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和消防保衛工作的不斷加強,特別是近年來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火災自動報警設施在安全防火工作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它的推廣應用也得到了很大發展。在施工中由于質量掌控不嚴、交叉作業等出現諸多的質量通病,對此提出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云南消防》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快速發展和消防保衛工作的不斷加強,特別是近年來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火災自動報警設施在安全防火工作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它的推廣應用也得到了很大發展。在施工中由于質量把控不嚴、交叉作業等出現諸多的質量通病,大大影響了火災自動報警設施的正常可靠運行,也影響其效能的發揮,對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產生嚴重隱患。筆者就多年從事的消防施工工程經驗,對所接觸到的幾個常見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拙見,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討。
1、 常見質量通病
1.1管線敷設的質量問題
(1)管線材質的質量問題。產品質量與工程質量密切相關,直接影響工程使用安全。有的工程選用再生管、易燃管,使用厚度不符合標準的鋼管,使用不合格的導線,留下質量隱患。
(2)配管配線未能規范化的進行施工。辟如有些施工人員對施工工序、工藝不以為然,穿線前未將管槽內的積水雜物清除干凈,出現堵管現象,造成返工;鋼管下料時鋸口未銼平,內口不圓滑,未設置橡膠護口,以致穿線損傷導線;導線接頭未用防水膠布絕緣而用黑膠布絕緣導致導線絕緣性能下降,影響系統使用。
1.2火災自動報警設備質量、施工問題
(1)由于電子產業激烈競爭,市面上各種火災報警設備的質量差距甚大,價格也有所區別,而在實際工程中一些施工企業為了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在選用品牌時哪個廠家的便宜就用哪個廠家的,導致消防報警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誤報率高,不穩定,更有甚者造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癱瘓的嚴重后果。
(2)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員在思想認識不足、技術上粗制亂造、設備上偷工減料等,有的工程為節約成本,人為的減少模塊導致系統功能不能正常發揮,直接影響了消防工程的施工質量。
1.3與其他工種的配合問題。在施工過程中留洞、留槽、埋管等工作未能及時與土建配合造成后期重新打洞打孔等重復作業,二次裝修沖擊鉆安裝支吊架時經常將預埋的焊接鋼管和敷設的導線擊穿破壞導線絕緣層而對地。
2、預防控制對策
2.1嚴控材料設備質量。工程中使用的所有材料與設備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各類材料、設備進場時嚴格按物資進場驗收程序進行驗收,應檢驗其材質證明書、產品技術資料、產品及設備使用說明書、產品質量合格證,并由工地材料員對每一批材料、設備的型號、規格、數量、合格證、材質證明書、技術性能要求進行核對、檢驗,建立質量責任制,明確規定材料設備采購的質量責任,堅持達不到技術指標、不合格的產品不得進場,不得使用的原則。特別是報警設備,應為公安部消防產品信息網公布產品,在采購前應對生產廠家進行資質調研,對其產品質量、檢測能力、使用性能等進行審核,采取優勝劣汰的選購模式。
2.2加強施工質量控制。
工程開工前,應組織項目部技術人員和施工班組學習有關的規范、技術標準,熟識圖紙,進行了圖紙自審和會審,加強技術交底,讓參與施工的全體人員有共同的認識,特殊工種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建立健全質量管理臺帳及施工班組間工序的自檢與互檢臺帳,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進入下道工序,確保工程質量。
(1)管線施工質量控制。進行現場實地勘察。將現場實際性與施工圖紙進行比較細化,拿出詳細的可行性方案和施工方案,明確管線的敷設方向,包括管線的型號、數量及預留等情況。①配管穿過現澆砼結構(墻體、模板或設備基礎)時,應預埋比管子外徑略大一至二級的套管,套管兩端應伸出模板各50mm,應將管口封堵以防砂漿進入管內。如直埋短管,其突出兩端必須先套好絲扣,并安上管箍保護絲扣,以便接管。敷設時應盡可能減少彎曲次數。配管段須可靠接地,焊接地線時鋼管不得有穿孔現象,焊接面積不得小于接地線截面積6倍,焊接處應刷防銹漆。管道切割時,管口內壁應銼光滑,無毛刺。②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線路應用銅芯絕緣導線或銅芯電纜,其電壓等級不應低于250V。配線應固定整齊,避免交叉,包扎嚴密;絕緣良好,不傷線芯。不同等級電壓線路,應分開,豎直配線應做防墜措施。線路穿過梁板、墻等處,線槽不應抹死在建筑物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導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其對地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20兆歐。
(2)消防報警設備的施工質量控制。
①消防設備的安裝應符合國家標準GB166-88《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及經過消防設計審核意見書及消防監督部門會審后的施工圖的要求。安裝前熟悉各個設備(探測器、模塊、手報)的接線方式和安裝方法,注意與周圍物如墻壁、梁、風口等的間距應符合規定:a、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b、探測器周圍0.5m內,不應有遮擋物;c、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d、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宜居中布置.感溫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感煙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距離墻的距離,不應大于探測器安裝間距的一半;e、探測器的確認燈,應面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敏感性設備如探測器應在即將調試時才安裝.安裝前應妥善保管,并應采取防塵,防潮,防腐蝕措施,避免因灰塵、潮濕使探測器誤報或損壞。
②消防控制設備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盤前操作距離,單列布置時不應小于1.5米,雙列布置時不應小于2米。
b.在值班人員經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盤至墻的距離不應小于3米。
c.盤后維修距離不應小于1米。
d.控制盤的排列長度大于4米時,控制盤兩端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米的通道。
e.火災報警控制器(以下簡稱控制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不應小于1.5米,落地安裝時,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米。[!--empirenews.page--]
有不少工程的消防控制設備外接線雜亂無章,端子上的線并接太多,又無對端子編號,很不規范,應做到所有接入報警控制器的導線端部均應標明編號,且字跡清晰不易褪色。
③消防報警系統的調試必須由有資格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所有參加調試人員應職責明確,并應按調試程序工作。
a.調試前應按設計要求查驗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及備品備件等。
b.按驗收規范的要求檢查系統的施工質量,對屬于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應會同有關單位協商解決,并有文字記錄。
c.按驗收規范的要求檢查系統線路,對于錯線,開路,虛焊和短路等應進行處理。
d.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應先分別對探測器,區域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等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正常后方可以進行系統調試。
e.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通電后,應按現行國家標準GB16806-1997《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的有關要求對報警控制器進行火災報警自檢功能、消音,復位功能、故障報警功能、火災優先功能、報警記憶功能、電源自動轉換和備用電源的自動充電功能、備用電源的欠壓和過壓報警功能的檢查,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其容量應分別符合現行有關國家標準的要求,在備用電源連續沖放電三次后,主電源和備用電源應能自動轉換。
f.分別用主電源和備用電源供電,檢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項控制功能和聯動功能。
2.3作好協調配合工作。科學地控制和管理進入項目工地的人、財、物,做好人力、物力和機械設備等資源的優化配置,溝通、協調和處理與土建、裝修等其他工種出現的交叉作業,建設單位、監理工程師之間的關系,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生產。在現澆砼內配管,應密切配合土建,管子應預埋在底筋上部。所有預埋管、卡具和箱盒等應牢牢固定,防止澆砼中時因搗動受震移位。箱、盒口必須緊貼模板,并用粗紙等墊物浸水后塞好,以防砂漿進入。
在公共建筑的公用通道上敷設的管線,為避免二次裝修損壞,預埋鋼管時在混凝土模板內側用紅色油漆標注好管路位置走向,或加厚鋼管厚度等措施都能有效預防已敷好的管線被二次裝修破壞。
總之,只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施工,嚴把質量關,切實加強消防報警工程施工管理,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消防工程施工項目,保障消防系統的正常運行,有效提高防控火災的能力,真正做到“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實現安全和諧社會目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