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劇是蘇北地區極具特點的劇種,自建國以來,淮劇幾經起落,時至今日,依然廣為流傳。但新時期文化社會的發展,使得傳統文化逐漸蕭索,淮劇作為經典的傳統文化,其發展現狀令人擔憂。通過對當前淮劇發展的狀況進行了解及分析,細致解讀淮劇文化,從其傳統的文化內涵及整體性的藝術審美,看傳統文化在新型社會的發展,并對振興淮劇,發展淮劇提出相應的措施,以期促進淮劇及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
《戲劇——中央戲劇學院學報》是我國僅有的兩家戲劇類國家一級學術刊物之一,被國家學術機構確定為“戲劇藝術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圖書館評選的“中文核心期刊”以及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評選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評選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近年來,淮劇的發展呈現逐漸萎縮的狀態,隨著我國社會發展,文化多元化態勢銳增,特別是生活的快節奏、快餐式文化流行以及審美和欣賞水平不同,一定程度上阻滯了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好的發展,本土文化趨向邊緣化,淮劇即典型代表。淮劇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使人們更深刻地了解我國歷史的演進過程,也是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承載體。
淮劇的發展現狀
1.缺乏對淮劇文化的了解
[1]時代在進步,淮劇文化卻逐漸淹沒在各種快餐文化中,當前已經很少人知道淮劇文化的內容,甚至很多年輕未曾聽說過淮劇劇種。通過對淮劇的發源地江蘇鹽城地區調查發現,當地人們不知道淮劇的人數竟然有高達百分之四十,而日常生活中會聽淮劇的人數僅占百分之十左右。究其根源,現代社會流行音樂以及其他多種娛樂方式盛行,不僅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和欣賞水平,而且通俗易懂,再看淮劇,其文化中蘊含的一些內涵是現在年輕人不理解也理解不了的。
2.了解淮劇的方式比較單一
喜愛淮劇的人往往只能通過專門的視頻或者戲曲節目了解淮劇文化,還有較少的一部分是因為從小受家庭環境的熏陶,開始學習淮劇文化。大多數人想要了解淮劇卻找不到途徑,主要原因在于淮劇文化的傳播方式比較單一。當前,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網絡世界,如果能夠通過網絡對淮劇進行宣傳,必然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喜愛淮劇文化,促進其廣泛傳播。淮劇文化的發展必須要改變傳統的單一傳播方式,應善于利用網絡技術進行多方位宣傳。
3.外來文化對淮劇傳統文化的沖擊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也使人們更加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如今,情人節、圣誕節等國外的節日及文化在中國生根發芽,而中國的本土傳統文化發展卻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淮劇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受到了強烈的沖擊。[1]尤其是當前的一些年輕人,對淮劇文化一無所知,愿意學習淮劇的人越來越少,致使淮劇及傳統文化得不到有效傳承,形成惡性循壞,阻礙淮劇文化的發展。
淮劇的文化解讀
1.淮劇文化的悲劇意識及情結
淮劇主要發源于江蘇鹽城一帶,該地區地處平原,農業比較發達,但經常發生自然災害,導致該地區人們多災多難,生活比較貧窮,這對該地區人們的心理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而淮劇本身帶有一定的悲情元素。[2]悲劇、激憤是淮劇中常見的情緒,其主要唱腔葉子調,體現的就是這種情緒,還有小悲調、中悲調、大悲調等。淮劇的戲文中還有體現歷史人物的心酸,現實生活的具體寫照等內容,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受到當地人們的喜愛,淮劇也逐漸得到了推廣和發展。
2.淮劇文化審美感知的整體性
淮劇具有整體性的特點,貫穿了淮劇文化從萌芽到成熟的整個過程。早期的淮劇一般是人們即興口頭創作,僅為了滿足人們的感官享受。隨著淮劇文化的不斷發展,后來逐漸轉變成故事,演出的形式也日漸復雜。當時淮劇的演出者是知識水平較低的農民,能夠最直觀的對善惡美丑進行評判,這也是他們對事物進行評價的基本標準。這種判斷標準是人們基于生活現狀做出的本能理解和感悟,淮劇是對感悟的匯總,是整體性的。從古至今人們對大自然都高度依賴,產生了天人合一的整體性思維,這種思維指引著淮劇的發展,賦予了淮劇深刻的文化內涵。
振興淮劇文化的具體措施
1.融入現代藝術因素,豐富戲劇呈現形式
隨著社會全球化的發展,人們接觸到了更多的文化類型,傳統的淮劇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欣賞需求,因此,淮劇必須進行改變,將現代化的因素融入其中,尋找傳統文化的出路,才能促進淮劇文化的發展。[3]我國存在多種戲曲形式,淮劇在唱腔、曲調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可以在此基礎上,吸收其他戲曲的優點,進一步挖掘戲曲精髓,將淮劇完美地呈現給公眾。淮劇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可以汲取其他藝術形式的有點,如與相聲、舞蹈、音樂劇等進行完美融合,以一種現代化的形態出現,令人耳目一新,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受到人們的喜愛,從而擴大淮劇的推廣范圍,提高其受歡迎程度,讓淮劇得到新的發展。
2.大力培養淮劇人才,切實解決傳承問題
實現淮劇文化的長遠發展,最關鍵的是培養淮劇人才,解決傳承的根本問題。目前,一些與淮劇有關的編導早已不再從事淮劇事業,曾經的淮劇藝術學校也已經轉型,停止了淮劇招生,這是淮劇文化發展過程中人才嚴重缺失的主要原因。淮劇的發展,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第一,從觀念上提高對淮劇文化的重視,當前就業壓力巨大,年輕人認為選擇學習淮劇意味著今后很難找到好的工作,因此在進行淮劇人才的培養時,可以通過“包分配”的政策為優秀淮劇人才解決后顧之憂,吸引淮劇人才的加入,同時可以促使學生選擇淮劇學習。第二,重視家庭因素的影響,以當前的淮劇人才現狀來看,淮劇學生大多是受家庭的影響才學習淮劇文化的,可見家庭傳承是淮劇人才來源的主要途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也應認識到僅靠家庭影響的方式培養人才,無法滿足淮劇的發展需求。第三,完善人力引進制度,充分利用現有的淮劇傳承點對新進學員進行培訓,保證學員不斷的豐富自己。
3.政府應增大扶持力度,促進淮劇文化的發展
很多淮劇演員表示,政府的支持是淮劇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更好的促進淮劇文化發展,首先,政府應出臺具體的政策、法律、法規以保護淮劇文化,對現有的保障政策進行完善。可以通過一些扶持政策,吸收社會公眾資金,為淮劇文化的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基礎,同時也要保證這些資金切實應用于淮劇文化的傳播上,如淮劇演員、學員的各種補助以及文化宣傳等。其次,應組織淮劇下鄉活動,通過劇組下鄉為居民巡回演出的方式,使廣大群眾對淮劇文化進行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推動淮劇文化的發展和傳承。再次,對于淮劇文化應該以保護和傳承為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利用,如將當前比較優秀的淮劇演員的作品制作成音像視頻保存,供一些娛樂場所觀看,達到擴大宣傳的目的。最后,組織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當前社會真正懂淮劇文化的人已經很少,因而更需要大家一起鉆研,提高淮劇文化水平,促使其得到更好的傳承。
結語
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淮劇文化的發展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想實現淮劇文化的崛起,首先要讓人們對淮劇有充分的認識,深刻的了解淮劇文化。本文對淮劇文化進行了簡單解讀,并提出了振興淮劇文化的措施,希望可以為人們認識、了解、喜歡淮劇文化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郭璐.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淮劇文化探究[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7(26).
[2]朱詩宇. 論淮劇藝術的綜合性特征[J]. 大舞臺, 2012(6):12-13.
[3]朱玉江.當代淮劇的發展狀況及其文化解讀[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