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數字化論文發表了虛擬化技術在變電站三維數字化領域的應用,論文對VMware 虛擬化技術進行了詳細分析,著重研究了兩者結合為變電站所帶來的經費節約、管理效率等方面所具有的優勢。
【關鍵詞】數字化論文,VMware STD 數字化,三維變電設計
1 VMWare虛擬化技術
1.1 系統及結構架構
如下圖所示,下圖所展現的是VMware 底層結構架構,VMware虛擬平臺主要就是基于主機,進而使操作系統能夠順利的運行,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有硬件的積極配合,例如驅動設備的配合才能夠使操作系統順利的運轉。圖2 所示的為VMware的底層架構,目前這種架構主要采用裸金屬來解決事實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在這個操作系統中只有一部分可以起到作用,其余的部分基本上處于休眠的狀態,而且這個操作系統僅僅是處于通信層面,并且它也具有獨立的對所有操作系統進行訪問的權限。
1.2 STD 數字化三維變電設計技術
通過在基于STD內嵌入多個軟件和這是與設計相關的模塊就可以完全的滿足三維變電設計的要求。在這個領域各個模塊可以進行長時間的磨合,進而使得基于STD數字化的設計平臺功效更為強大。這種強大的功效甚至會強于某些簡單的設計軟件的單獨使用。并且經過日積月累的積累,內嵌多種設計模塊的軟件往往會有臉設計者都不曾想到的新的功能。外部的設計數據也可以通過內嵌式的設計軟件的外部接口進行鏈接,進而實現數據的傳輸。 使得三維變電設計更加的高效。
2 兩者結合為變電站帶來的效益
通過VMware 虛擬化技術,STD 數字化三維變電設計平臺的結合,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輸,設計人員還可以基于此平臺進行設計操作,簡化設計流程,提設計效率,進而會提升設計質量,與此同時還會滿足變電所的設計要求。
3 小結
現如今變電站的數字化越來越普遍,這也就使得數據的存儲量的爆炸式增長。目前變電站的數字化已經成為了變電站發展的大趨勢,但是目前的變電站的應用系統還遠遠不能滿足這種爆炸式增長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對現有的服務器進行重新整合,使之效率更高,系統更靈活,并且穩定性也要大大的提高。這樣才能滿足整個變電站數字化發展的大趨勢。
參考文獻
[1]東北電力設計院.三維工廠設計中結構設計流程的探討[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7,S1:55.
[2]于明國,嚴福章.三維數字化設計在寧東—山東±660kV 直流輸電示范工程中的應用[J].電力建設,2011,03:37-40.
[3]李穎瑾.三維設計在變電站中的應用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05:181.
[4]馬澤菊.羅建.黃益華.鐘加勇.智能變電站數據建模[J].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6.
[5]李穎瑾.李波.王樂天.基于三維平臺的變電站設計探討. SQ/01-213.101-2008.
[6]張明志,郝倩.淺析 PDMS 三維布置設計在火電項目中的應用[J].中國工程咨詢,2009,7:3.
[7]郝倩.任重.基于PDMS三維協同設計平臺的系統集成與研發[J].北京高等電力專科學校學報,2012.10:208.
[8]王新平.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智能變電站方案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33.
[9]黃莉.張雪松.楊衛星.變電站二次設備全壽命周期費用與可靠性關系模型[J].浙江電力,2011.02:12-15.
[10]范光甫.朱忠耀.蔣榮安.三維數字化電網解決方案[J].電力勘測設計,2005.01:30.
[11]楊新培.變電站的三維座標管理法[J].山東電力技術.1997.01:28.
[12]彭攸.論變電站一體化設計[J].華北電力技術,1989(Z1).
推薦閱讀:《上海建設科技》(雙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上海市建設和交通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