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徑
作為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主題,油田企業的發展不僅密切關系到國家安全、經濟安全,還關系到民生安全。然而,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現狀來看,其正處在經濟大發展時期,石油消耗量大,且對外依存度較高,加上傳統的“高投入、高浪費、低回報”的石油能源利用模式,這就給我國的社會發展及環境保護工作帶來巨大壓力。可見,石油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已勢在必行,這對推進石油企業向節約型制造轉型、實行石油企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作為石油企業,必須要改變傳統的石油能源利用模式,從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原料→產品→廢物”轉變為“原料→產品→再生原料”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從而實現提高生態環境的利用效率,推動石油行業的新一輪發展。本文筆者針對我國石油企業發展循環經濟中存在的障礙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石油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徑。
一、我國石油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障礙
1、資源潛力較大,但勘探開發難度較大
根據相關統計,當前我國待勘探開發的石油資源仍有70%以上,其主要分布在黃土塬、頁巖、沙漠、山地和深海海域等特殊地區,這些特殊地區的石油勘探開發相對于與常規的石油勘探開發而言,在地面和地質條件上更加復雜。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待探明的70%的石油資源中,大約有44%屬于品味較低的低滲透和稠油油藏,資源品質明顯變差,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石油開發的壓力。另外,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對石油開采量的需求不斷增高以及我國勘探總體程度的逐漸深入,石油探勘難度也在不斷提高,技術要求和成本投入也不斷提高。這樣一來,石油企業將有可能會面臨一定的發展風險,對原油產量以及上游勘探業務都可能造成很大沖擊。
2、存在技術缺位,阻礙循環經濟發展
石油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必須要有高新技術的強力支撐,然而,由于我國石油企業研發投入較少(用于研發的資金投入連銷售收入的1%都達不到),技術效率水平較低,在很多方面的石油勘探開發存在技術缺位,如頁巖油,由于我國對頁巖油資源的相關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且其自身具備特殊的成藏機理,與常規的石油勘探開發有著較大的差別,給石油企業的石油勘探開發工作帶了巨大的挑戰。另外,我國石油企業的主要技術設備往往是由國外引入,成本較高,且部分企業的創新意識不足,這是導致設備換代慢,甚至有的企業的設備和技術還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水平的主要原因。
二、石油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路徑
1、制定資源配置戰略,提升資源潛力
首先,石油企業應充分認識到我國目前石油資源供不應求形勢的嚴峻性。并制定資源配置戰略,即合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機遇以及當前的有利形勢和時機,逐漸加快建設石油儲備設施,擴大石油儲備規模,這不僅能進一步提升石油資源潛力,還能提升石油企業對今后世界石油價格新一輪波動的應變能力[1]。其次,石油企業可積極參照國外先進原油商業儲備的做法,加快研究并制定成品油商業儲備方法及相關制度。另外,可建立企業內部的物料循環系統,即將生產過程中流失的物料回收作為生產原料重新投入到生產過程中去,并將生產過程中生產廢料適當加工再投入原來生產流程或是其它生產流程中去,以最大程度提升石油資源潛力。
2、深化企業內部改革,積極貫徹技術創新戰略
科技創新不僅是實現石油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還是企業提高自身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的一個重要保障。為此,石油企業應深化內部改革,積極貫徹技術創新戰略。如:在核心技術的研發方面,應加快裂化催化、乙烯、加氫聚合等核心技術的研發,積極借鑒國外先進水平,并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要積極開拓新型化學工程技術,致力于開發綠色能源技術和新型材料等項目,不斷完成創新技術開發這一戰略性目標。在信息技術的運用方面,石油企業應逐漸采用信息技術建立過程故障監測和診斷系統,在提高生產過程可靠性的同時也能提升企業自身的運行效率。另外,石油企業之間還可加強合作,努力掌握自主研發能力,加快科研開發步伐,提升科技水平,以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國際競爭力,并積極參與到國際競爭中,從而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3、建立綠色供應鏈
綠色供應鏈講究的是石油企業外部和內部的綠色協調發展,其中,外部指的是通過聯系所有的生產過程中的所有供貨商、生產商、分銷商、代理商、消費者及其他相關因素,加強彼此之間的合作,以提高企業自身的生產效率和成品油質量。內部指的是石油企業要確保在整個石油生產過程中始終實行綠色生產。綠色供應鏈的重要價值是通過綠色經營實現供應→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協調發展,幫助石油企業實現健康、長遠發展這一終極目標。
4、開展清潔生產
清潔生產指的是少消耗和低污染,它是石油企業防治污染的最佳方式,更是保護環境的基礎和根本途徑。一方面,石油企業應在生產過程中始終遵循循環經濟理論這一指導原則,最大程度實現能源多級利用和廢棄物回收利用,目的是提高能源和原料的利用率,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量,實現源頭清潔生產。另一方面,石油企業應不斷進行石油生產工藝改造和優化,逐漸淘汰落后、耗能大的生產技術和設備,積極借鑒國外或國內各地先進的少消耗和低污染生產技術,以進一步確保資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整個石油產業的生產技術水平。
5、構建石油生態工業園區
構建石油生態工業園指的是在園區內建設一整套包括石油生產、廢物處理、資源再利用、產品再生產的循環系統。換句話說,石油生態工業園就是清潔生產的高級階段,其能真正實現石油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相互協調發展,將原料資源利用最大化,將環境破壞最小化,從而實現石油產業的循環可持續發展。在構建石油生態工業園區中,其總體構想為:重視和發展綠色生產,促進綠色產業經濟高效發展,注重園區的集成共享,注重和有效利用司,如專門負責機械設備的設備公司,專門負責提供原材了的道材中心或是公司等。這樣重新設計和規劃集團內或是總公司整體增值稅納稅環節和鏈條,降低整體的稅負水平。
2、加強會計人員專業培訓和發票管理
眾所周知,增值稅的核算比營業稅較為復雜,而且涉及到進項稅票的認證、抵扣。因此,企業要組織安排會計和涉稅人員參與相關稅務知識的輔導,認真及時研究新政策的規定并熟悉相關業務處理,做好企業會計核算和納稅管理的工作。另外由于實行“營改增”后,增值稅發票的取得、開具、傳遞、作廢、管理和真假的辨別都和普通發票不同,所以,增值稅發票的使用和管理,都需要引起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重視。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制訂自身的《增值稅發票管理規定》,規范發票取得、使用等各個流程。
3、強化預算工作,規范合同管理
預算工作越來越被企業所重視。在實施“營改增”后,施工企業更應該重視預算工作,規范且有計劃的支出成本,使資金流符合增值稅的要求;同時,合理的籌劃增值稅的繳納期間及繳納額度,在資金中提前預留增值稅繳納額度。同時,加強和規范合同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在投標時要考慮合同價格是否為含稅價格,明確項目的不含稅價格;在進行采購時也要考慮從采購方取得的發票是否能夠抵扣,采購成本中不含稅成本為多少,關于價格、發票的約定在視具體的情況在合同中體現。另外,在“營改增”后,施工企業更要重視合同的管理,合同同結算單、進貨單等作為增值稅業務中必不可少的資料單據要專門整理、歸檔。
三、結束語
“營改增”已經在全國很多行業大規模的展開實施,在“營改增”的大勢所趨下,公路施工企業要掌握國家的相關政策,結合自身的業務特點,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轉變老舊觀念,全面考慮,提前籌劃,積極面對“營改增”給公路施工企業帶來的影響。
作者:景一鳴 單位: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榆林銷售處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