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電視技術論文發表了無人機航拍技術在電視作品中的巧妙應用,無人機航拍技術的內涵豐富,在電視作品中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時,要求能夠保證相關系統設備的科學性,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以保證無人機航拍技術的巧妙應用。
關鍵詞: 電視技術論文,無人機航拍,電視作品,應用
電視作品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人們生活中的主要組成部門,如新聞作品是人們接收實時信息的重要渠道,電視劇作品是人們消遣娛樂的重要載體,娛樂綜藝則是人們緩解心情的主要手段,因而提升電視作品的質量成為當務之急。無人機航拍技術分為軍用和民用兩個方面,主要用于各個行業的航拍,大大增加了各行業的動態監管水平,實現了即時監控。因而當航拍技術納入到電視作品中,為電視作品帶來更多的便利。
無人機航拍技術的內涵
無人機技術、航拍技術屬于兩個領域的技術,隨著無人機航空技術的成熟和航拍影像技術的發展,近年來,無人機航拍技術正式進入到各行各業,推動行業發展。目前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能夠以俯視的角度和進入到復雜環境中勘察事物全貌的優勢,提高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在電視作品中,無人機航拍技術實現了對事物的全天候跟拍,同時減少了電視作品制作的預算,減少了傳統航拍技術在此過程中容易造成的經濟耗損。目前,無人機航拍技術主要由無人機航拍系統和無人機航拍操縱人員組成。無人機航拍系統由無人飛行器、動力裝置、導航飛控系統、電氣系統、增穩云臺及攝像機組成。
在電視作品中,無人機飛行平臺所需要的系統功能較少,不需要像農業生產等進行即時跟蹤分析數據,因而整體的結構簡單,呈現小型化生產。常見的飛行器主要有四軸、六軸和八軸,根據所要跟拍的事物、所處的地理環境等進行選擇。
在電視行業中,無人機航拍技術中最主要的在于攝像機。與傳統的攝像機相比,無人機航拍系統中所配備的攝像機要求考慮到圖像質量外,還要求考慮承重匹配、云臺控制、視頻格式等因素。增穩云臺是保證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攝像機能夠保證穩定性,使所拍攝的影像視頻清晰有效。這對于增穩云臺的要求較高,同時也需要攝像機的性能較高。即無人機航拍系統中的攝像機具有較高的集成度、穩定性強,視頻處理單元精簡,壓縮率高易編碼,這主要是便于航拍素材后期的處理和使用。另外,無人機航拍的操縱人員同傳統的航拍技術人員不同的是,無人機航拍技術要求能夠有效地控制無人機和無人機系統上所具有的攝像機,因而要求工作人員具有無人機相關知識,能夠有效地操作無人機獲取最佳時段的事物信息,也要求工作人員能夠做好后期的影像視頻處理工作。
無人機航拍技術在電視作品中的應用優勢
一、無人機航拍技術傳遞完整信息。同傳統的攝影技術相比,無人機航拍技術為電視節目提供了更豐富的視角,如從俯視的角度將事件納入不同大小的環境背景,讓事件的報道能夠傳遞更多的信息,更具傳遞性。如在汶川地震時期,外界急需了解當地的受災情況,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搶險救災,但是由于當時無人機航拍技術尚不成熟,通過航拍的方式不能實現定時展開航拍,也無法及時掌握事件的動態變化情況,這對于救災情況、災區的跟蹤報道影響較大。而當前無人機航拍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無人機航拍技術在新聞播報中廣泛使用。如某地工程塌方事件,造成當地經濟損失和大量人員傷亡。通過無人機航拍技術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完整的現場情況,給予觀眾應有的知情權,同時也有利于相關責任的劃分和問責。
二、無人機航拍技術豐富電視作品情感內容。無人機航拍技術能夠全方位地對事物進行跟蹤,收集大量的影像資料豐富電視作品的內容和情感。當前我國電視節目主要以專題報道、綜藝節目取勝,如前一段時間的“跟著貝爺去冒險”中,節目主要的拍攝場景在野外,攝影跟蹤報道只能呈現出一個細節,如在小區域內的節目效果。通過無人機航拍技術則可以對節目所處的大的環境進行拍攝呈現,給予觀眾一個關于這個節目整體基調的認知,提高觀眾對于節目背景的認知,從而增加其對節目中參演人的情感投入和行為的認同感,增加節目的收視率。
無人機航拍技術能夠在技術上、情感上改善傳統的拍攝方式所帶給電視作品的一些局限性。如傳統拍攝方式視角單一,通過遠近鏡頭、特寫等方式來表現,而缺少對整個電視作品效果的控制。在情感渲染、宣傳教育等方面,無人機航拍技術可以利用空中的視角,全面展示事物的全部樣貌,保證原汁原味的影像資料,增加電視作品的真實性,更容易拉近電視作品同觀眾之間的距離,提高作品的質量。
無人機航拍技術在電視作品中的巧妙應用
無人機航拍技術在電視作品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但是不同類型的電視作品,無人機航拍技術的應用方式不同,并且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一、無人機航拍技術在新聞類節目中的巧妙應用。新聞報道類節目分為即時新聞報道和專題新聞報道。即時新聞是對當時當地所發生的重特大事件進行跟蹤報道,給予觀眾更多的知情權,讓其掌握到更全面具體的信息資料。在即時新聞報道中,最常見的是突發災害的報道,如重特大火災現場的報道,通過特色鏡頭來展現,通過理性的角度來再現火災現場,理性看待火災事件帶來的損害及所造成的傷害。因而利用無人機航拍技術更容易了解出災難所帶來的巨大損害,這種損害不僅僅是個人的,更是對社會和諧建設所帶來的阻礙。
專題新聞報道是對長時間、多地區的多種信息資源的集合統籌,通過剪輯、后期制作等方式實現的一種電視作品。在專題新聞報道中通常是站在宏觀的角度上看待各種問題,難免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尷尬,而無人機拍攝技術能夠通過航拍方式,將“廬山”的整體面目呈現在觀眾面前,從而保證觀眾能夠把握整體感受個體。在很多紀錄片的片頭,常常通過航拍的影像資料,如俯拍整個中國的資料來拉近一個故事。
因而,無人機航拍技術在新聞類作品中能夠起到豐富信息資料、提高說理的作用,巧妙地解決了身在其中不知其為何物的困境。
二、無人機航拍技術在綜藝類節目中的巧妙應用。近幾年來,真人秀節目如火如荼地在我國上演,典型的如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這檔真人秀節目主要選擇我國偏遠地區,讓父親和孩子單獨生活兩天一夜。這些地區具有環境艱苦、交通不便的特點,攝像相關器材難以全部進入,孩子位置變化大,難以實時跟拍,五組嘉賓所在位置不同,難以展開對比。而無人機航拍技術具有攜帶方便、拍攝范圍廣等優點,能夠較好地解決節目中難以跟蹤五組家庭,跟蹤孩子動態變化等拍攝難題。同時利用無人機航拍技術更是將偏遠地區的秀美山河拍攝下來,為觀眾呈現出一個個美好的影像資料,同時還帶動了當地旅游行業的發展。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綜上所述,無人機航拍技術對于電視作品拍攝制作具有重大的意義作用。在新聞報道中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能夠讓新聞畫面更全面,掌握到的信息更具體;在電視劇作品中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能夠通過“上帝”的視角來看待整部電視劇的發展,使觀眾的體驗更加豐富和立體;而在綜藝娛樂節目中,航拍技術所呈現出來的某一個場所的全景圖,能夠達到宣傳的目的,從而保證節目的收視率,推動該地區的旅游開發。因而,無人機航拍技術在電視作品中的應用空間非常大。
(作者單位:廣東廣播電視臺)
推薦閱讀:《數字技術與應用》(月刊)創刊于1983年,由天津市電子儀表信息研究所主辦。是一本介紹當今數字技術,傳播計算機及網絡科學知識的月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