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籌資中,由于不同的籌資方式獲取的資金成本的列支方法在稅法中所作的規定有所不同,是在稅前列支還是稅后列支,直接影響企業的負擔,所以企業必須加以認真籌劃,選擇有利的融資結構。
關鍵詞:納稅籌劃,財務管理,影響
一、理論概述
(一)納稅籌劃的概念
目前,對“納稅籌劃”概念的定義,學術界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權威的表述。筆者所論述的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稅收法律的許可范圍內,當存在多種納稅方案可供選擇時,以稅收政策為向導,通過對籌資、投資、經營、理財等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以達到稅后財務利益最大化的經濟行為。其要點在于“三性”:合法性、籌劃性和目的性。合法性表示納稅籌劃只能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籌劃性表示事先規劃、設計、安排;目的性表示納稅人要取得“節稅”的稅收利益。納稅籌劃是企業一種長期行為和事前籌劃活動,需要有長遠眼光,要著眼于稅法的選擇,更要著眼于總體的管理決策,有時還要與企業發展戰略結合起來。
(二)企業納稅籌劃的原則
1.合法原則
納稅籌劃是一項法律性、規范性很強的業務項目,它是在不違反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選擇最優的納稅方案,實現納稅人財富最大化。違背稅收法律法規的籌劃活動必然會受到相應的懲罰,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效益原則
因為納稅籌劃是理財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其目的應與納稅人的財務管理目標一致,即追求企業財富最大化。效益性集中體現為合理地減少稅金支出、推遲納稅時間和實行稅負轉嫁,為此要充分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合理選擇企業性質、從屬機構、投資方向、注冊地點、納稅主體和納稅身份。
3.整體原則
在納稅籌劃活動當中,籌劃人員必須確立整體觀念,考慮整體原則是納稅籌劃效益性的關鍵。整體觀念主要是指企業涉及的所有稅種,在分別對各稅種進行籌劃時,要充分考慮籌劃方案中主體稅種對其他稅種的影響。獨立審視某一稅種籌劃方案是最佳的,但從企業整體稅負來看卻不一定可取。個別稅種稅負的降低,可能會導致其他稅種稅負的升高,從而引起整體稅收成本的增加。
(三)納稅籌劃的主要特點
1.納稅籌劃具有合法合理性
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環節時,定要嚴格的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進行,通過對國家制定的稅法進行認真的分析比較后。選擇的種納稅優化的方法只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納稅籌劃,才能夠使企業的發展變得合法。納稅籌劃是對企業進行納稅的一種有效減少稅收的手段,但是納稅籌劃只有在法律規定的前提之下才具有法律效應,這是納稅籌劃非常重要的特點。
2.納稅籌劃具有具體的籌劃性
對企業來說,納稅籌劃是該企業進行經營管理中逐漸完成的。在企業的經濟活動中,進行依法納稅是企業應該旅行的義務,而納稅籌劃在企業進行經濟活動之前就要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我國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合理科學的制定方案,且制定的方案要與企業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相符合。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納稅籌劃充分的發揮其重要的作用。
3.納稅籌劃具有日的性
在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當中,進行納稅籌劃的選擇和安排都要根據企業的財務管理的日標來進行,在嚴格遵守法律的條件下實現最大限度的節稅。納稅籌劃本身屬于種理財,也是種策劃,所以進行相應的策劃就是要實現定的目的。因此,說納稅籌劃具有目的性在納稅籌劃的過程當中,所有的方案選擇和安排都要根據節約納稅的成本來進行,從而使企業利益最大化。
二、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納稅籌劃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納稅籌劃應該屬于財務管理范疇,目標是由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決定的。也就是說,在籌劃納稅方案時,不能單一的追求納稅負擔和成本的減少,因為稅負的減少不一定會增加股東財富;同時,有可能忽略因該方案所導致的其他費用的增加或收入的減少;必須綜合考慮采取該稅收籌劃方案是否能給企業帶來絕對的收益和對社會所帶來的利益。因此,決策者在選擇籌劃方案的時候,必須符合財務管理的目標。
(二)納稅籌劃對財務管理內容的影響
在籌資中,由于不同的籌資方式獲取的資金成本的列支方法在稅法中所作的規定有所不同,是在稅前列支還是稅后列支,直接影響企業的負擔,所以企業必須加以認真籌劃,選擇有利的融資結構。企業所籌集的資金主要有權益資金和債務資金兩大類。企業支付的股息從稅后支付,而發生的利息支出在稅前扣除,可以減少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基數,具有減稅的作用,使得債務的資金成本低于權益資金的成本。投資者在進行新的投資時,基于節稅的投資凈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可以從投資地點、投資行業、投資方式等幾個方面進行優化選擇。
(三)納稅籌劃對財務管理環境的影響
企業的理財過程是一個開放系統,與各個方面發生多重關系。該系統以外的各種因素都對財務活動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一方面為財務管理活動順利地進行提供便利和機遇,如提供有效的籌資對象和有利的投資項目;另一方面,對財務管理活動提出制約和挑戰,如規定成本開支范圍、增加稅負等。理財環境是公司財務管理賴以生存的土壤,是公司開展財務活動的舞臺。只有弄清公司財務管理所處環境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才能把握開展財務活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為公司財務決策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據,提出相應的戰略措施,提高財務工作者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應變能力和應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實現財務目標。影響企業財務管理地環境因素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內容,企業的納稅籌劃作為財務管理的組成部分同樣受到這些環境的影響,而納稅籌劃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繼而影響企業的價值。
三、企業稅收籌劃需要注意問題
(一)熟悉和企業有關稅收法律并靈活運用
熟悉經營環境尤其是企業稅收方面的稅收政策,要熟悉當地稅務機關的治稅思想、工作方法和扶持企業發展的方針與措施,掌握稅收法律法規,熟悉和了解各種稅金的計算和征收管理法規,能巧妙利用征收環節中的固有缺陷和漏洞進行納稅籌劃,并積極和社會各界保持良好關系,處理好企業與客戶、供應商、稅務機關、銀行、投資方等方面的關系,達到利國家、利稅務機關、利自身發展的多重效果。
(二)密切關注稅收法律最新政策和政府立法動向
國家對消費稅的政策是很多消費品的稅率在逐漸提高,以提高稅率來抑制部分消費品的消費,節省能源和對身體健康有害的消費品的消費。又如運費一直規定是按照發票的\上的金額的7%進行抵扣增值稅,根據最新政策,運費不得再進行抵扣,收取的運費按照增值稅計稅辦法交納稅金。
(三)考慮新時代經營方式及新型電子納稅方式
網絡時代的到來和互聯網的普及,網絡銷售作為新的企業經營方式正在飛速發展。網絡銷售的快捷和電子化使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新的挑戰,財務管理:電子化、電算化、無紙化的特點,大型企業正通過財務管理軟件如ERP系統來整體地控制和管理企業的經營活動。目前,不少省份納稅申報方式主要是網上納稅申報。因此,稅金的管理主要是電子形式,通過網上系統在線開具電子發票,在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網站上在線電子納稅申報,方便、迅速、省時的納稅方式;同時,作為國家的管理方也能通過稅控系統統一及時的管理發票和納稅人的納稅情況,便于對納稅人進行持續化的納稅考核和監督。因此,新的經營管理方式要求企業管理人員掌握現代化的財務管理軟件操作方法,更高效地管理企業的經營活動、財務狀況、管理業績。新型網上納稅方式要求財務和稅務人員熟練掌握電子納稅技術和申報流程,并根據電子納稅的特點籌劃企業的稅金,使企業的財務管理緊跟時代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劉同仿.稅收籌劃在中國前景廣闊[J].經濟問題,2011(4):92-93.
[2]常榕生.淺談企業與財務管理中的納稅籌劃[J].稅務會計,2010(5):79-89.
[3]宋獻中.關于企業納稅成本問題的探討[J].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3):28-3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