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教學法循證醫學論文
一、結果
(一)理論考試評價
統一對兩組學生進行理論測試,成績以百分制評分。與傳統教學比較,P<0.05
(二)開題報告評價
對兩組學生規定時間內完成的開題報告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以優秀、合格、不合格表示。與傳統教學比較,P<0.05
二、討論
(一)循證醫學指導下CBL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GreenML將循證醫學描述為“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據,同時結合臨床醫生的個人專業技能和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和愿望,將三者完美的結合制訂出患者的治療方案”。現代醫學教育因為循證醫學的出現而出現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循證醫學應用于臨床教育時,會提供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自我教育學習方式,其基本的解決步驟包括:依據臨床病歷資料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依據提出的問題尋找最好的臨床證據;評價證據的真實性、合理性和實用性;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和臨床專業知識將現有最好的成果應用于病人的診斷及診療決策中。循證醫學可為多因素疾病的預后及有效治療提供有力的指導,眾多研究者認為循證醫學是臨床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必將逐步取代傳統的經驗醫學。以病例為基礎的學習(casebasedlearning,CBL)模式是基于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發展而來的全新教學方法。1969年Barrows教授首先創立了以學生自學為中心,老師為引導者,自我指導學習及小組討論為教學形式的PBL教學法。循證醫學和CBL教學都強調:尋找發現問題、查找參考資料、解決問題的循環式學習方法。因此循證醫學導向下采用CBL教學是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循證醫學指導下CBL教學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目前我國的醫學教育,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仍然沿用的“理論學習、臨床見習再臨床實習,最后直接接觸臨床”的模式。這種模式有它循序漸進的道理,但是卻忽略了理論和實際結合思維能力培養以及學生自己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而且目前我們的教材大多落后于實際醫學前沿發展,傳統的理念固然重要,但是接受醫學最前沿發展動態對于醫學生,特別是研究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只有了解和掌握了最新的知識才能激發其創造性思維。缺乏創造性這也是目前我們的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在神經外科專業而言其醫療技術和理念更新很快,如果僅僅是停留在書本上的知識,那將永遠不可能有自己的創造性成果和獨特的見解。因此而對于神經外科研究生來說重要的是要學會查閱并運用最新的醫學證據來驗證并給出最佳的治療方案,而不僅僅是對傳統經驗積累的思考。這正符合循證醫學的理念和要求。而對于導師,也不能再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要運用更為開放和互動的教學方式,例如CBL、PBL等教學法進行授課,這樣才能“授之以漁”。有學者在本科臨床教學中運用循證醫學取得了良好效果,也說明了循證醫學對于醫學教育得重要性。而在我們的前期工作中在本科生實踐教學中引用CBL教學法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循證醫學指導下CBL教學更易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互動性
本實驗研究對象選擇碩士研究生,較之本科生更能理解領會循證醫學和CBL教學法本質,使實驗能夠更加誠實有效的進行,實驗結果客觀準確。本實驗證實:循證醫學導向下利用CBL教學法培養神經外科研究生較之傳統教學方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從本實驗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循證醫學能夠很好的和CBL教學法相結合,避免了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教和學的枯燥乏味,能夠很好的調動雙方的積極性和互動性。當然,無論是循證醫學還是CBL教學法的實施都對教師和學生有更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教師必須主動融入學生團隊,及時了解學生的思維并給予積極調整和正確引導,同時對教師本身素質也是跟高的要求;而學生必須要有充分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團隊精神;所涉及知識面更廣泛,針對某一專題探討更深入;另外對硬件設施例如網絡、資源庫等的要求也更高。目前我國研究生培養主要包括:專業理論學習、科研意識的培養以及臨床技能培訓。但是目前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的研究生往往是:理論和實踐的脫離,科研和臨床的脫軌。我們的培養目標是三者的有效結合,是培養“2l紀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美國住院醫生的培養過程中,強調的不僅僅是根據目前的guideline進行工作,還要在臨床工作中進行思考,提出問題,過科學的研究方法解決問題。循證醫學導向下采用CBL教學法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有利于醫學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轉變,有利于推動醫學教育的全面改革。
作者:王向鵬 湯志偉 鄧興力 路華 王永剛 單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