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全國范圍中時有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其中情況十分復雜,常有違法和犯罪共同進行,其中也摻雜了多種因素。許多事件也沒有走司法程序追究暴力者的法律責任,在當前法律環境中缺少對暴力事件的統一管理,相關人員也難以了解校園暴力的真實情況。實行校園暴力中多是未成年人,高中生居多。面對校園暴力,學校,政府,社會各界部門都要重視起來,全面保護未成年人的安全。
關鍵詞:校園暴力,法律防范,暴力事件
一、校園暴力成因
1.家庭因素。經過對實施校園暴力學生的統計發現,家庭結構缺失(單親家庭)與學生實施率暴力率成正比,經此分析,由于幼年時期缺少父愛或者母愛,導致學生性格孤僻、價值觀念缺失、遇事沖動等,也即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父母離異導致的犯罪率是非離異家庭的近五倍。另外,當代許多青少年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對他們的溺愛,使他們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所以在處理與同學間關系時發生一點不愉快就會大打出手;還有一部分學生本身就生長在家庭暴力的環境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會使他們形成粗暴、蠻橫的性格特征,逆反心理比一般青少年要強,容易將心中的不快發泄到同學身上。家庭教育對學生價值觀形成的因素也不能忽略,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家庭教育,會對孩子的一生形成非常深刻的影響。有研究顯示,青少年犯罪率與家庭經濟狀況也成正相關關系。綜上所述,家庭因素的復雜性間接導致了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2.社會因素。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上流行著急功近利的風氣,而且許多不良價值觀充斥著本應是文化長廊的校園,校園中學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誘惑的影響,步入游戲廳、網吧等一些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的場所,沾染諸多歪風邪氣。互聯網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危害程度也非常大,特別是傳播淫穢色情、暴力等信息的網站,法律層面約束的缺失也加重了此類因素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
3.學生因素。青少年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成熟,使他們在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問題時容易“一概而論”,動輒大打出手,自身控制能力不強、交友不慎、心理孤僻等特點都會他們產生過激情緒。
二、校園暴力特點
1.突發性。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往往是施暴學生“一時興起”,通常由學生之間的矛盾,諸如過激言辭、舉止等誘發,校園類搶劫事件的發生則是由于學生畸形追求高標準的物質消費,而自身財力又有限制所導致,多為一次性發生,在時間和空間上不具備規律性。2.暴力性。校園暴力的暴力性、對被害學生的危害性極強,這主要是由于施暴者實施暴力時不計后果、沖動等所導致,嚴重威脅了校園安全,危害到了學生的切身利益。
三、校園暴力法律防范措施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和嚴格執法,特別是針對前青少年安全的立法防范,校園暴力應在法律條文中有所體現,以此來約束施暴學生的不當行為,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總體上講,校園暴力是社會問題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影射,校園本應是最安全的地方,為此必須制定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有針對性的防范和約束,充分保障青少年群體的權益,而法律僅僅是手段,關鍵還要在于提高青少年群體的素質和法律意識。
2.學校組織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能力。校園暴力一般發生在校園內部或周邊,所以學校要加強校園的安保工作,利用工作人員、監控攝像等實現對校園的全方位監控,嚴厲打擊校園內的暴力事件。另外,學校要定期開展相關知識講座,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營造團結、友愛的校園學習氣氛,將校園暴力的氛圍扼殺在搖籃之中。學校還可利用心理輔導室等組織機構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法律宣傳,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法律知識講座,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法律水平,有針對性地解決校園暴力問題。
3.學生自身學會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安全。當自身受到校園暴力的威脅或者發現校園暴力事件時,學生首先要向學校、警方通告相關情況,學會運用法律手段解決校園暴力問題,而不是“私了”或者“以暴制暴”,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律宣傳活動,學習法律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
4.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更要關心他們的心理狀況、價值取向,當發現孩子情緒低落時要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教導孩子尊重師長、與同學團結互助、珍愛生命,做孩子的人生導師。
四、結語校園安全問題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校園暴力要引起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解決校園問題也要學校、家庭、社會聯手,共同尋求法律與青少年問題的契合點,通過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保護未成年人安全,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蘇楞.校園暴力情況的調查分析以及法律防范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8(01):69-72.
[2]武可蒙.論我國中小學校園暴力事件的成因及預防措施[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20):286-287.
推薦閱讀:通過中日兩國校園暴力對比提出預防措施
近幾年,我國校園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對學生、學校和社會等都造成了不良影響。在信息傳播迅猛的今天,校園暴力已逐漸被人們認可,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對青少年的發展極為不利,會給青少年的生活帶來陰影,更不利于青少年性格的塑造。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