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管理制度論文
1.聘任制對學術自治與自由的影響
(1)聘任制的準入和時效。高校聘任制對不同的學術職業梯次沒有采取相應的評價標準和任職方式。職業的準入規定和時效性沒有和高校教師的考核掛鉤,學校和教師的責權不明晰,不利于學術發展。
(2)聘任制對學術發展的干擾。聘任制的實施程序還有待走向公正透明,高校對教師隊伍的甄選機制還有待公平。行政部門掌控了高校教師的實際利益,比如教師崗位的定置、評職稱、晉升職務等。這使得高校教師的學術權力受到了削弱,學術自治和自由難以開展,不利于學術公平。而教師的解聘和聘用后的保障機制,都受到行政上的制約,對學術自治和自由產生了掣肘的作用。所以,建立多元化的高校教師聘任制,促進高校教師學術的異質性、多元化特色發展勢在必行。
2.獎勵制度和促進學術創新的關系
(1)獎勵制度對高校教學、科研的導向。目前我國高校獎勵機制主流還是以市場化作為導向,教師對學術研究的興趣減弱,熱衷于迅速獲得物質上的利益。因此,高校獎勵制度要建立在工作性質和學術職業上,堅持內在激勵和外在的物化獎勵相結合,最大限度激發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學術創新。
(2)獎勵制度對促進學術創新的利弊。有利的方面是:拉大了教師的收入差距,打破了平均主義,有實績的重點崗位受到了追捧。弊端是長期的學術后備力量的培養被忽視,邊緣學科的學術職業發展受到制約,價值的貨幣的走向決定了高校教學和科研的定位。高校作為學術性團體,應以學術為特征。建立適合高校教師學術發展的氛圍,使得學術能自主發展,尊重學術職業群體的異質性、多元化,為高校教師學術創新提供有利的環境。
3.學術職業發展和高校教師發展制度的關系
進行教師崗前培訓,以加強教師教育理論的提升。高校教師的培訓制度,應使培訓的內容符合個體需求,根據不同的專業給予不同梯次的高校教師培訓。高校管理只有以學術職業為內在核心價值,才能真正促進高校教育的發展,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主流價值取向。教師管理制度是高校管理制度中的核心部分,應注重高教評價體系的規范化,尊重學術職業的差異化,促進學術職業的創新發展,提高高校管理的透明度,以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
作者:龍曉穎 單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廣播電視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