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泌尿系統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三亞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的早期宮頸癌患者72例,所有患者在術前均經組織病理檢查確診為宮頸癌。將72例患者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36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31~60歲,平均(44.9±1.4)歲,平均體質量(63.6±8.5)kg;觀察組患者年齡29~58歲,平均(41.7±2.3)歲,平均體質量(66.1±7.3)kg。所有患者均由同一術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廣泛全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并且根據患者的年齡及自身情況選擇性切除或保留雙側附件,所有患者的麻醉方式及手術方法均相同。2組在年齡、體質量、手術時間、麻醉方式及術中出血情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按《婦產科護理學》方法,對照組患者行宮頸癌術后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實施綜合泌尿系護理干預。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安撫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均要在術前做好手術過程各種措施的教育工作,告知患者常規術后會在體內留置導尿管較長時間,而且要反復測試殘余尿量,對其可能產生的痛苦和心理負擔要做好疏導,減輕患者的焦慮擔憂。同時,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的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工作,對于術后并發癥,可能出現的尿潴留及泌尿系統感染情況做好詳細講解,避免術后患者產生焦慮情緒。在術前、術中及術后過程中,主管護士要做好陪同工作,隨時處理因病情及手術導致的患者情緒及心理變化,耐心處理,做好心理護理。
(2)術后出血護理:患者術后要去枕平臥8~10h,避免劇烈翻身及活動,隨時觀察患者的各項體征,發現異常及時告知主管醫生,及時處理可能導致的內出血。
(3)膀胱功能護理:膀胱機能紊亂就會導致術后出現尿潴留現象,尿潴留的產生會給患者心理帶來很多負面干擾,嚴重影響患者的自尊心,擾亂患者的社會角色及自我形象,甚至導致患者術后活動不便,身體恢復時間延長等。因此,主管護士要在術前和術后及時告知患者,使其正確認識發生尿潴留的情況,減輕其焦慮,配合醫生做好正確治療。觀察組患者還要在術前進行陰道、肛門及盆底肌肌肉的功能鍛煉,練習肌肉縮緊與舒張;術后第3天始,在護士及家屬的協助下,讓患者在床上繼續做陰道、肛門及盆底括約肌的收縮和舒張鍛煉,3~5次/天,5~10分/次,活動時切忌活動度過大,避免傷口開裂,導致出血及二次手術;術后第5天進行生物機能反饋訓練法,進行膀胱肌的功能鍛煉,以增加膀胱內壓力,緩解尿潴留,方法是以雙手疊加,手掌向下,輕壓下腹部,以能接受的力度為準,根據患者承受情況逐漸增加壓力,然后放松數秒,每天反復訓練6~8次。所有患者均在術后第7天行夾管放尿,控制在每3小時一次,在輸液時或進食較多液體時,指導患者有尿意即放尿。術后第8天,告知繼續做生物機能訓練,此時患者可自行進行腹部摁壓,進一步提升膀胱機能,增加膀胱內壓力,樹立患者拔除導尿管后自行排尿的勇氣。術后第10天,進行生物機能反饋訓練時,提前靜脈快速滴入0.9%NaCl(溫)800~1000mL,囑患者輕柔腹部,并做排尿行為,隨時觀察尿管周圍,見尿液自導尿管滲出時,協助患者去衛生間排尿。自行排尿2~3次后,及時測量殘余尿,并做好統計。
(4)膀胱沖洗與灌注:拔尿管前每日2次用生理鹽水300mL+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5mg+阿托品1mg進行膀胱沖洗,每次時間控制在10min之內,待膀胱區有漲感時進行夾管,10min后將沖洗液排出,直至拔除導尿管。(5)尿管拔除的干預護理:尿管拔除前,每天用酒精擦洗會陰部,注意保持外陰部的清潔及和尿管的通暢,囑咐患者多行流食或多飲水,可達到沖洗膀胱的目的。每天監測患者的體溫變化,預防尿路感染,發現出現感染要及時告知主管醫生并做好治療。拔管后囑患者多喝水,增加排尿次數,恢復膀胱功能。
1.3評價標準
觀察2組患者在術后經不同條件護理泌尿系感染及尿潴留的發生人數,并進行臨床統計。療效判定標準:術后泌尿系統并發癥及尿潴留的診斷主要以B超下殘余尿量為標準,患者術后兩周仍然無法自主排尿,B超測試膀胱內殘余尿量超過100mL,此為尿潴留。出現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表現為:
(1)尿液細胞中白細胞數目增多;
(2)尿液離心后檢測,白細胞鏡檢5~8個/HP;
(3)體外尿菌落培養數目超過105/mL。治愈標準:術后患者14d恢復自主排尿,無炎性反應,尿菌落培養及尿液檢測各指標均正常。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及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尿潴留及泌尿系統感染情況
觀察組護理后尿潴留發生率8.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泌尿系感染的發生率5.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9.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護理后對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觀察組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宮頸癌的手術治療是目前防止病情發展的首選方法,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治愈效果,但是此類手術常常涉及到各種并發癥發生,主要原因為手術涉及范圍大,術口暴露時間過長,對組織的損傷過大等,這也是導致術后出現膀胱排尿困難,泌尿系統感染及尿潴留等并發癥產生的主要原因。如何做到減輕患者痛苦,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及尿潴留等并發癥的產生是術后護理的關鍵所在。筆者通過本次研究得出,綜合的術后護理能夠快速有效恢復膀胱肌的功能,減少尿潴留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盡快讓患者自主排尿。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術后發生泌尿系感染和尿潴留的情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說明加強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加快術者的恢復,減少術后患者泌尿系統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宮頸癌根治術需要切除大部分盆腔淋巴結,這就極易影響盆腔內的副交感神經,進而導致膀胱麻痹,導致排尿困難。但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仍然可以依靠膀胱肌、會陰、陰道及腹部肌肉的支配來完成自主排尿功能。通過功能鍛煉,加強盆腔周圍肌肉的收縮舒張,可以輔助膀胱進行排尿,恢復膀胱支配神經的功能,加強尿道括約肌的作用,防止膀胱肌萎縮,從而促進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復。采用膀胱沖洗和灌注,可以沖洗積聚在膀胱壁上的細菌及血塊,減少細菌繁衍,并且慶大霉素及地塞米松可以有效殺菌消炎,起到清潔尿道,預防感染的效果。綜上所述,加強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患者泌尿系統各種并發癥發生,促進膀胱功能快速恢復,提高總體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陳敏利 江玉鳳 吳超英 單位:海南省三亞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 海南省三亞市婦幼保健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