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診斷結石泌尿系統論文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1月~10月于我院經B超及X線確診的80例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其中男53例,女27例,平均年齡(34.6±7.3)歲,平均病程(6.3±3.1)年。一般臨床表現為一側或雙側腰痛、腎絞痛、鏡下或肉眼血尿及膀胱刺激征,偶伴惡心、嘔吐,甚者呈虛脫狀態。
1.2診斷方法
納入本研究的患者均行X線及B超及腹部CT三重檢查,以明確有無泌尿系統結石。爭取患者同意及配合后,以常規拍腹部平片的體位及方法進行X線檢查;常規腹部CT檢查;B超檢查體位稍復雜,具體如下:腎臟檢查采用俯臥位;輸尿管根據需要采用仰臥位或側臥位;膀胱結石的檢查采取仰臥位,必要時可根據需要相應改變體位。依次檢查雙腎,輸尿管,膀胱。檢查過程中,著重觀察有無結石、積水等癥狀。以腹部CT為診斷泌尿系統結石的最終標準。我院在確診納入研究的病例中,使用的均為飛利浦HD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弧形線陣,頻率:3.5MHz;使用的X光機為希爾健RaynovaDRsc。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的統計軟件對結果進行統計。采用χ2檢驗。檢驗標準設置為0.05,P<0.05為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B超對泌尿系統結石的綜合診斷陽性率為95.0%,明顯優于X線平片78.8%診斷陽性率。二者在診斷泌尿系統結石的效果上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B超應用于泌尿系統結石診斷的臨床實踐過程中,其方便、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的特點顯而易見,且在檢查過程中,可了解腎積水的程度,亦可對輸尿管結石并存的其它泌尿系統病變起到早期發現作用,保持膀胱適度充盈是影響檢查準確度的關鍵環節,并注意對不同的體位、不同掃面進行多方位掃查,力求進一步提高B超對于泌尿系統結石診斷的準確度。在臨床應用中,B超診斷腎結石的難度并不大,典型腎結石聲像圖表現為腎內點狀或團塊狀強回聲,后方伴淡聲影。典型的輸尿管結石聲像圖表現為腎竇分離擴張,擴張的輸尿管偶有中斷,于輸尿管腔內出現弧形強回聲光團或光斑,后方伴聲影。B超在用于輸尿管結石檢查中相對困難,尤其是輸尿管中下段結石和體積較小的輸尿管結石。在進行腎結石的診斷過程中,采用俯臥位,醫生能夠從縱、橫、斜切等多個切面對患者的腎臟實施全面檢查。且在檢查中,腎盞結石的聲像圖呈現出點狀或者是米粒狀的強回聲光點或者是光團,且伴隨有淡聲影。在聲像圖中,患者的腎盞以及腎結石呈現出圓形、橢圓形、鹿角形等強光團回聲,且伴隨有聲影。利用B超檢查比較容易診斷。檢查輸尿管下段結石時,采用仰臥位,在患者的下腹部多角度探測,注意除保證患者膀胱適度充盈外,在診斷過程中,若發現圓形液性暗區聲像圖,則表明患者一側下段輸尿管積水,若上段輸尿管擴張并伴積水,則聲像圖呈輸尿管開口處噴尿的現象。若結石位于輸尿管近膀胱壁處,則可縱切以顯示輸尿管長軸。本次研究中,B超對泌尿系統結石綜合診斷的陽性率為95.0%,明顯優于X線平片78.8%的診斷陽性率。其中,B超對于膀胱結石的診斷效果尤為顯著,本此研究中的診斷陽性率為100.0%,與既往研究相一致,B超對膀胱結石則有較高診斷價值,膀胱三角區顯示單個或多個強回聲光團,后方伴聲影,可見膀胱結石可隨體位變化而向重力方向移動是其典型表現。但對于后尿道結石,二者的診斷陽性率均為80.0%;對于腎結石與輸尿管結石,B超的診斷陽性率也明顯高于X線平片。此外,B超可作手術前和碎石治療之常規定位方法,也是手術和非手術治療泌尿系結石最佳隨訪檢查手段。B超用于診斷泌尿系結石雖具有較高的準確性,但由于多種的不可控因素均會影響泌尿系統結石的檢出率及診斷的準確率,故對臨床上有典型泌尿系統結石表現而行B超檢查未能發現者,仍不能排除泌尿系統結石可能,需根據具體情況加做X線腹部平片或靜脈尿路造影,避免出現漏診。綜上所述,B超在泌尿系結石的診斷中不受結石成分、腎臟功能等因素影響,經濟、方便、安全、快捷且易于被患者接受。
作者:鄒小紅 張利群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1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