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探究
一、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概況
可持續發展經濟對增加經濟數量和提升經濟質量的統一性加以強調,經濟發展在對當代人利益加以重視的同時,應關注后代的幸福,確保經濟發展不能對后代人需求能力造成危害。應對經濟發展與自然、人類及社會的系統性、協調性等加以重視。可持續發展經濟不僅要重視經濟發展,更要對環境加大保護力度,實現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經濟不是對經濟增長進行簡單地否定,而是利用可持續發展經濟理念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進行指導,利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對人類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及整體利益、局部利益加以實現。綠色住宅、生態住宅都是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通過構建建筑經濟模式,可利益經濟效益、生態與環境效益、社會效益與資源、能源利用等內容對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各項指標進行充分反映(公式如下)。A=(fB1,B2,B3,B4)其中公式表示:建筑經濟系統對建筑可持續發展的作用由A表示;經濟效益由B1表示;生態與環境效益由B2表示;社會效益由B3表示;資源與能源利用效益由B4表示。作為建筑經濟評價的重要因素,經濟效益指標能夠對建筑經濟模式、建筑可持續發展程度、經濟可行性與回報性進行反映。生態與環境效益指標、資源與能源利用指標能夠對實施建筑經濟模式、實現建筑可持續發展進行不同角度地體現。建筑經濟模式的建立與建筑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與環境、經濟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建筑經濟發展,是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社會效益指標能夠將建筑經濟實施與可持續發展中對社會的貢獻率進行真實體現。建筑經濟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運營情況則由資源與能源利用效益所反映。
二、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研究
從概念進行劃分,建筑行業分為兩種:狹義建筑業與廣義建筑業。建筑產品生產活動為狹義建筑業;廣義建筑業不僅包含狹義建筑業相關內容,才具有建筑材料規劃、勘察及設計等內容。伴隨建筑工程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建筑經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對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高度重視,如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建筑經濟管理中,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量,保護環境,提升建筑經濟發展水平。
(一)單體企業自然資源節約模式
在單個建設開發、設計、施工及建材等企業內部進行資源節約模式的開展,如圖所示。在滿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基礎上,設計企業可優化分析設計方案,降低對建筑材料的浪費,盡可能避免使用過程中出現大量能耗。在選擇建筑物基礎回填料時,施工企業通過篩分部分建筑垃圾,達到廢物利用的目的。
(二)企業共生關系模式
圍繞核心企業不同類型企業可形成產業間的“生態鏈”,達到企業共生的關系模式。如簡單處理過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垃圾或報廢建筑物垃圾,可用作建材企業墻體材料生產的原材料,在建筑物實體構建中必須選用墻體材料。作為核心企業,水泥生產廠家可將水泥等材料提供給建筑企業,墻體材料廠家可選用礦渣作為原料,可回收再利用水泥包裝袋,其產生的熱能還能為部分企業進行能源的提供,生產水泥的原料可選用城市垃圾灰塵及污泥,以此達到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三)建筑業產業鏈資源利用模式
從資源利用方面出發,可回收建筑產品報廢材料,并通過處理達到材料再生的目的。如將報廢鋼筋混凝土建筑物解體后,可獲取混凝土塊,通過一系列施工措施(破碎、篩分等)得到粗細骨料,再生混凝土看通過這種再生骨料進行制作。建筑產品整個壽命周期內(設計、建造等)充分運用3R原理,可實現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如建筑基本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生活用水利用處理過的回收雨水,澆灌與養殖利用處理過的污水等。
三、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與落實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施目標在于資源節約、維護生態環境平衡,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在建筑行業能對科學發展觀進行充分體現,并選用可持續發展理念對建筑經濟管理活動進行正確指導。在建筑經濟可持續管理中,必須明確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選用新型生產模式,采用先進科學技術,實現建筑經濟管理目標,實現建筑業可持續發展。
(一)積極推廣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
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效果的好壞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能否被建筑工程建設各單位所接受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建筑經濟可持續理念推廣中,應將其充分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的各項內容,如計劃、組織、協調等,強調工程建設與環境、社會之間的協調性,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可持續管理流程
將可持續發展觀運用到建筑經濟管理中,可有效提升建筑經濟管理的水平。在可持續管理標準制定中,應進行項目數據庫及可持續管理專用合同范本的積極制定。在制定可持續管理流程中,應不斷優化、改進流程各項內容、措施,幫助各個單位、企業對操作流程內容進行了解與掌握。以此形成政府倡導、專家參與及企業實踐的可持續發展管理模式。
(三)創新技術與制度
作為建筑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創新是實現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只有重視創新技術與制度,才能實現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在建筑經濟管理中組織專家進行各個階段可持續控制方案的制定,深入研究建筑施工中的關鍵性技術,避免因技術原因降低施工效率,選用高效、節能技術,為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建筑經濟管理實施中,創新管理制度對其可持續發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通過制度的建立,可為建筑經濟可持續實踐提供更好地服務,如可持續管理戰略、組織及流程的建立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解決全球氣候變暖與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能源供需、人與自然矛盾日益凸顯的問題,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建筑行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隨著我國建筑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在面對環境保護、低碳經濟發展時,其所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建筑工程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對發展建設中各個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處理,以政府為主導,推動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降低對高碳資源的依賴,實現建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作者:呂軍 單位:河南省建筑勞務管理辦公室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