廢”排放污染破壞,嚴重惡化了環境質量,給大氣、水、土壤環境造成了很大壓力。城市與農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越來越多,這些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嚴重污染農田,影響土壤微生物活動,降低土壤肥力,妨礙作物生長發育。隨著城市環保門檻的提高和環保執法的日趨嚴格,污染嚴重的企業轉移或藏身于農村,造成環境污染正向農村蔓延。例如,汾河是山西省流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積3.974萬km2,約占全省總面積的1/4,流域1437家工業企業的經濟總量占山西省經濟總量的60%以上。2008年汾河流域71%的河段仍處于重度污染狀態。近千家企業源源不斷地向汾河排污,“汾河流水嘩啦啦”的美景已成為上一輩人的記憶[6]。

2.2鄉鎮企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山西省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給社會帶來巨大財富,其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資金缺乏,設備簡陋,技術工藝落后,不注重長遠利益,盲目布點,亂開亂采,靠資源的成本優勢來維持產品的競爭力。鄉鎮企業布局比較分散,污染點與農田、農村居民點交織在一起,容易引發高密度的農業環境污染,有巨大的危害性。

2.3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藥

在現代農業中,雖然化肥和農藥投入對保障農業增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合理或過量施用會造成區域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7]。

2.3.1化肥

山西省農田有機肥施用量逐年減少,化肥施用量卻逐年的增加。2012年山西化肥需求總量(純量)為103.386萬t,其中,氮肥用量為61.506萬t,磷肥用量為28.667萬t,鉀肥用量為13.213萬t[8]。雖然化肥的施用對提高農作物的生長發育起很大作用,但由于化肥施用過量造成土壤肥力退化和農作物養分失衡。同時,大量未被利用的營養物質通過土壤地表徑流和地下淋溶污染水體、土壤。

2.3.2農藥

山西省農藥使用量逐年增加,由2007年的0.898萬t增加到2010年的1.046萬t,增加了0.148萬t[9]。農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危及人們身體健康;同時農藥在降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毒氣體和重金屬等物質,對大氣和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特別是高毒、高效、高殘留的化學藥品濫用,更是危害深遠。

2.4農業廢棄物的不合理利用

農業廢棄物包括種植業的秸稈和集約化養殖業產生的畜禽糞便廢棄物。

2.4.1秸稈

山西省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數量大、種類多,主要以小麥、玉米為主,其次還有豆類、油菜、其他谷物雜糧、棉花等10多種。據統計,2009年,全省秸稈年生產總量達l900萬t左右。其中,小麥、玉米秸稈占總量的52.5%[10]。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和各類替代原料的應用,致使農民秸稈利用的積極性不高。而且因為秸稈綜合利用成本高,作為廢棄物焚燒,既浪費了資源,又污染了大氣環境,還嚴重威脅著交通運輸安全和影響農村人居環境。據環保部門衛星環境應用遙感監測結果,2011年秋季全省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74個,相比2010年增加了52個,同比增長約236%;相比2009年增加了16個,同比增長約27.6%。山西省的秸稈焚燒火點總數已位居全國火點總數的第7位,秸稈禁燒形勢不容樂觀。

2.4.2畜禽糞便

山西省畜禽養殖發展迅猛,但傳統、分散、高密度的飼養方式仍占較大比例,糞便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率不高。2009年末,山西省存欄生豬530萬頭、牛90.6萬頭、羊747.7萬只,家禽存欄6216.9萬只,年產糞便達76萬t。且散養戶數量龐大,絕大多數養殖場和散養戶沒有污水糞便的處理設備和相關處理技術,往往隨意堆棄或未進行無害化處理直接排入河道、水庫、土壤等農業環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水質惡化,致使土壤板結和鹽漬化,破壞土壤生態平衡。

3山西省農業環境污染治理對策

農業環境污染治理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鼓勵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探索建立“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受益誰補償”的生態補償機制。從源頭上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從根源上杜絕農業污染的發生。山西省已采取一些治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還需進一步加強管理和污染治理,以使農業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3.1加強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提高領導環保意識

搞好農業環境關鍵在于各級市、縣(鎮)政府重視及積極給予政策扶持,加大農村生態環保工作的專項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在資金安排上,切實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專項資金投入,逐步建立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金參與、農民自主投入的多渠道籌資機制。保證穩定有效的資金投入,對農村污染處理設施建設和污染物綜合利用項目進行補助。政府資金實行獎勵和補助相結合的投入方式,加大“以獎代補、以獎促治”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別是堅持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重視、支持農業環境污染調查處理工作。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逐步形成人人關注環保、參與環保的良好社會風氣。

3.2加強保護環境宣傳教育工作,完善法律法規

大力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活動。在3月12日植樹節、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環境日等重大紀念日期間,通過新聞媒體及各類學校多層次、全方位地開展防治農業污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宣傳教育。強化環境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把環境意識與健康意識緊密聯系在一起,喚醒人們的生態意識、環境意識,增強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貫徹執行《環保法》、《農業法》等法律法規的同時,還應頒布實施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依法治理農業環境;根據環保法規的規定和國務院的要求,加強對農業環境的監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農業環保機構[11];同時還應盡快完善《農業環境保護法》。

3.3農業環境污染的防治

3.3.1工業和城市“三廢”污染防治

(1)鄉鎮企業污染控制。首先,要做好鄉鎮企業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其次,要調整鄉鎮企業的產業結構,合理安排好鄉鎮企業布局。鄉鎮企業污染控制應遵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通過加強環境規劃,合理布局,調整產業結構,保護資源,改進生產工藝和設備,深度開發等手段來實現。(2)城市及工業廢棄物的農業利用及污染防治。應遵循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統一的原則,做到化害為利、以防為主、綜合防治。

3.3.2農用化學物質污染防治

應研制高效、經濟、安全的農藥新品種,農藥防治與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相結合,科學防治病蟲害;開發和推廣新型化肥,強調有機、無機肥并重;限制盲目發展地膜,推廣使用可降解塑料,用法律、經濟手段鼓勵廢膜回收。

3.3.3農業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

(1)農作物秸稈廢棄物污染防治。用法律、行政等手段禁止焚燒秸稈;推廣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如加工飼料、配制有機肥,推廣秸稈粉碎還田和秸稈覆蓋免耕技術。(2)畜禽糞便污染防治。指導養殖業由分散向集中合理布局,對畜禽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用作肥料,推廣大中型養雞場雞糞飼料化技術。

3.4加強環境污染定點監測監管,完善機制

以開展全國污染源普查為契機,加強對山西省農業環境有影響的重大污染源調查和定點監測工作,及時準確地掌握農業環境污染的組成、發生特征、影響因素和生態破壞程度。一是構建和完善農業環境安全評估體系;二是建立養殖業環評監測體系,加強對養殖企業的歸檔和登記管理,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實施生產各環節的監控;三是建立完善安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形成監測網絡,提升監測檢測能力,切實有效地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工作;四是加快建立化肥、農藥等化學投入品的監測體系,切實加強化肥、農藥等農資市場管理,建立統一的生產、銷售、使用檔案資料,有效實施農業生產全過程的管理監控。

3.5依靠科技進步,節能減排

山西省6大傳統高耗能行業能源消費占工業的95%以上,應加快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積極開發科技含量高的環境治理項目,加速科技成果在環境污染中的轉化和應用。依托大學、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技術中心,組織實施節能領域共性和關鍵技術的開發應用,加快推廣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從根本上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3.6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

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的重要途徑,通過強化管理、嚴格核算、循環利用、降低消耗、增加效率、提高質量和減少污染等,保護好資源和環境,實現生態系統的持續運行。山西省應把發展循環經濟、建設清潔能源區作為今后環保發展的重點,清潔能源區的建設要實施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相應的規劃,盡快培育清潔、高效、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清潔能源產業。

4結語

本文分析和總結了山西省農業環境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其對策。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應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在開發、利用、保護和重新培植資源與環境的動態過程中來實現,決不能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12]。只有在政府作出科學決策,以及激發公眾積極廣泛參與的基礎上,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現代生態農業走高效集約環保型發展之路,最終才能實現山西省的農業可持續發展。

期刊匯頻道 樹人論文網期刊匯頻道
樹人論文網是正規的發表支持服務網站.主要從事國內外期刊論文、國內外教著學術支持服務。
  • 27973 文章總數
  • 16855論文總數
  • 11121期刊總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激情欧美 | 成年人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亚洲综合成人在线 |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久久国产经典视频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 加勒比一区在线 | 成年午夜性爽快免费视频不卡 | 亚洲精品久久久中文字 | 岬奈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软件 | 韩国巨胸女三级视频网 | 在线亚洲黄色 |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 精品真实国产乱文在线 | 日韩午夜片 | 美女视频免费看视频网站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草在线新视觉 |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乱国产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福利视频国产片 | 亚洲操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九九久在线观看 | 色哟哟国产成人精品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 欧美第五页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 草久在线观看视频 |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蜜月 | 特大一级aaaaa毛片 | 欧美一级级毛片 |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 国产午夜毛片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国产 | 国产91网址 | 日本久久久久一级毛片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推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