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內科醫學論文
一、積極地心理指導與護理
所以,針對老年患者,醫療工作者應當首先進行心理上的疏導,與老年患者進行心理溝通,使其自身認識了解自身患病過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特征,自己的病情,如何治療原則,幫助老年人增強自信心,培養起積極的心態,這樣才能盡量消除其負面心理情緒,促進心理健康,減少發病率。
二、養成良好有序的生活習慣
許多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與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與方式也有很大關系,醫務工作者特別是做為保健醫生,應當經常提醒老年人,使其認識到吸煙、肥胖、高血壓、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十分危險因素,平時飲食以低鹽、低脂、低脂肪、低膽固醇為主,多食瓜果蔬菜,維生素、蛋白質含量豐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避兔勞累,情緒穩定,消除疲勞,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發病率低。
相當,也不可以配合一些健康有益的運動,但我們常說的“飯后百步走”,心血管病老人是不適合的,特別是飽食飯后兩小時內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尤其對有動脈硬化的老年人,更應注意避免造成血壓突然升高的一切運動練習,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臟病發作或腦溢血的發病。也不宜進行“晨練”與“苦練”,可以多選擇一些輕柔、緩慢、勻速并帶有節奏的活動,例如太極拳、散步、按摩、等中、低強度的運動,時間上以30分鐘為好,感覺體力十分好時才可以運動1小時,可降血壓、血脂、減體重,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當然,除此之外,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病老年患者要格外注意天氣的變化,不止是天氣寒冷容易發病,氣溫高、溫度大、氣溫低的天氣也容易發病,心功能不好的老年人,也可以在家中自備一個氧氣瓶,身體不適時馬上及時吸氧,緩解癥狀。對于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年人來說,常備保心丸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合理有效地配合用藥
老年人用藥必須十分謹慎,不要自作主張服藥治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治療,有效地用藥。老年人常常多種疾病并存,做為醫務工作者特別是保健醫生來說,也要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地給病人用藥,如針對高血壓患者降壓的治療方法可從低劑量開始,逐步遞增劑量,考慮使用長效制劑,每日給藥一次,殊知:“急則治標,慢則治本”,要囑咐老年人堅持長期用藥,不要經常更換藥物,需要換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更換。雖然有些老年人患有多種病癥,也不要一次給其開出許多藥物,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接授能力。在用藥上,也要考慮到老年人的經濟能力,盡量使用老年人能夠接授又不是價格太昂貴的藥品,以減輕老年人的心理負擔,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除此之外,針對老年人的特殊情況,醫務工作者不僅要合理開藥,還要指導老年人正確地用藥。如開藥后,向病人講明怎樣用藥以及注意事項,記憶力、聽力、視力較差的老年患者,醫生還要注意多叮囑,防止其誤食多食少食藥物。當然,老年人自己也要聽從醫生的良好建議,養成良好的就醫習慣,每年或者隔半年可以去醫院做心電圖檢查,防病于未然,發現不適或者癥狀變化可以及時去醫院急診。平時除堅持規律用藥外,要多注意休息,不宜疲勞,可適當的運動,飲食合理得當,少食多餐,一旦出現胸悶、心慌或腹瀉或其它不好癥狀,要立刻及時就醫,不要耽誤病情。
總之,希望通過我們積極有效地預防、干預與治療,可以使老年患者的病情得到穩定,生活更加的有質量有活力。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4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