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中心主義訴訟模式是實現司法公平公正的關鍵。在這一模式下,當事人訴訟權利與實體利益的實現,需要借助于專業律師的幫助。因此有必要在民事訴訟中構建強制律師代理制度,在特定案件中,強制要求律師參與到訴訟的各個階段和過程,為更好地實現當事人合法權益、提高庭審效果提供幫助。
《民間法》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推進,當事人中心主義訴訟模式在我國愈發受到關注。在這一訴訟模式下,當事人是訴訟活動的中心,法官保持中立,審判活動的展開才能更公平公正。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法律知識的欠缺與辯論技巧的不足,影響了其訴訟權利行使,這需要通過律師的介入與幫助,來更好地維護當事人權益,實現節約司法資源、提升庭審效果的目標。
一、我國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的必要性
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其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國公民在民事訴訟中聘請律師的主動性不強。通過強制其聘請代理律師,使律師得以參與到民事訴訟中,代表當事人來行使其權利,利用其專業知識來維護當事人權益。對當事人來說,律師的幫助能避免其處于劣勢地位,能更好地在庭審中表達權利,也能更好地維權。
(二)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的可行性
從社會公眾層面來看,伴隨著我國依法治國的推進,社會公眾法律意識逐步增強,我國普通群眾也開始適應通過訴訟方式來維權的模式。社會公眾對代理律師的認可程度也隨之提升,這就為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礎。
從律師層面來看,隨著我國法學高等教育的推進,法學人才增多,從事律師行業的專業人才數量也在不斷攀升。越來越多專業的高素質的法律人才加入到了律師隊伍,提升了行業整體的素質水平。
從國外其他國家的做法來看,日本、德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在民事強制代理律師制度方面走在前列,也為我國構建這一制度提供了借鑒和學習的模板,使得我國建立這一制度具備了可行性。
二、我國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的具體建構
(一)選擇列舉式立法方式
完善的立法,是指導司法實踐展開的基礎。要建立我國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首先應該從立法層面予以完善,明確確立我國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明確其適用的范圍及具體操作的程序,從而為司法實踐的展開提供法律依據。在立法方式上,不宜選擇相對模糊的排除式立法,而應選擇更適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的、更具體明確的列舉式的立法方式。以列舉的方式,規定適用于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的案例類型,使法律可操作性更強,更好地維護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能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完善這一制度,避免因過于激進而影響了這一制度作用的發揮。
(二)明確適用范圍
從節約訴訟資源、提高庭審效率以及維護當事人權益的角度看,并非所有民事案件都應該適用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一些典型的案情簡單,可以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是小額訴訟的案件,顯然是沒有必要強制性要求律師也參與到訴訟之中的。在立法中,應該以列舉的方式,指出具體哪些案件可以適用于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具體而言,可以結合我國民事訴訟司法實踐的具體情況,從案情、案件影響、當事人性質以及法院審級等幾個層面來判斷民事案件是否需要強制律師介入。只有特定類型的案件,律師有介入的必要與空間,才能適用于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要求必須律師參與到訴訟之中,提升庭審的效果,實現案件公平公正的處理。
(三)完善配套制度
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在建立之后,意味著民事訴訟領域的一場變革。這也需要相關配套設施的完善,來更好地配合這一制度,推動我國司法體制整體的進步與完善。比如,應完善律師費用評定機制,規范律師民事代理收費行為,避免對當事人聘請律師形成過于沉重的經濟壓力。也應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對于無力聘請律師的當事人,提供公益性質的法律援助,緩解其訴訟壓力。
三、結語
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維護與保障,需要專業的律師來提供幫助與支持。但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國社會公眾聘請律師代理訴訟的觀念并不強烈,也影響了當事人權益的實現。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的確立,既有其現實必要性,具有積極的價值和意義,同時也具有可行性,是可以在我國推行的。要具體建構我國民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也應選擇列舉式的立法方式,同時在立法之中明確這一制度所適用的范圍以及構建相應的程序。
[參考文獻]
[1]胡傳省.司法公正的實現途徑[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2]李萌.論我國民事訴訟代理的職業化[J].東方法學,2015(1).
[3]田海鑫.論民事訴訟中的律師強制代理[J].法治論壇,2014(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