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地質雜志
新疆石油地質雜志基礎信息:
《新疆石油地質》創刊于1980年,現由新疆石油學會主辦,新疆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和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協辦.本刊與全國各石油系統、科研院校有著廣泛的交流和聯系,主要介紹我國各含油氣盆地的勘探、開發研究成果,同時也介紹全國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在油氣地質方面的研究成果。
該刊創刊以來,辦刊思想明確、特色鮮明、有較高的學術地位、文化品位和專業水準,在科學文化知識積累和創新方面貢獻突出;在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準確的市場定位,讀者反映良好,發行量居同類期刊前列。
本次期刊評選活動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新聞出版局、新疆期刊協會聯合組織,評選活動每兩年組織一次,這次共評出第四屆新疆期刊獎19種,其中社科期刊13種、科技期刊6種。《新疆石油地質》名列科技期刊榜首。
主要讀者對象:從事石油勘探與開發的理論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科研和管理人員。
新疆石油地質雜志辦刊宗旨:
辦刊宗旨:堅持“二百”方針和“二為”方向,全面反映新疆及其周邊地區的石油地質研究成果,不斷豐富我國石油地質理論寶庫;傳播先進的勘探開發地質理論和技術,為我國石油勘探開發服務;努力發現積極培養青年人才,成為他們攀登科技高峰的階梯。加強與國外石油地質工作者的聯系,成為與國外同行開展學術交流的紐帶和橋梁。 由新疆石油學會、吐哈油田分公司和中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聯合主辦的《新疆石油地質》日前獲得“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稱號,這標志著這一期刊已進入中國名優期刊行列。
新疆石油地質雜志期刊榮譽:
《新疆石油地質》于1980年創刊,擁有國內和國際刊號,是我國西北五省區唯一一份公開發行的能源類科技期刊,每期發行量3700份,在全國各大油田研究單位、院校都有覆蓋。2000—2004年,《新疆石油地質》連續兩屆獲得“新疆期刊獎”、蟬聯自治區“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第一名等多種獎項。去年12月份,在全國近40份能源類期刊中的評比中,《新疆石油地質》名列第四位。1995年獲新疆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1997年獲石油及天然氣系統優秀科技期刊獎、1999年獲新疆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百種重點期刊、Caj-cd規范獲獎期刊。
據2003年中石油集團公司期刊工作會議提供的資料,《新疆石油地質》已被CA、AP(美國石油文摘)和AJ(俄羅斯《文摘雜志》)、《中國石油文摘》、《中國學術期刊文摘》和《中國石油信息網》等多家國內外期刊和媒體收錄。
日前,《新疆石油地質》獲得“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稱號,這標志著這一期刊已進入中國名優期刊行列。《新疆石油地質》榮獲新疆第四屆期刊獎,這是該刊2001年以來蟬聯三屆獲得新疆期刊獎的最高榮譽。
新疆石油地質雜志欄目設置:
主要版塊欄目:油氣地質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有機地球化學、沉積與儲集層、油藏工程、應用技術、綜述、國外油氣地質等欄目。
新疆石油地質雜志訂閱方式:
ISSN:1001-3873,CN:65-1107/TE,郵發代號:58-46,地址:新疆克拉瑪依市準噶爾路32號,郵政編碼:834000。
新疆石油地質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工業新疆石油地質雜志社投稿信息(1)論點明確,論據可靠,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各級標題簡明扼要,文、圖、表匹配得當,在國內外公開刊物未曾發表過,請勿一稿多投;
(2)文稿一般不超過8000字,圖幅(含照片)不超過5幅,請提供彩色圖;
(3)用1986年10月國務院重新頒布的《簡化字總表》規范字體編輯文稿和圖表,用電子郵件傳送;
(4)如獲得有關政府部門或社會團體設立的研究基金或課題資助,請列出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5)文稿的排版格式不限,最好是采用word文檔,所使用的名詞術語、量和計量單位及符號,一律采用國家標準,并加符號注釋,在文稿中要前后統一;
(6)外文科技名詞、術語、人名、地名及參考文獻請注明文種,要注意正斜體,規范使用;
(7)公式另行居中書寫,角碼標注清楚,較長的公式一般在等號及運算符號等處轉行,公式的序號加圓括號寫在公式行末;
(8)插表的表序、表名居中排列,表注放在表的下方,表中參數的符號及單位要標注準確清楚;
(9)插圖或照片應在文中標明序號。插圖下方應注明圖序、圖名、圖注,最好提供后綴名為JPG、TIF和CDR的計算機合成圖件;照片或圖版要清晰,色差大;
(10)圖名、表名中的外國地名、人名請注明原文;
(11)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并在文稿中按序標明,文后按序著錄。對于期刊,應提供作者姓名(多作者時列出前3位,后加“等”)、論文題目、期刊名、發表年份、卷、期、起止頁;如為圖書,應寫明著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對論文集(匯編)、會議錄:著者、題(篇)名,整本文獻的編者、文集名、會議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未正式發表的或內刊資料,不列入參考文獻,但可作為頁角注出現;
(12)文稿必須附英文與漢文摘要,漢文摘要以300~400字為宜,并附關鍵詞3~8個;
(13)作者須向本刊提供每位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學位、從事專業、工作單位地址及郵編、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信息,以便本刊編輯部、讀者與其聯系。
新疆石油地質雜志社編輯部征稿準噶爾盆地卡拉麥里山前平地泉組勘探潛力吐哈油田首次應用TAP壓裂技術陸西地區夏鹽鼻狀構造帶巖性圈閉的識別準噶爾盆地西泉地區梧桐溝組低電阻率油層識別及分布碳酸鹽巖孔洞型儲集層含油氣分布——以塔里木盆地為例我國首個整裝千億立方米煤層氣田誕生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帶致密砂巖氣藏控藏要素昆侖山前柯東構造帶構造解析及形成機制中國最大的整裝稠油油田——新疆克拉瑪依油田風城超稠油油藏即將規模開發正斷層形成機理及其對斷層泥的控制作用利用波相位對比及地震多屬性識別非構造圈閉東濮凹陷深層異常高壓對儲集層演化的影響柴達木盆地綠參1井烴源巖中三聯苯化合物的指示意義勝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油氣源與成藏特征四川盆地東北部二疊系長興組海侵生物礁研究江蘇油田復雜小斷塊油藏分類塔中卡塔克隆起古生界主要不整合面與油氣成藏關系用鋯石陰極發光與U-P測年資料分析核桃園組物源河套盆地新近系-第四系生物氣成因分析柴達木盆地烏南油田下油砂山組湖泊風暴沉積柴西紅三旱一號—牛鼻子梁地區下油砂山組物源與沉積體系烏爾禾地區風城組白云巖儲集層成因及分布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gzqk_1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