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小區物業管理論文
一、人員配備
1.保安:每崗按進門崗1人,出門崗1人,監控崗1人,巡邏崗1人定崗。共4崗,每崗365天24小時服務,需派4人,共計16人。此是最少配置,上班高峰時需站崗,巡邏崗到出門崗。下班高峰時需站崗,巡邏崗到進門崗。
2.保潔:按三級服務標準,一般每1萬平米配1人,6萬平米配6名保潔。3.管理人員:配小區經理1名,管理人員2名(365天提供服務),財務1名。4.維修人員:因需365天24小時提供維修服務,至少需2名維修人員(電工、登高等特殊作業需2人)。以上是最經濟的人員配備情況,再少會影響物業服務質量。
二、收入情況
1.管理費收入:設每月每平米收X元,假設物業管理費收繳率98%,整個小區每月收X元/平米*60000平米*98%=58800X元。
2.停車費收入:固定車位:假設按物價局規定的場地停車費最高150元/車位計,300只車位*150元/車位=45000元。臨時停車費:臨時停車受居民戶數影響,戶數與訪客成正比,與小區周邊產權業態有關,如周邊有飯店、對外接待單位等,臨時停車費收入較高,反之收入較低。根據每個小區情況不同,臨時停車費一般在1000—6000元不等。60000平米小區,按平均100元/天計,每月臨時停車費收入3000元。停車費收入合計45000+3000=48000元。
3.廣告等其他公益性收入:根據電梯數、小區地理位置、小區品質不同而不同,60000平米小區按理想情況估計,每月按5000月計算。停車費、廣告等其他公益性收入按物業、業委會按三七開分成,物業占三成收入計(48000元/月+5000元/月)*0.3=15900元/月。業委會所得七成公益性收入,稅后補充進小區維修基金。
三、支出情況
1.保安工資:假設保安均為街道托底人員(此為最低支出),按2014年最低工資標準1820元,加國定假日加班費(11天3倍工資計算)、高溫費(6-9月每人每月200元)、服裝費、停車收費提成獎勵等,計2400元/人*16人=38400元/月。
2.保潔工資:一般保潔人員為街道托底人員和外來民工,外來民工需繳社會保險費,按2014年最低工資標準1820元,加國定假日加班費、高溫費等,街道托底人員約2400元/人,外來民工約3600元/人,平均計3000元/人*6人=18000元/月。
3.管理人員、維修人員:包括國定假日加班費、高溫費、加社保費等,街道托底人員約3400元/人,在職員工約5600元/人,平均按4000元/人*6人=24000元/月。(扣除提供居民服務的維修人工費收入。)
4.辦公費用:包括辦公室水、電、電話及辦公用品,公用部位水電費(門衛室、地下室、路燈、樓道燈等,泵房、電梯用電由水泵、電梯運行費承擔。)60000平米小區,按2000元/月計算。
5.稅金:物業管理費、停車費、其他公益性收入的5.65%。(58800X元/月+15900元/月)*5.65%=3322.2X+898.356.因物業管理成本中,人力成本占主要成本,因此只分析以上成本費用。假設其他費用,如綠化養護費、維修工程費用全部由維修基金承擔。
四、盈虧平衡點測算
總收入=總支出58800X+15900=38400+18000+24000+2000+(3322.2X+898.35)55477.8X=67398.35X=1.21元/月
五、結語
若停車費、廣告等其他公益性收入按物業、業委會按三七開分成,6萬平方米商品房小區多層的物業管理費盈虧均衡點為1.21元/平米。一般情況下,物業公司與業委會協商,停車費、廣告等其他公益性收入對半開分成,則6萬平方米商品房小區多層的物業管理費盈虧均衡點下降為1.03元/平米。以上分析中,為降低人員成本,保安人員、保潔人員多為街道托底人員或外來民工,管理人員中也不乏街道托底人員。這是目前上海物業管理企業的現狀,這種情況導致了物業管理水平難以提高。本文分析了2014年度6萬平方米商品房小區多層的物業管理費盈虧均衡點,而且是從物業管理三級服務要求的人員最低配置;收入的理想狀態下進行分析。需要說明的是,小區規模與物業管理費盈虧均衡點成負相關。如果小區規模小于6萬平米,物業管理費盈虧均衡點會升高。并且以后每年隨著上海最低工資的調整,物業管理費盈虧均衡點將不斷提高。因此,建議業委會通過業主大會形式,適當提高物業管理費收費標準,進而提高物業管理水平,改善小區環境,最終達到物業保值升值的目的。
作者:施麗石 單位:上海不夜城全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4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