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稅務籌劃對會計核算的影響
會計核算又稱為會計反應,通過貨幣作為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資金活動進行的反映。是對會計主體發生的經濟活動的核算,也是會計工作中的記賬、算賬和報賬的總稱。稅務籌劃與會計核算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首先政府直接和間接的影響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進而影響企業的會計核算,從而產生不同的會計信息,帶來不同的利益分配結果和投資決策行為,影響社會資源;其次,政府通過會計準則等規范企業行為,通過稅收來實現宏觀調控,將企業財富轉移到政府。但是從企業來看,始終是經濟利益的外流,經營成本的增加,因此稅務籌劃是企業會計核算的經濟動因;最后,不管是從資產負債角度還是收入費用角度來看企業都會選擇稅負最小的會計核算模式,因此會計核算是實現稅務籌劃的手段。
稅務籌劃對相關會計核算的影響
為了實現企業的稅務籌劃,就需要相關的會計核算模式予以支撐。通過稅務籌劃的目標來指導企業的會計核算模式,以下主要是稅務籌劃對企業會計核算產生影響的幾個方面:
1.固定資產折舊。固定資產是每個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固定資產則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會計核算角度來看,我國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以采取的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從稅法角度來看,企業在計算所得稅時折舊額是可以睡前扣除的。因此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會計核算不同將帶來企業的成本不同,從而引起稅前利潤的不同,最終導致企業所得稅的不同。另一方面考慮企業期間,如果企業正好處于稅收優惠期,企業則可以考慮加速折舊法,通過稅前扣除的折舊額增加,帶來應納稅所得額的減少,從而實現遞延納稅,使企業目前的負擔較輕,充分利用資金的時間價值。因此在實務中,企業為了實現稅收籌劃的目標,可以根據不同的折舊模式,測算企業的稅負狀況,最終選擇適合企業的會計核算模式。
2.存貨計價方法。我國新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存貨會計核算的方法主要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同時會計核算方法一旦確定則不能隨意更改,確實需要更改的應當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報稅務機關批準。而稅法規定存貨按照實際成本進行計算。因此企業在從存貨角度考慮稅收籌劃時應當充分考慮企業內外部環境,考慮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通貨膨脹和物價波動。在一般情況下來看,企業通常采取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較為合適,能夠避免成本波動帶來各期利潤的不均衡,從而避免稅收的異常波動。如果企業所處的環境中物價預計是持續下降,那么采用先進先出法較為合適,可以實現遞延納稅的作用,最終獲得資金的使用價值。
3.銷售結算。企業日常生活中銷售貨物可以采取多種計算方式,如:委托代銷、分期付款、賒銷等方式,不同的銷售模式決定的不同的銷售收入確認時間,納稅期限也就不同。因此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銷售期間和銷售策略來選擇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銷售模式,控制收入確認時間以實現遞延納稅的效果。
4.資產減值準備。依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終對各項資產進行全面檢查,合理預計各項資產的各項損失,對各項可能發生的資產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在稅法允許的情況下,采用備抵法核算壞賬損失,可以增加當期扣除項目,帶來應納稅所得額的減少,減少上交所得稅額,一方面體現了權責發生制和收入費用配比的會計核算原則,另一方面又符合稅法中壞賬準備可以稅前扣除這以項目。因此采用備抵法可以遞延所得稅的繳納期限,減輕企業的負擔,增加流動資金,
5.相關廣告費、招待費《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這就是稅法與會計核算之間的差異問題,可以通過獲取資金的時間價值來實現稅務籌劃的目的。具體可以考慮成立專門的銷售公司,再由銷售公司實現對外銷售,這樣可以增加一道銷售收入,在整個利潤體系總額不變的情況下費用限額就可以得到提高,從而實現更多的扣除金額,實現稅務優化。
稅務籌劃過程中針對會計核算應當關注的重點
在企業實務中,企業的稅務籌劃與會計核算相輔相成,會計核算是實現稅務籌劃的手段,而稅務籌劃則是會計核算的結果。上文主要從企業日常經濟活動的角度來看稅務籌劃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但是均是從單方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卻反整體的考慮,要實現企業的稅收籌劃,需要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時間延續性。企業總是和內外部的經濟主體相互連接的,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生存、發展、獲利的,因此企業在稅務籌劃和會計核算時必須考慮企業的發展階段、內外部生存環境、國家宏觀調控和稅率變動等,選擇出符合企業實際的會計核算方式,同時由于我國相關會計法律法規規定:會計核算中相關的會計政策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中間變更的,因此企業在稅務籌劃時應當具有長遠的眼光,確保企業的稅收籌劃與會計核算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具有時間上的延續性。
2.空間整體性。在稅務籌劃時,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就是在籌劃方法的選取的時候要著重考慮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要做好稅收籌劃就要全方位的考慮企業的各項因素,如類型、地區和行業等等。要把企業放到一個整體的框架下來看,小規模納稅人不一定就不能實現節稅,充分考慮稅法中兼營和混合經營的特征,根據稅目在企業成立之初就決定企業的主營業務方向,從而制定相應的會計核算標準,充分考慮一項稅務籌劃對另一項的影響,只有各項之和最優才能實現企業的整體效益達到最高。
3.不能為了籌劃而籌劃。企業在實務中要正確合理的看待稅務籌劃,正確認識稅務籌劃并不是萬能的,企業唯一追求的目標,稅務籌劃只能適當的降低企業的稅負,但是不能全部減少,過高的期望容易導致企業管理者集中全部精力與稅務籌劃,而忽略了企業重要的日常經營活動;另一方面,企業需要將稅務籌劃與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嚴格區別開來,不能為了節稅而使得企業的會計核算方式不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違法國家法律。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稅務籌劃起步較晚,存在較多不足,其發展也尚不成熟,但是稅務籌劃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和會計核算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大。因此在實務中企業一方面要合理節稅,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會計核算的各項原則,使企業的稅務籌劃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發揮最大的作用。(本文作者:沈葉玲 單位: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0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