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購買農機具的制約因子
本文作者:李紅軍 單位:周口職業技術學院
以沒有購買財政補貼農機具的農戶為研究對象,從微觀角度分析農戶購買財政補貼農機具的意愿問題?;厥沼行柧淼幕厩闆r概述如下:在被調查的426戶農戶中,有309戶表示愿意選擇購買財政補貼農機具,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72.5%;選擇不愿意購買財政補貼農機具的有117戶,占樣本總量的27.5%。農戶對財政補貼購置農機具風險的態度中,風險偏好的146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34.2%,風險回避型的265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62.2%。農戶對財政補貼農機具政策了解情況,不了解的131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30.8%;了解比較詳細的105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24.6%;有點了解的190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44.6%。農地規模在6666.7~13333.3m2的農戶267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62.7%;農地規模在13333.3~26666.7m2的農戶78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18.3%;農地規模在26666.7m2以上的農戶81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19%。(5)認為當地政府支持財政補貼農機具力度大的農戶141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33.1%;認為當地政府支持財政補貼農機具力度一般的農戶209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49.1%;認為當地政府支持財政補貼農機具力度小的農戶76戶,占所有被調查農戶的17.8%。
將選取農戶購買財政補貼農機具意愿作為被解釋變量,農地規模、農業專業化程度、農戶個體特征、農機具價格風險、政府支持5個維度下的子項目作為解釋變量引入模型中。采用logistic模型進行計量回歸檢驗?;貧w方程的形式為:Logit(P)=ln[P/(1-P)]=α+∑βjXj+ε依據模型得出的估計系數,對于影響農戶購買財政補貼農機具意愿的主要因素相對顯著性和影響程度大小分別解釋如下:
農地規模(e)。農地規模對農戶的購買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農地規模越大,農戶購買意識越強烈。黃淮地區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同時也是河南、安徽城鎮集中分布的區域。目前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土地經營規模狹小,地塊零散,極大地阻滯了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這種分散經營的結果導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時也無法滿足“大農業”所要求實行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條件。農戶購置農機具首先考慮成本與收益,農地經營面積狹小,農機具生產成本很難在短時間內收回。提高農業機械利用率,是實現農業機械化不容忽視的問題。農業生產是一個整體,單個生產要素不可分離進行,而家庭經營中,農地規模往往限制農業機械的利用率,農業機械的正常使用效率降低,農戶生產成本增加,單位收益減少。因此,合理的農地流轉,擴大農地經營規模,農業機械整體裝備提高的瓶頸。
農戶對購置農機具風險的態度。農戶對購置農機具風險態度以一種連續帶的形式存在,從風險回避(不樂見不確定性),通過風險中立(沒有強烈反應),到風險偏好(喜愛不確定性)。農戶的風險態度通過模型的顯著性檢驗,回歸系數為負數,說明在假定其他變量不變的前提下,風險偏好者的購買意愿會較差,而風險回避者的購買意愿會更強,可能是由于風險偏好者應對風險能力更強,更愿意承擔農機具生產成本的風險,因為規模經營的收益要比單個生產的收益多;而風險回避型的農戶為規避不可預測的風險會選擇不購買購置農機具來保證農業生產的最低收益。
地區農業專業化程度。地區農業專業化程度是農業社會化、專業化的重要標志,農業生產的地域性要求農業生產充分利用地域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合適的農業生產。地區農業專業化是農業發展的重要步驟,隨著農業商品化、農業服務專業化、農業生產專業化的出現,農業生產機構提高農業剩余利潤的迫切,利用本地農業生產優勢、地理優勢、氣候條件等,實現地區農業專業化成為現實。地區農業專業化程度通過模型的顯著性檢驗,回歸系數為正數。地區專業化程度越高,農戶(個體或依附其他組織)購置農機具的意愿越強烈。黃淮地區農耕文化歷史悠久,對我國糧棉貢獻巨大,但是受家庭經營局限的影響,本地農業專業化、農業服務專業化等處于較低水平,農業生產品種分散,農產品商品優勢不突出,地區農產品專業化有待提高,地區農業專業化程度低,影響農戶農業機械購置的積極性。
農戶個體特征。農戶的文化程度通過模型的顯著性檢驗,符號為正。文化程度高的農戶購買財政補貼農機具意愿比文化程度低的農戶更強烈,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較高的農戶能夠更好地了解財政補貼政策的內涵,更多地掌握政府在財政補貼的優惠政策,對做好財政補貼農機具有更強烈的信心。家庭人口數量未能通過模型的顯著性檢驗,對農戶購買意愿并無顯著影響,可能是由于現在農村的家庭勞動力數量一般為3~4人,對農戶購買意愿的影響無足輕重。政策的認知度對農戶的購買意愿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農戶越是了解政策的內涵,知道其中的有利之處,其選擇購買財政補貼農機具的意愿就會越強烈。
農機具價格市場波動風險與政府支持。農機具價格市場波動變量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變量都對農戶的購買意愿具有顯著的影響,農機具價格市場波動變量在1%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模型檢驗,且系數符號為正。表明在其他情況不變的前提下,農戶對農機具市場價格預期合理的情況下,農戶購買農機具購置的意愿強烈,否則市場價格偏離農戶的預期,農戶購買意愿較低。財政補貼農機具是政府“三農”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戶購買意愿受政府政策主導因素較大。在回歸分析中發現,模型檢驗政策支持顯著性水平為1%,系數符號為正。根據模型分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農機部門政策支持越大,農戶購買財政補貼農機具的愿望越強烈,特別是農業專業化組織越完善,農機戶購買農機專業化服務的態度越積極。因此,財政補貼農機具政策支持會起到指數倍增的效果,農戶購置農機具的增加,農業裝備、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業生產專業化等也會提高。農機具的使用、維修等離不開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服務,特別是農機專業化的發展。但是,在模型分析中,農技推廣服務變量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這反映出基層農技推廣部門有待加強,農戶沒有滿足農機具服務要求的期望,對于農技推廣部門的服務內容、服務水平等不滿意。
農戶購置財政補貼農機具是提高農業機械裝備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農戶作為市場經濟的微觀決策主體,其購買意愿及影響因素成為關注的焦點[3-10]。研究結果表明,農地規模、農戶對購置農機具風險的態度、農業地區專業化程度、農機具價格風險、農戶對政策認知度、農戶個體特征、家庭收入、外部環境等都是影響農戶購買意愿的主要因素,都在相應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檢驗。對于單個農戶而言,通過培訓、交流等形式,不斷提高農機具知識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才能跟上農業機械的發展,才能提高對財政補貼農機具購置的愿望。對于執行財政補貼的政府部門,通過提高服務水平,擴大服務內容,加強宣傳力度,尤其是在典型農業種植區、土地流轉規模大的農區等進行深入宣傳,才能讓更多的農戶提高對這一政策的認知度。同時加強農業機械管理部門的工作,加大農業機械推廣力度,吸引更多的農戶、農業專業組織購買。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