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英語教學盡管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趨勢,也難免會出現英語學困生,致使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基于此,文章從分析當前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具體成因出發,提出了提升教師素質、創設競爭教學、借助網絡教學三個策略,以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
時敏, 教師博覽 發表時間:2021-09-10
[關鍵詞] 初中英語;英語學習能力;教學效率;積極性
“學困生”指的是英語水平與新課標要求存在一定差異的學生。因為我國的母語為漢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所以大多數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較弱,部分學生也因此成了英語學困生。為了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英語難的問題,本文從分析當前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具體成因出發,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一、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具體成因
(一)教師原因
首先,初中英語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在于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不夠。多數教師認為在初中階段,語文和數學才是主要科目,忽略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不認真,導致其英語成績難以提高。其次,在學生初次接觸英語時,部分教師缺乏足夠的耐心與正確的態度,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最后,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對學生英語學習情況掌握不全,加上教師對待學優生與學困生的態度不一,學困生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在學習時難免會出現消極的心態,因此英語成績日漸下滑。
(二)教學原因
除了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之外,教師對英語教學內容的重視程度不夠也是一大原因。初中生的自學能力還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遵循教材或隨著教師的授課內容進行學習。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單一,會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足,容易被其他的新奇事物吸引,加上英語對大多數初中生來說還比較陌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會增加。此外,部分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以完成教學目標為主,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學內容過于死板或機械化,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學生原因
對于學生而言,在學習中的態度會影響自身的學習效率。如果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其在學習中不會主動意識到努力對學習的積極作用。雖然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有著很大的興趣,但由于缺少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興趣會逐漸被復雜的英語單詞或詞句消磨。此外,多數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以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為目的,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不足。
二、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的具體策略
(一)提升教師素質,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
常言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在課堂上應為學生解答疑惑。對此,教師首先要做的是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同時,教師還需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與教學技巧,培養為師者應有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得到更多的幫助。
例如,在學習“My name is Gina”前,英語教師需要教會學生正確的英語發音。而要想學好英語發音,就免不了要學習音標。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的英語發音不夠標準,在進行音標教學時,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口音。為避免這一現象,英語教師需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英語培訓,努力學習英語理論知識,提升自我的聽、說、讀、寫技能。在進行音標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先通過廣播,播放正確的音標讀法,之后對學生的口音進行糾正。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及感到學習困難的原因,并教會學生學習的技巧。這樣做不僅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還有助于教師實時掌握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況。
(二)創設競爭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競爭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良性競爭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學習動機會更加強烈,學習興趣與克服困難的毅力也會增強,其學習效率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好奇心較重,在學習中也會有較強的好勝心,所以英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有競爭性的教學環境,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例如,在“Do you like bananas?”一課的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組織一次英語朗讀競賽,告知學生獲勝的獎品,吸引學生的興趣,之后,對班上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或學習成績,將學優生與學困生分在一組,讓學優生驅動學困生的學習。隨后,讓各小組討論怎樣將課程的內容朗讀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讀音進行糾正與指導。在每個小組朗讀結束后,教師不妨提出一個問題: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finish reading this text with other group members?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 cle?”最后,教師根據各組的表現和回答問題的流暢度,評選出表現最佳的小組,予以獎勵,其他小組予以口頭鼓勵。這種做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借助網絡教學,增強學生的積極心態
網絡環境下的英語教學能夠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授新課時,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借助信息技術,設計對應的新課導入視頻、PPT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搭建學習平臺,通過學習平臺,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并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等。這樣不僅能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培養學生的獨創性思維,還能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心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Birthdays”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詢問學生是如何過生日的。待學生回答完教師的問題后,教師可以繼續說道:“老師帶你們看一看西方國家的同齡人是怎么過生日的……”隨后,播放提前準備好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就文章內容布置課后作業,將課后作業的內容定為:假設文章的主人公邀請你去她的生日聚會,你應該準備些什么?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為學生建立學習、交流的平臺,并告知家長在平臺上與教師溝通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將完成的作業上傳到平臺中,并在該平臺上完成作業的批改。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和機會,還能增強學生的積極心態。
總之,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教師要從自身意識、教學方法及學生身上找出初中生學習英語困難的原因,并根據原因,提升自身素質、創設競爭教學、借助網絡教學等,以完成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引導、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讓其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最終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