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主要介紹的是高中政治新課程的改革問題以及應對對策內容,政治是高中課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門,這門課傳授給學生的思想、觀點包括對事情的認知,是學生教育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本文針對新課改針對學生本身以及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有詳細的介紹,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中學課程輔導》雜志創刊于1984年,由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教授題寫刊名,在全國同類期刊雜志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中學課程輔導》雜志瞄準教學管理,教師發展,課程探索,教學探討,校長論壇,教學研究,教研論壇,教學案例,教學隨筆,評價探究,為實施課程輔導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是為一線教師和教科研人員構建的一個高品質平臺。歡迎廣大教育教學工作者踴躍投稿、薦稿
關鍵詞: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問題;對策
高中政治教學不僅承擔著向學生傳授學理性知識信息,還擔負著向學生傳遞政治性知識信息的任務。從目前的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的趨勢來看,突出新形勢、新趨勢、新方法的教學改革導向已達成共識。然而,受到應試教育教學生態的長期影響,許多同行則難以沉下心來研究教改在傳遞政治性知識信息的新方法,進而就使得教改的出發點與歸宿點都圍繞著知識性信息(應試)來展開。不難發現,這未能充分發揮高中政治學科的教育職能優勢。考察高中政治課程體例可知,其中不但存有市場經濟知識體系,還廣泛涉及中國特色下的民主政治體系,而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又將知識引入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知識范疇。可見,只有在順應新形勢和新趨勢的條件下,才能實現教學新方法的歷史擔當。
一、當前高中政治教學所面臨的挑戰
結合筆者的教學體會,當前主要面臨以下三個方面的挑戰:
(一)教學中的問題意識所面臨的挑戰
改革本身就是在問題意識下邏輯的展開,但當前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與現實相關聯的問題意識不夠,教師大都習慣于基于教材體例和教綱要求給予學理性闡釋。這種教學方法或許能夠遵循“教學紀律”,但卻未能將生動的社會政治經濟元素充實到教學中來。
(二)教學中的實證解釋所面臨的挑戰
部分教師已經注意到了教學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相聯系,但卻在對課堂問題的實證解釋上存在不足。如,在講授按勞分配與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問題時,怎樣從“勞動價值論”的原理中向學生理清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之間的關系,在此存在舉例不夠合理的情況。
(三)教學中的主體發揮所面臨的挑戰
顯而易見,這里的“主體”是指學生。不難知曉,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高中學生已經能夠通過手機來獲得外部的社會信息。如,“頭條”“百度新聞”。然而,當前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許多同行并未充分意識到這一點,進而在教學內容設計上便存在著“我向思維”上的不足。
二、應對挑戰下的新課程改革問題
對以上三個方面的挑戰進行分析,得出在新課程改革需要著力解決下面三個問題:
(一)著力解決教師與社會的聯系問題
這里所提到的“教師與社會”聯系問題,主要指向教師對當前社會政治經濟信息的跟蹤問題。如,目前正在開展的精準扶貧工作,對該工作的全局性信息把握,以及對當地工作動態的信息把握則成為教師應去做的事情。又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所以也需要對上述改革動態進行跟蹤把握。
(二)著力解決例證資源收集整合問題
在已有的高中新課程改革成果中,案例教學已成為全面推廣的成果之一。但若是面對課堂學生的突然提問,教師之前所準備的案例顯然無法完全支撐對問題的實證解釋。為此,這就要求著力解決例證資源的收集和整合問題。
(三)著力解決激發學生主體性的問題
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自然不能脫離他們現有的認知水平。而且,在與社會現實相結合的教學中,也需要注意課堂教學紀律。因此,著力解決激發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應從正能量的釋放和問題元素的提煉等多方面入手。
三、對策
根據以上所述,對策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展開構建:
(一)重視對政治性知識體系的建構
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問題不僅涉及教學手段范疇,還涉及教學理念和教學的價值取向問題。當前,教師應將主要精力放置在對政治性知識體系的建構上來。一方面,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積極傳遞國家的頂層設計信息;另一方面,還應聯系當地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現狀,結合新形勢、新趨勢在課堂上形成互動話題。這樣一來,就能使高中政治教學體系更為豐滿。
(二)以校本教參編寫促進教師成長
在新課程改革中存在著“立”的需要,那就是建設校本要求下的高中政治教參。前面提到了例證收集和整合,這些都可以反映在教參中來輔助教師的教學。筆者建議:(1)在教研組范圍內,讓教師把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羅列出來,然后以一問一答的方式編寫出教參內容。(2)在教參中要集思廣益,從而對例證的選擇進行合理性論證。
(三)多途徑培育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的在于建構起學生的學理性知識體系和政治性知識體系,而這就需要通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來實現。這里的多途徑包括:(1)引入課外調研活動,使學生關注當地的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狀況;(2)建立在線交流互動平臺(QQ群、微信群),讓學生能及時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在平臺上進行共享,進而通過在線交流來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本文認為,高中政治教學不僅承擔著向學生傳授學理性知識信息,還擔負著向學生傳遞政治性知識信息的任務。只有在順應新形勢和新趨勢的條件下,才能實現教學新方法的歷史擔當。面對當前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問題,對策可圍繞著:重視對政治性知識體系的建構、以校本教參編寫促進教師成長、多途徑培育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等三個方面來構建。
參考文獻:
[1]張小芬.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6(12).
[2]文裔,周興華.新課程改革中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中學),201(9):9.
作者:沈華東 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王集中學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