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故宮博物院自2001年建立官方網站開始,逐步將數字資源部署在電腦端及移動端的媒介平臺中,形成跨媒介融合的平臺型數字服務傳播格局。在向用戶提供多元化服務場景的同時,面臨著數字資源分散、功能割裂、不易查找的問題。通過分析故宮博物院的媒介技術應用,基于一站式數字服務設計提出提升博物館數字資源利用率的方案,從而加強數字服務與觀眾之間的連接與循環,鞏固博物館公共服務職能。
關鍵詞 博物館;媒介技術;數字服務;文化傳播;一站式數字平臺
1 數字時代故宮博物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自2011年開始,中央出臺一系列文件,以此推動包括博物館在內的全國公共服務機構的改革。這一行動反映當代博物館發展趨勢應當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提高科學水平,拓展、加強以教育為目的傳播。這要求博物館不斷探索公眾喜聞樂見的數字內容和媒介技術,擴大傳播廣度與深度,從而在滿足觀眾文化需求、學者專業研究的同時,也對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貢獻力量。
為加強共享文化、服務公眾的博物館使命,實現將故宮文化融入大眾生活的數字故宮愿景。自20世紀90年代,故宮博物院數字化工作從文物信息化起步,開始了內視型演進,主要強調博物館的收藏、保管屬性,對用戶做到基礎展示,全方位構建虛擬文物的數字化基礎,進一步促進研究、文創、修復等工作。到2001年建設故宮官方網站,主要是以藏品為中心,向專業、小眾市場單向傳遞信息的外視型演進。此時故宮博物院的數字化工作開始強調教育功能和文化傳播,向公眾開放共享數字化資源,通過多元的博物館形態、互動參與體驗、文創產品貼近用戶。2013年開始搭建數字故宮社區,故宮博物院從單一媒介向跨媒介融合的平臺型演進發展,強調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廣泛滲透。在此期間故宮博物院將數字內容逐步分布到網站、App、H5頁面、小程序等媒介平臺中。
當故宮的數字化工作發展到目前階段,也即通過直接共享或者內容轉化,將以文物信息為主的線上數字內容部署到多個媒介平臺并制作成多個數字產品,使得其出現數字資源數目龐大、承載媒介繁多、內存大小不一、用途零碎等現象,從而在以下三個方面看到對公眾數字服務的不足:
1)媒介技術發展迅速,舊有媒介平臺的用戶使用成本變高。故宮博物院在數字新媒體發展的不同時期所進行的數字化工作不同,導致承載數字內容的媒介繁多,功能部署分散,在應對用戶更加注重便捷、輕量、易操作的數字服務上存在問題。
2)各平臺之間內容相對獨立,缺少延續性和主線。根據用戶需求,早前故宮博物院移動端應用主要以小切口、深解讀的形式對一件文物或一類主題開發內容,社交媒體利用其特性主要傳播碎片化信息。媒介平臺之間的信息關聯性不強,易導致用戶迷失。
3)移動端應用主要為重文化、重內容的體驗,用戶留存門檻較高。因移動端應用的媒介性質適合承載更為厚重的信息架構,所以制作數字產品時更注重信息的傳達,使得場景相對獨立,較難滿足現今用戶對文化的多元化需求。
在博物館的傳播實踐中,應用用戶驅動型的數字技術已經成為趨勢,這需要根據媒介平臺特點、館藏數字化資源和觀眾消費需求制定工作方案,以最大化的實現有效傳播,提升數字服務質量[ 1 ]。針對以上三個方面的不足,本文意在結合工作實踐,探索以面向公眾的數字服務為起點,對所積累的大量文物信息資源和數字內容進行提煉和整合,通過建設一站式資源檢索和利用平臺——“數字故宮”小程序,推進數字資源的開放和共享,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2 一站式數字服務平臺的媒介技術應用實踐
2.1 探索適用于一站式數字服務的輕量型媒介平臺
為提供便捷、輕量化、易操作的數字應用服務于公眾,故宮博物院主要聚焦于移動端主流媒介App及微信小程序建設一站式數字服務平臺。App實現的數據對接類型、邏輯結構復雜度、交互多樣性、用戶及數據管理的能力最好,能夠在頁面布局、設計、搜索、呈現形式等方面滿足高要求的用戶。同時,App的加載速度較之更快,保障用戶體驗流暢迅速。
但App的操作難度和開發成本較高。用戶使用App之前,需要先通過鏈接或者二維碼跳轉到瀏覽器,進入應用市場下載,并在安裝之后才可以正常使用。大部分用戶會認為這個操作復雜且更占內存,如果目標觀眾只希望一次性體驗或只對某一主題文化感興趣,并沒有長期使用的計劃,那么App會是服務“性價比”較低的選擇。
利用微信小程序提供數字服務,不需安裝即可使用的媒介特性可大大降低用戶使用成本。目前微信小程序媒介平臺已經開放多類內容的場景入口,成為構建線上線下場景連接生態圈的常見應用[ 2 ],并且開發成本較之更低。此技術的出現,使得小程序可以適應整合各端口的數字資源,加以聚合展示。微信客戶端的生態圈集通信、社交、閱讀和支付等多種功能模式,對應的是多種媒介使用場景,適宜提供多元化服務內容并符合用戶日常操作習慣。由于小程序輕量化與媒體移動化、連接性與媒體場景化、用戶群與媒體社交化三個核心發展特性[ 3 ],使其有利于資源平臺整合和深入內容轉化。
小程序雖嵌套在微信客戶端中,但微信用戶數量上億,基本可以覆蓋大部分手機用戶。截至2018年底,微信小程序用戶破6億,平均日活躍用戶2.3億,微信小程序用戶占比為72%,30%的用戶每天都使用小程序瀏覽資訊[ 2 ]。在此研究背景和數據支持下,作為中國網民用戶人數最多、最經常使用的“連接型”應用,故宮博物院嘗試借助微信客戶端小程序這個媒介平臺,集合部署數字故宮最為核心的數字資源,重新激發內容資源的活力,為擁擠的移動終端拓展新的整合資源空間,滿足觀眾垂直化的信息需求。同時,結合線下參觀場景提供客流分析、路線規劃、設施指引、約展購物等服務。以此構建數字化信息社區平臺,提供一站式的線上數字服務。
推薦閱讀:博物館管理雜志省級期刊征稿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