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下,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正廣泛的推廣使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提高了大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如何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英語教學課的有效結合,促進大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是當前教學研究亟待解決的問題。
伊萌萌; 花拉,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發表時間:2021-08-16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教學質量
新時代教育的持續推進,促進綜合素質教育的全面創新改革,在此背景下的高校部門,在主動響應教育改革發展的同時,不斷調整教育改革的創新。尤其是運用互聯網資源的整合與應用,教師通過嚴格把關設計,認真篩選,拓展可利用資源,將其轉化成可以應用在英語課堂教學的教育資源,創新改革打造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全新教學模式。因此,互聯網技術在該教學模式背景下,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學生也可以擁有更多渠道資源和優勢心智資源,來拓展學習空間,讓英語學習從課內延伸至課外。只有讓混合式教學模式符合新時期發展需求,才能有效提升大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
一、混合式學習的概念界定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指通過應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即通過線上與線下的一體式整合,在打破傳統教學單一模式的基礎上,全面打造的互聯網混合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過程中,學生為教學主體,在主觀能動性的激發下進行課程教學的自主學習,以自主性和參與性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混合式學習主要分為線上教學和面對面教學的混合、教育技術的混合和教學方法的混合。
(一)面對面教學與線上教學相結合
以網絡為基礎的線上教學和系統的線下學習相結合,就是在傳統教室開展面對面授課。通過虛擬網 絡 環 境 和 網 絡 技 術 進 行 線 上 授 課 , 例 如 ,在 “MOODLE”或者“Blackboard”等進行學習,另外,通過公告和即時社交軟件來指導學生學習。
(二)教育技術混合
混合式教學既要混合各種授課形式,也要混合不同的學習軟件和學習媒介。例如,學生借助網絡課程、視頻通話、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混合,以實現遠程學習。
(三)混合教學方法
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混合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論。例如,在教學實踐中混合使用續寫法、產出導向法、任務教學法、 PPP 教學法等。
在智能化和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大數據、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已逐步成為高校英語教學的有效方式。各 APP、教學平臺多種多樣的學習資源滿足不同階段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進而誕生新穎的、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
二、混合式學習的特點
(一)提供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
慕課、新媒體教學、e-learning 等一些網絡學習平臺及學習 APP 資源,為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教學資源豐富的線上教學途徑。英語教師利用教育平臺和渠道資源信息,拓展大學生的學習優質資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行之有效的師生交流溝通以及在線教學內容的指導。這種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區別在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受實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助于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育模式,大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以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汲取更多新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是以輔助形式,通過師生互動促進大學生對英語教學的知識理論進行接納,幫助大學生發現、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的區別在于主體的轉換,傳統教學中,學生是被動學習接受的主體,混合教學中,學生是主動接受教學的主體。教學方式讓大學生可以依據自身特點進行學習途徑的選擇,增加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終身學習夯實基礎。
(三)提升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
混合式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能夠充分發揮傳統英語教學,教師的主體地位,能夠在現代數字技術的幫扶下,在多媒體等數字終端上,體現出教師的組織以及個人素質的影響力。在優勢教學資源的帶領下,教師能夠在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時間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高校英語應用混合式教學法,可以讓學生發揮喜愛網絡沖浪的特長,在他們喜歡的方式下進行多元化英語教學。通過網絡終端形式的混合式教學法,可以極大地促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并且能夠實現師生之間跨時空地域的實時交流。
(四)滿足英語個性化教學要求
混合式教學法,一方面能夠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能夠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開發他們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的能動性。教師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但通過混合式教學法,傳統模式下的教師講解和提問等,變成了教師在引導和輔導中,讓學生根據自身思維特征進行自主、自助式學習。教師通過數據分析,總結出不同學生的學習思維特征,可以按照編組形式,讓學生在不同群組中進行個性化學習。在教學計劃中,教師能夠制定出相對合理的教學方案,將不同的知識點以及結構性知識進行靈活性較大的“編程”,在引導和輔導的過程中,循序漸進,開發學生們的知識域,在相同的教學語境中,制造出不同的教育成果。而學生在混合式教學法中,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適合個性化學習的方法。因此,混合式教學法,不但能夠實現和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還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具有廣泛的應用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 2020 年)》中明確提出,到 2020 年,建立起和現代化教育目標相匹配的信息化教育體系。教育信息化基本上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全面體現出引領和支撐教育發展、改革的作用。各高校積極響應,一步步達到多元化學習方式、網絡化教學支持、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目標。某高校于 2020 年面向所有師生進行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在全體參與調查者中,超過 74%的學生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日常英語學習,超過 82%的參與調查者提出此教學模式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很多學生面臨學習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上網查詢。調查數據說明,超過 50%的學生通過網絡資源來學習英語。由此可見,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普遍應用混合式教學模式。
(二)對混合教學模式表示肯定
調查數據說明:接近 88%的被調查者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對學習有益,持肯定態度。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幫助自己學習英語。在所有被調查對象中,超過 41%覺得幫助很大,超過 79%覺得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是能夠符合時代發展、促進教學順利開展的教學模式。
(三)應用時暴露出的問題
英語教師計算機應用能力和高校硬件設施對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否獲得預期教學成果有很大影響。調查數據說明,部分學生覺得混合式教學模式出現的明顯問題是部分學習者沒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一些學生覺得,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英語教學期間,出現網絡課程質量不一而足、師生間缺乏互動、課程設計缺乏合理性等問題,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影響。
四、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的研究策略
(一)促進線上與線下教學模式的相互整合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兩種教學模式都是高校進行混合式英語課程教學的前提。要求高校開展英語課程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中心,綜合分析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積極讓彼此實現無縫銜接。高校英語在課堂教學實際中,借助互聯網應用的優勢,將信息化教學與信息化技術有效結合,鼓勵學生在線上教學中,不斷加強對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強化教學效率,尤其在開展自主學習過程中,要根據教師的引導,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階段性和未來持續發展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針對線下教學產生的問題,進行師生溝通,在互聯網信息化的處境下,實現交流學習的多元化的互動,彌補不足,增加高校英語教學成果。
(二)結合課程具體情況制定混合式教學模式
教師主要運用同步講授、異步講授在高校英語課程進行教學。同步講授方式是將演示教學應用在線下課程中。教師課前了解授課內容并準備相關材料,結合文本有效組織課程內容,移動終端極大的方便了當代英語教學。學生在指定時間登錄教學網站或者教學 APP 軟件。教師通過終端與學生建立起授課關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實時交流,并能通過軟件系統,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教學前,教師與學生可以通過相關視頻解決視頻所提出的問題。教師還可以利用投票以及點贊等軟件工具,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師修改教學計劃。教師還能夠利用軟件優勢,提前錄制好教學內容,方便不同群體的學生自主、自助式學習。讓學生在網絡授課前,提前進行預習性自學。并在授課過程中對預習內容進行討論,以解決不同知識點在預習中所承擔的核心任務。教師與學生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進行的教學與學習,可以實現軟件自動評估和線上數據實時反饋的,傳統教學模式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電腦和手機等工具,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并將線上反饋設定為下一環節學習的開始,否則就不能往下進行。采取異步講授方式,既可以為學生建立起更加自由、自主的學習空間,也能幫助教師根據學生的薄弱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和處理,同時可以將練習題設計闖關游戲類型,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
(三) 以互聯網為核心構建起重視學生需求的移動學習模式
單純的運用線下模式進行教學,會在一定程度上桎梏學生提高語言技能。教師在線下教學模式中,發揮出課堂知識主導者的作用,在課堂上學生并沒有太多時間練習英語口語,雖然可以掌握關于語法的學習,但無法培養學生在語言綜合性的應用能力。相關研究顯示,多媒體學習材料具有各種視覺信息,能夠幫助和促進學生學習語言。所以,高校英語教師要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的特點,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多種多樣的互聯網資源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借助 QQ 群、微信群或者專業的網絡平臺等,教師還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傳與教學任務有關的英語內容視頻,通過互聯互通,讓學生可以享受到不受時空限制的學習自由。教師通過鼓勵學生運用網絡平臺進行學習,可以增加學生們關注相關信息微信公眾號的興趣和能動性,引導他們利用上網的優勢,完成英語學習,并逐漸建立起自主學習的信心和主觀能動性。同時,教師定期匯總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幫助學習效果不好的學生,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學習方案,更好的彰顯與發揮移動學習模式的優勢。此教學模式既能夠適應學生個性化學習要求,拓展學生知識面,也能進一步增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
(四)制定適應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的教學目標
高校英語教師針對大學生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其心理與生理的教學實踐目標,具體內容要以培養大學生語言的應用能力、職場語言的交流能力、綜合語言技能的增強等,給予學生自我發展和自主學習的空間,進而增強大學生英語綜合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夯實理論與實踐的基礎。由于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的融合,與傳統教學模式有著本質的創新突破,混合式教學是立足于線上教學的各種資源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掌握主動學習知識的能力,并通過思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散發與其他師生進行交流溝通,及時解決和調整遇到的問題,從而促進對英語學習的能力,提升語言能力增強的培養目的。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增強思維能力,促進他們既能夠掌握專業知識,也能夠增強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形成獨立思考的意識。
(五)按照教學需求構建英語資源數據庫
高校在英語課程課堂教學中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就需要英語資源數據庫的支撐與支持。立足于教學需求的基礎,以滿足學生學習優質資源構建英語資源數據庫,在與時共進中不斷及時更新,為學生提供更多符合自身發展的英語資源,促進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在構建英語資源的數據庫時,要特別重視數據庫維護和英語資源選取等方面內容。就選擇各種教學資源而言,教師需要積極維護所選資料能夠匹配高校英語教學內容,另外需增加探索性、趣味性英語資源。同時,英語資源數據庫中也要收集部分不一定關聯教學內容的學習資源,來拓展學生視野,以適應學生知識豐富性的學習需求。當建設起英語資源數據庫后,教師要結合教學需要、教學計劃,分類整理并及時更新數據庫,積極為學生提供更多優秀的英語學習資源。
(六)布置針對性強的課后課題
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順利進行,需要教師利用網絡平臺作為傳播交流的渠道,為大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一方面幫助學生夯實知識,另一方面了解學生對線上與線下課程的反饋,進而不斷完善教學策略。在課后安排一些課題,鼓勵學生完成課題,提升他們通過知識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閱讀英語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學生在網絡平臺閱讀時,能夠和他人開展交流,討論文章中出現的疑難問題,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增強閱讀的積極性。線上學習平臺豐富的英語閱讀素材可以增加課堂知識,擴大學生英語閱讀范圍,幫助學生更扎實的掌握閱讀技巧。
(七)基于混合教學模式構建多元化評價環節
英語教學中,評價是重要的環節,甚至對檢驗與鞏固教學成果有直接影響。就高校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評價環節而言,期末考試不能作為唯一的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需要英語教師有效利用線上平臺,構建起立體的、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就是借助線上平臺,考慮學生線上、線下學習情況,開展公正、客觀的評價,將此綜合成績列入期末總成績進行考核。就實踐教學評價而言,要綜合評價課后任務完成情況、課堂學習情況、線上學習情況、線上討論情況等,總結出能夠綜合體現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成果的評價。同時,英語教師要全面考察學生在線測試成績、線上學習時長、數據庫瀏覽情況等網絡學習記錄,以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性為客觀評價因素,優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創新,并通過評級結果全面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信息化技術發展讓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受到重視,利用在線教學優勢開展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發揮教學資源作用,促進教學資源的共享,在持續不斷的激發學習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同時,將大學英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質量有效提升,提高大學生主動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從而可以培養出更多具有高素質的應用型英語人才。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