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是人們生活中偶爾會患的一種疾病,中樞性發熱是指因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異常所產生的發熱。本文是一篇中國醫師進修雜志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中樞性高熱病人的護理體會。
摘要:目的:觀察腦溫監護下中樞性高熱病人的護理體會。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40例中樞性高熱病人作為觀察對象,所有病人均采用腦溫監護,采用信封隨機方式將其分成兩組,觀察兩組中樞性高熱病人高熱緩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結果: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40.00%)明顯高于實驗組(10.00%),且兩組之間對比的高熱緩解時間及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統計學有意義。結論:針對腦溫監護下中樞性高熱病人采用針對性護理的護理效果顯著,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腦溫監護,中樞性高熱,護理
中樞性高熱主要是由于丘腦下部體溫調節中樞受損,使得患者體溫調節功能出現損傷引起的,其主要特點為患者體溫突然升高至40度以上,中樞性高熱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導致血管擴張、腦部代謝及自由基釋放增加、加重腦水腫現象及腦細胞損害等并發癥出現[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為了分析對中樞性高熱病人實施護理措施的影響,針對收治的中樞性高熱病人進行了護理,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中樞性高熱病人作為觀察對象,所有病人均采用腦溫監護,采用信封隨機方式將其分成兩組。對收治的兩組中樞性高熱病人的一般資料進行檢驗后發現,統計學無意義,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收治的兩組中樞性高熱病人均采用腦溫監護,將腦溫探頭放置于患者腦組織內,通過主機與傳感器的連接進行腦溫監護,置管部位可采用消毒布進行覆蓋,消毒布需每日定時進行更換,腦溫監護時間需持續一周左右。對照組20例病人采用一般護理,主要包括藥物護理、監測生命體征指標及病房護理等;實驗組20例病人采用針對性護理,針對性護理措施主要包括:體溫護理、呼吸道護理、營養支持、預防并發癥護理等,針對性護理幫助患者改善體溫狀況、增強抵抗力及免疫力,預防并發癥出現,促進患者快速恢復健康。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中樞性高熱病人高熱緩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滿意度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患者家屬的滿意程度越高。
2結果
兩組中樞性高熱病人高熱緩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統計學有意義;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3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治療中樞性高熱疾病的方式也日新月異,在臨床中,僅僅采用治療方式是遠遠不夠的,應密切關注患者的腦溫,對患者實施降溫處理、預防并發癥等護理,能有效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2]。本次觀察數據得出,采用針對性護理的實驗組中樞性高熱病人護理后高熱緩解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患者家屬滿意度評分等指標均明顯優于采用一般護理的對照組中樞性高熱病人。結果可知,針對行腦溫監護的中樞性高熱病人實施針對性護理的護理效果顯著,安全可靠,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預后,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宏玲,牛輝,許炳麗等.32例腦出血伴中樞性高熱病人的護理及降溫效果分析[J].新疆醫學,2006,36(2):151-153.
[2]劉靜.顱腦損傷病人的護理[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23(12):365-365.
[3]賈菲菲.腦出血伴中樞性高熱病人的降溫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3):1347-1348.
[4]芮祖琴.ICU中樞性高熱病人物理降溫護理現狀及進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1):361-362.
[5]張春芳.48例中樞性高熱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08,6(28):2581-2582.
相關期刊簡介:《中國醫師進修》(旬刊)創刊于1978年,為衛生部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中國醫學系列雜志之一,系、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堅持以繼續醫學教育、崗位進修為辦刊宗旨,突出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普及與提高結合。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