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突理論視角下的高校管理分析
一、高校管理的沖突分析
高校管理的范圍很廣,包括對學生的管理、對教師的管理等等,但不管是對哪個對象開展管理工作,當被管理者的利益受到侵犯時,都有可能引起沖突。而在高校管理中的沖突問題,根據沖突對象的不同,主要可以劃分為四類:
1.學生與學校的沖突。
學生與學校發生沖突,主要體現在與學校規章制度的沖突以及與管理者的沖突兩方面。例如,學校制度的有些規章制度不尊重學生主體意見、剝奪了學生應有權利、侵犯了學生利益,便容易導致沖突的發生,尤其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學校規章制度與學生沖突很有可能引起廣大網民討論,從而造成嚴重輿論,對學校帶來不好的影響。而學生與管理者的沖突,多是因為管理者不顧及學生感受,為了片面的提升自己政績或保證學校聲譽不受損,對學生強制執行某些條例,或是語言、行為上過于粗魯,從而引起沖突。
2.學生與教師的沖突。
學生與教師的沖突是高校管理中最為明顯且常見的一種沖突,若這種沖突在早期未得到有效消解,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禍端。學生與老師的沖突主要包括內部沖突與外部沖突兩種,若學生與教師利益一致,共同面對學校組織時表現出的沖突,可稱之外內部沖突;若學生與教師因價值觀、人生觀、家庭背景、個性等方面存在分歧、差異,從而導致的對立、抵觸等敵對情緒,可稱之為外部沖突。在高校中,學生與教師日常接觸最多,關系最為密切,發生沖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學生與教師間的沖突一般不涉及競爭性目標與權力、利益等,很多的沖突多是由其中至少有一方因長期壓抑而釋放緊張情緒的需求所引起的。近十年來,我國已發生了太多校園慘案,絕大部分都是學生與教師發生沖突未合理疏導而引起的。例如,2007年成都理工大某女教師被學生殺死于廁所,2009年中國政法大學男生課堂上砍死教授,這等等惡劣事件的背后,無疑都反映出了師生之間沖突調解的不當。
3.學生與學生的沖突。
大學生相互之間發生沖突在高校也是常有的事,學生之間的沖突絕大多數屬于內部沖突。現在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喜歡彰顯個性,以自我為中心,沒有經過社會的磨礪,難以妥善處理人際關系,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導致沖突的發生。此外,由于我國目前的就業壓力、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也使得學生之間因為保送、獎學金、入黨、貧富差距等原因而出現競爭、心理不平衡,進而發生沖突。4.教師與學校的沖突。高校管理沖突不僅是學生與學校、教師、學生之間發生的沖突,有時候教師與學校之間,也會因為管理問題而引發沖突,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轉型時期,雙方更容易因為權力分配不均問題而出現沖突。現狀來看,由于教師與學校在行政權力、學術權力方面意見不統一,雙方各不讓步,從而引起沖突。
二、基于沖突理論的高校管理沖突調適對策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高校管理中存在沖突現象,很容易引起一系列問題的發生,對高校健康、穩定發展極為不利,因此需早期調適沖突,避免沖突激化。基于沖突理論視解,我們提出了“安全閥”機制,以調適高校管理中這種沖突問題。
1.制定完善的管理協調機制。
作為沖突雙方而言,都不想在無任何約束條件、極度不確定的條件下進行斗爭,因此,制定完善的管理協調機制以調適沖突,避免沖突惡化,將顯得很有必要。在高校管理中,應該針對沖突的特點建立一個彈性化、合理化,允許沖突存在并能夠將其制度化的組織結構,并將產生的分歧、對立、敵意等類型沖突分布到組織結構的各個方面,使沖突的發生能夠對這個制度化的組織結構產生積極的作用。但完善管理協調機制與沖突解決機制,制定制度化組織結構并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各高校需針對當前高等教育轉型時期愈演愈烈的沖突問題,對落后、傳統、不合理的高校管理制度或廢、或立、或改,進一步加強高校管理制度、校規的規范性,盡可能地規避沖突問題。
2.遵循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
高校管理沖突的發生大多數與院校、教師太過以自我為中心,忽略學生的權益有關,當務之急,必須要改變這種態度,尊重學生,充分聽取學生意見,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新模式。沖突理論中提出:沖突的根源主要為非物質性與物質性兩方面,而高校管理沖突多是由非物質性原因(指價值觀、信仰存在差異)所引起的。因此,高校管理中更應該摒棄傳統以任務和功能為主的管理,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在具體落實時,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其一,高等院校需優化師源配置,加強教師培訓與師德教育,引進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人才,使教職人員能尊重學生;其二,高校應該充分尊重個體發展,在管理工作中做到相互理解、人人平等,聽取大學生意見,針對所提出的合理意見及時改進管理工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福利與生活學習環境。
3.建構大學權力與中介組織的路徑。
首先,其于沖突理論的視角下建構大學權力組織機制,同時融入多元化理念,使權力組織即具有知識與學科邏輯,也具有行政管理特點,使兩個權力主全能夠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共同參與,以便能在關注學術本身的同時提高管理效率,減少兩個主體權力之間的沖突。然后,基于沖突理論建構大學中介組織,同樣融入多元化理念,充分聽取高校各弱勢群體(學生、教師、后勤等)的訴求,以客觀的態度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創建暢通的大學中介組織,使該組織能夠起到協調、溝通、人性化管理的效果,進一步實現高校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合作共治。
三、總結
目前形勢來看,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在重要的轉型時期,這種現象對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十分有利,但同時也使得高校管理沖突問題日益突出與嚴重,若不能善加解決,很有可能對高校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文章在沖突理論視角下,對高校管理沖突、成因與調適對策進行了分析,并認為基于沖突理論下的沖突調適能夠起到理想的作用,促進高校管理的和諧發展,進一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轉型工作,具有推廣的意義。
作者:肖冬梅 單位: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