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傳播的范圍也越來越廣,人民對于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文化館是新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素養有很強的促進作用,為群眾提供了廣闊的文化活動場所。但是在文化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也易出現許多問題,制約了文化傳播的效果。在新時期,文化館要找到新型的發展策略,吸引更多的群眾,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做出貢獻。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文化館建設是公共服務體系中重要一環,引導了人民群眾文化方向,滿足了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作為在政府投資的公共文化建設,文化館的任務非常艱巨,要將國家的文化、民族的文化、社會的文化帶給人民群眾,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讓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水平逐漸提高,讓社會環境更加和諧,讓國家更加興旺。
一、文化館服務中出現的問題
(1)文化館建設不足。文化館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合理利用文化資源,文化設施也極為不完善。文化館對于文物過度保護,平時將文物放在倉庫中,只有在特定的日子才拿出來展示,沒有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文物的文化魅力。在建設過程中的資金不足,沒有良好的文化設施和基礎設備,場地也不夠大,人民群眾的活動空間不足,所能學習到的文化知識面也較為狹窄。文化館領導對于文化館建設重視不夠,只注重經濟效益,沒有把文化傳播任務作為服務工作的根本任務。館內制度的完善,員工工作步驟清晰度,職責界定,嚴重制約了文化館的建設與發展。文化館的文化傳播方向不明,不清楚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吸引不了人民群眾的文化興趣。文化館文化傳播方式較為單一,不能讓人民群眾從多種角度體會文化的樂趣。
(2)多媒體文化媒介的與國外文化的聯合沖擊。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傳播媒介逐漸應用到文化傳播上來,給文化館的服務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多媒體傳播文化方便、快捷,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傳播的范圍廣,影響的人民群眾多,而文化館受場地限制,只能影響周邊的人民群眾,而且為人民群眾留下的文化印象不深。多媒體傳播方式更符合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適應人民群眾的快節奏生活,而文化館的文化傳播則需要人民群眾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現場實際領略,不符合人民群眾的生活規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國的經濟不斷連成一個整體,文化也在互相影響。國外文化在我國的大肆流行,讓我國的傳統文化遭到沖擊,人們群眾容易被新奇的國外文化吸引,在不知不覺中,做了外國文化的傳播者,加劇了文化的沖突,這就導致了文化館無人問津,人民群眾對我國文化的不重視,讓我國的文化建設難以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也難以健全。
(3)文化館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群眾對于文化館的關注,一看文化資源,二看服務質量。服務質量受到工作人員素質影響的。在當前的文化館服務隊伍當中,員工的素質沒有想象的那么高,導致文化館的服務質量不高。在招聘員工的過程中,招聘內容或目標不明確,招聘員工的數量和質量難以滿足文化館的需求,將素質不佳的人員帶到了工作隊伍當中。在分配工作時,沒有考慮員工的實際情況,員工的優勢不能展現,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由于員工素質不高,導致員工不會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就在一定層度上影響了服務效果,同時員工自己也會喪失信心,久而久之,員工會對工作產生厭倦,導致服務質量提升較慢。
二、提高文化館服務能力的途徑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文化館的建設發展當中,政府的支持是文化館建設發展的強大動力。政府要加強對文化館的扶持,將政府的資金優勢、政策優勢運用到促進發展上來。政府要設立專項資金來幫助文化館的發展建設,同時吸納社會資金來進行投資,擴大文化館建設的資金渠道。要擴大文化館的服務面積,豐富其功能,讓文化館的文化效益和經濟效益都能得到最大的收獲。要制定優惠政策,例如在購買電子設備、圖書資源時可以使用折扣。可以利用電視、廣播等官方媒體對文化館進行宣傳,增加人民群眾對文化館的認知。政府還要對文化館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在文化館發展的適當時機進行財政資金投入,促使文化館平穩發展、長期發展。
(2)建立完整的文化館管理體系。文化館要想良好的發展,就要建立完整的文化館管理體系。領導層是文化館管理的核心,要做好帶頭作用,促進文化館的發展。文化館領導要注重文化館的文化傳播作用,將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當成文化館的首要發展目標,制定詳細的文化館工作任務,合理安排文化館的工作時間,讓文化館的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領導也要注意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以自身的文化素養提高其他工作人員的文化素養,讓文化館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領導層要有合理的分工,做到每一位領導都有自己的管轄范圍,讓領導層職責分明。領導層要定期進行會議總結,對近期的文化館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制定出文化館接下來的發展戰略。
(3)培養高素質的文化館工作隊伍。在文化館工作中,和人民群眾接觸最多的就是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文化人員的素質是文化館的服務能力的主要體現。文化館在招聘工作人員時,要有明確的招聘要求,招聘人員要通過思想道德素質考試、計算機基礎考試、口語表達能力等多種測試才能得到在文化館工作的機會,將最優秀的人才帶到文化館建設中來。文化館要根據錄取者的成績找出錄取者的優勢,為其分配合適的工作崗位,讓其發揮自最大的能力,例如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好的可以成為文化館的講解員,計算機技術好的可以成為文化館信息資源的管理員。要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提升員工應變能力。文化館要建立員工競爭機制,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將優秀的員工培養成榜樣,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以此端正其他員工的工作態度。
三、結語
文化館是人民群眾獲取文化的重要途徑,要利用多種文化傳播方式吸引群眾,以文藝匯演,文化活動的方式增強人民群眾對文化的認同感,讓人民群眾欣賞到文化的美感,從領導到員工都要貫徹文化落實文化傳播目標,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政府要為文化館的發展指引方向,引導文化館走上正確的道路。通過多方努力,提升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薄君.文化館體系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職能定位與運營模式新探[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05):140-143.
[2]宋詞,張萍.基于用戶黏性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服務效能研究——以深圳市文化館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7(10):125-126+130.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