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護士職稱論文發表了護理本科生實習水平調查,護士臨床實習是由學生向護士角色的轉變,論文探討分析了如何才能提升護生的實習效果,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以下是論文對本校實習護生進行壓力水平調查。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本科生(下稱護生)實習壓力水平,為有針對性提出應對措施,緩解護生壓力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一般資料問卷、護生實習壓力源量表對本院實習的100名護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護生實習壓力總分(55.38±13.45)分,每項目平均1.51分,實習壓力6個維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學習與工作沖突、人際關系、工作負荷、工作支持、實習準備、工作性質。不同性別的護生在實習壓力6個維度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就讀歸因的護生在人際關系和學習與工作沖突2個維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角色感覺的護生實習壓力6個維度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教育工作者應關注護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其壓力水平,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降低護生的實習壓力。
【關鍵詞】護士職稱論文,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壓力
臨床實習是護生由學生角色向護士角色轉換的過渡時期,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時期[1-4]。據報道,護理本科生由于臨床實習環境的復雜化、臨床護理工作的高負荷、激烈的就業競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不能很好應對,不僅會直接影響實習質量,甚至動搖他們從事護理工作的決心[5-7]。為了有針對性的指導本科實習護生在面臨壓力時能正確處理從而提高實習效果,本研究對本校實習護生進行壓力水平調查,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遵義醫學院2011級實習護生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在本院實習,其中男27例,女73例;年齡20~23歲,平均(21.24±0.56)歲。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
1.2方法
由筆者向護生說明調查目的及表格填寫方法,取得護生同意與支持,要求20min內獨立完成,并不記名收回問卷。問卷和表格包括:(1)自編一般資料問卷:包括性別、生源、護理角色感覺、就讀歸因等;(2)護生實習壓力測量工具量表采用肖美蓮編制的護生實習壓力量表,該問卷共37個條目,分為工作性質、實習準備、工作負荷、工作支持、人際關系、學習與工作的沖突6個維度,各維度采用Likert4級評分法,從“沒有壓力”到“重度壓力”分別予以賦值0~3分,實習壓力分為3個水平,每個維度平均分在1.00以下為低水平壓力,1.01~2.00表示中等水平壓力,2.01~3.00表示高水平壓力,得分越高表明壓力越大。該量表內容效度指數為0.925,Cronhach’sα系數為0.937[8]。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根據數據資料類型分別運用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統計方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生實習壓力的描述性分析
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本次調查實習壓力總分(55.38±13.45)分,每項目平均1.51分。各維度得分從高到低依次是學習與工作沖突(8.65±3.500)分,平均1.73分;人際關系(9.47±2.672)分,平均1.58分;工作負荷(9.19±2.718)分,平均1.53分;工作支持(10.49±2.414)分,平均1.50分;實習準備(8.44±2.702)分,平均1.41分;工作性質(9.14±2.437)分,平均1.31分。
2.2不同特征護生壓力各維度得分情況
不同性別的護生在工作性質、工作負荷、實習準備、人際關系、工作支持、學習與工作沖突6個維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就讀歸因的護生在人際關系、學習與工作沖突2個維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角色感覺的護生在工作性質、工作負荷、實習準備、人際關系、工作支持、學習與工作沖突6個維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護生在臨床實習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方面的壓力,能否有效正確指導護生應對實習中的各種壓力,對其身心健康發展和專業思想的穩定有著重要影響。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本科生實習壓力總分平均分為(55.38±13.45)分,每項目平均分為1.51分,表明護理本科實習生實習壓力水平處于中等水平,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9-10]。表1結果顯示男護生在實習壓力各維度得分高于女護生,說明可能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人認為護理工作屬于“三低”服務性工作,地位低、待遇低、技術含量低,應該屬于女生的工作,男護生操作時更容易遭遇患者及家屬的不信任,加之部分男護生自尊心極強,由于目前輿論影響和醫療工作本身的不確定性,自身又缺乏對本專業的認識和了解,從而對護士角色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尤其面對患者的猜疑很容易導致他們自暴自棄,放棄護理專業或轉行[11-13]。因此,學校應加強對男護生思想動態教育,了解其壓力水平,注重維護其自尊并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安慰,鼓勵男護生主動與患者溝通,適當多給予男護生表現和實踐的機會,在工作上有進步時應及時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贊揚,幫助其克服心理障礙,從而不斷提升其學習興趣,增加自信;同時學校和醫院應加大對臨床優秀男護士的宣傳力度,不定期召開男護生座談會,解決他們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困難,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幫助其以正確、輕松的心態進入臨床護理角色,緩解其實習壓力水平[14-15]。不同就讀歸因的護生人際關系、學習與工作沖突2個維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調查對象在選擇專業之初,部分學生是因為家人、親友、老師意見或者是由于學校專業調劑等原因,并非由于個人興趣而選擇護理專業,僅有少部分是個人志愿,尤其在臨床實習期更是認識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導致其工作積極性不斷下降,這些因素也會影響到其以后的壓力水平。因此護生在校期間和臨床實習階段,教師應從擇業觀、專業價值觀方面對護生進行思想教育,還應掌握護生的心理變化及需求,在注重護生實習目標完成與否的同時,幫助護生提高解決問題和應對壓力的能力;當護生面臨專業困惑和迷茫時應及時給予關心和指導,幫助護生端正思想態度,增強其專業興趣,從而提高專業認同感,減輕其壓力[16-19]。不同角色感覺的護生在實習壓力6個維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良好的社會角色認知可降低護生實習過程中所遭遇考試壓力大、工作安排與考試的沖突、每天所從事的工作量大、任務重、病人的突然死亡等各種壓力。因此,護理教育者應多方面、多渠道加強實習護生角色的培養,如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引入情境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等提高護生角色認知水平,從而降低其壓力水平,同時帶教教師也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豐富心理學、教育學等基本理論知識;其次,教師應指導護生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培養,幫助其正確認識實習的重要性,使其能夠認真對待實習工作,主動與帶教教師溝通,及時正確調節在實習中所產生的不良情緒,引導護生圓滿完成實習任務,并順利走上護理工作崗位[20]。
作者:宋凌霞 張詠梅 曾芬蓮 陳凌云
推薦閱讀:《護理與康復》(月刊)創刊于2002年,是浙江省衛生廳主管、浙江省護理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護理技術類期刊,以“傳遞護理學信息,提高理論與技術水平,促進護理學科發展”為宗旨。在廣大作者的呵護,讀者的支持下,堅持質量第一,面向臨床護士,不斷創新,持續穩步發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