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育研討
1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具體策略
1.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演示和操作
對于基本知識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的不僅僅是理論的教學,學生的操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善于進行操作示范,并且給出一定的講解,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相關操作。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應用能力一定會得到改善。例如:在進行“word”的相關教學中,老師可以將“word”所學知識和名片設計相結合,讓學生試著設計一個屬于學生自己的個性化的名片。當然,教師的解釋和示范是不可缺少的。老師可以在進行實踐示范的同時向學生進行解釋,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規范操作,從而可以高效的完成教學內容。學生完成教學內容的同時,各種能力也得到了訓練,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1.2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
因為中職學生的文化水平或電腦水平相對較低,并且對于中職學生來說,他們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有些好,有些壞。這要求計算機老師在課堂上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和不同的愛好進行不同的教學,可以不遵循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應該根據學生的實踐教學計劃。教師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要說的是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和不同的愛好進行不同的教學,然后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等等,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在有所進步,有所提高。通過這樣的方式,便會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也都有事可做,這樣就可以避免一刀切的現象,避免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下的問題。利用這種方式,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之間形成幫扶關系,讓學習好的同學利用課下的時間為學習不好的同學進行講解和指導,在幫助低層次學生的同時,高層次的同學也會有更深刻的見解。使得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有效培養,并有所提高。
1.3借鑒網絡上的正確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校的教學提供了更廣泛的空間。如果想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能力僅僅取決于課堂教學顯然是不行的。所以學生能力的培養,除了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還要在課堂外進行體現,這需要借鑒網絡上的正確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的一些知識之后,還應該將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技能。也就是說,學生必須能夠利用計算機獲取所需信息,只有這樣,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計算機應用能力。正所謂“學以致用”,教師應盡可能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技能,并注重實踐運用。也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真正讓中職學生熟練的掌握計算機應用能力,為就業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2結語
對于中職學校來說,計算機基礎知識的學習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對于即將走上就業之路的中職學生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計算機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們應積極的進行課堂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并且還能為學生們積極的進行知識的拓展,從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僅如此,還要將知識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只要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們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運用技能,確保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在參加工作時成為計算機方面的人才,為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魏玉梅 單位:山東理工大學 濱州市技師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