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論文發表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摘 要:近年來,全身麻醉手術已被廣泛用于各種腹部手術,全麻腹部手術后的護理對于減輕患者痛苦、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對全麻腹部手術的及其護理重要性進行概述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全麻腹部手術康復的幾個因素,并重點詳述如何進行全麻腹部手術后的護理及其注意事項。
關鍵詞:全麻General anesthesia; 腹部手術Abdominal operation ;護理;影響因素;護理對策
1 全麻腹部手術及其護理概述
近年來,全身麻醉隨著理論和技術的日益完善,已被廣泛用于各種腹部手術,對術后的康復質量問題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全麻是較諸其它麻醉影響病人的生理狀態最為顯著者,全身麻醉對病人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亂,使全麻術后病人在意識恢復階段,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嗆咳、躁動、寒戰、痛苦掙扎等,全麻未清醒前,病人處于意識喪失階段,為防止各種合并癥或意外的發生,必須有專人守護,直至清醒為止。由此,術后護理至關重要,如何促進患者的康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縮短住院時間,是全體外科護士共同的護理目標,我們必須主動地采取一系例對應措施,提高全麻手術患者的康復質量。
2 影響全麻腹部手術康復的因素探討
影響全麻腹部手術術后康復的因素有許多,近幾年來,此方面有大量報道。在此筆者對幾個影響患者康復的不可忽略的因素綜述如下:
(1)術前禁食:術前禁食是為了避免麻醉期間胃內容物反流及誤吸而導致吸入性肺炎或窒息,對于全麻腹部手術尤其重要。
(2)術后低體溫:術后低體溫通常醫護人員只注意患者體溫是否升高,而對術后體溫在350C以下常未予重視。
(3) 術后高血壓:機體對手術創傷和疼痛等刺激的應激發應,可引起術后高血壓。腹部術后高血壓發生率雖然沒有心臟手術高,但高血壓對已有心腦損傷的病人可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如左心衰、心肌梗塞、高血壓腦病或腦出血,并且還可能引起血管吻合口及創面出血。
(4)術后體位:全麻術后傳統上用去枕平臥6小時后改為半臥位,其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患者未清醒時嘔吐引起吸入性肺炎。
(5)術后疼痛: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常感到傷口疼痛,24小時內疼痛明顯,2-3天內逐漸減輕。傷口持續疼痛除影響患者休息和睡眠外,還影響許多方面,如:
1)影響腹部手術術后呼吸功能恢復(尤以上腹部手術最為顯著)。
2)可能增加切口感染率。
因此,術后應積極有效的鎮痛。對于全麻腹部術后,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鎮痛辦法是使用鎮痛泵。
3 全麻腹部手術后的護理對策
(1)重視呼吸功能鍛煉
人們認為術后肺部并發癥與術后肺部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有關[7],全麻上腹部手術由于手術部位鄰近胸腔,創傷刺激、神經反射和炎癥反應對膈肌、胸腔、肺部所產生的影響比較大,會引起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主要有以下幾個影響因素。
1)膈肌和胸廓的影響。
2)切口疼痛。
3)神經反射刺激
(2)加強生命體征監測
術后6h內,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自主呼吸的恢復情況,包括呼吸頻率、節律、幅度、肺部羅音。一般全麻上腹部大手術后,48h內持續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監測,定時測定動脈血氣,并觀察中心靜脈壓的變化,避免加重心肺負荷。
(3)及時給予氧療
由于麻醉和手術刺激反應,使患者通氣功能下降,患者不同程度存在缺氧,因此全麻腹部手術后的病人,必須常規給予吸氧24h,流量2-4Lmin-1,視具體情況而定。老年性肺功能不全者行上腹部手術,術后氧療時間應適當延長,停止時采取間斷過渡法直至完全停止。
(4)采取早期半臥位是腹部手術后最佳的醫療體位
早期半臥位能全面提高全麻腹部手術后的康復質量,有以下幾個優點:
(1)早期半臥位能促進呼吸循環功能的復蘇。
(2)早期半臥位有利于引流,以降低機體的炎癥反應。
(3)早期半臥位有利于提高術后的舒適度。
(4)減少疼痛刺激反應:在大手術或高危患者中,術后疼痛可能導致功能殘氣量的明顯減少(僅為術前的25%-50%),刺激呼吸次數代償性增加,而長時間的呼吸功能增加可能導致呼吸功能衰竭。可見,術后疼痛可延緩術后病人的呼吸功能的恢復,因此術后有效鎮痛非常重要。。
(5)保持呼吸道通暢:全麻術后,呼吸道分泌物較多,在患者未完全清醒時,要防止窒息,對大手術患者,床邊準備吸引器,及時吸出分泌物和嘔吐物。清醒后,因患者無力咳嗽咳痰,必須采用輔助的方式:如痰多不易咳出可輔以霧化吸入,易于咳出。
(6)有效地控制感染:術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通暢,特別是上腹部手術,要防止膈下積液和膈下感染,以免影響呼吸運動和引起肺部感染。上腹部手術患者偶爾會發生頑固性膈肌痙攣,要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可采用針灸、鎮靜劑等,否則對呼吸功能影響是很大的。同時,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促進腹部和肺部炎癥消退。
(7)術后早期活動:早期積極活動可刺激肺通氣/血流灌注增加,促進分泌物清除及氧合作用張淋西,術后肺不張和肺炎的發病機理與護理,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6,15:58,術后24h在病情答應的情況下,協助床上活動或下床活動,大手術患者,如活動耐力較好,讓其自行床上活動。方法:將一根堅固的帶子系在患者床尾的欄桿上,讓其用于拉緊帶子坐起、躺下,如此反復鍛煉。
全麻上腹部手術易對病人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亂,對此類患者進行臨床預防性護理,可以預防或減少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尤其是對高齡、吸煙及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人群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信在相信在廣大醫護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護患配合,不斷提高圍手術期的護理質量,一定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疼痛和并發癥,使腹部手術患者順利度過術后康復期。
參考文獻
[1]謝榮主編. 麻醉學. 第3版. 科學出版社, 1994.170
[2] 姚尚龍,王明玲. 預防誤吸與麻醉前禁食新概念. 中華麻醉學雜志,2000,20(4):255
[3]張淋西.術后肺不張和肺炎的發病機理與護理.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6,15:58
小編推薦優秀醫學期刊 《醫學臨床研究》
《醫學臨床研究》(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湖南省衛生廳主管,中華醫學會湖南分會主辦的現代醫學綜合性期刊。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內容高、中、初三檔俱備,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題材新穎,欄目豐富,信息量大。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