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C對乳腺癌的預防作用研究
本次系統評價按照Cochrane協作網評價隨機對照研究的方法進行,由于作者關心的是預防問題,大量研究都來自觀察性研究,所以最終只納入了1篇RCT。由于納入研究的特定人群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首先,補充維生素C可促進膽固醇降解,轉變為膽汁酸,從而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水平,增加脂蛋白酯酶活性,加速血清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三酰甘油(TG)降解[11],因此這些人群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相對較高。
其次,該人群日常適用的藥物量會高于健康人群,膳食模式與健康人群也略有差別[11],因此體內對維生素C的吸收也會有所不同。雖然每天補充500mg維生素C并沒有降低該人群乳腺癌的發病率,但該劑量同樣不適用于健康人群。
通過等級的評估、制定與評價(GRADE)標準質量分級原則,該研究在方法學質量上按照2×2×2析因設計的方法,使用了雙盲,失訪率少,但并不影響對結果的解釋。由于無法查閱EMbase數據庫,中英文以外的文獻也無法閱讀,雖追查了很多文獻的參考文獻,但仍不能保證文獻的查全率。本次系統評價欲評價補充維生素C對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然而納入研究的人群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因此這只能作為本次系統評價的間接證據。
目前,在乳腺癌一級預防問題上,用維生素C作為干預措施,大多數都采用觀察性研究。在一項綜合分析膳食因素與乳腺癌風險的12個病例-對照研究表明,維生素C攝入量高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風險與攝入量低的人群患乳腺癌的風險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2]。
而另一項Meta分析中合并了37項研究,其中既有病例-對照研究,也有隊列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C攝入量的多少對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3]。造成這2項研究結果的差異,可能與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有關。
綜上所述,本研究是基于美國女性抗氧化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是大樣本的臨床研究機構。該研究雖未提及明確的隨機分配方法,但分配方案隱藏較完善,研究中心通過電子郵件進行隨機控制[14],所以,美國女性抗氧化心血管疾病的結果數據比較完整,組間人數雖有缺失,但原因相似,不足以對效應值產生重要影響,且研究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每天補充維生素C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高危女性絕經后患乳腺癌的風險。(本文作者:蘇雅潔、丁紅 單位:新疆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