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任務,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明確把精準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在近幾年鄉村治理背景下,項目組成員深入江蘇省淮安市溪河鎮戴孟村進行調研,并針對性地提出“二度秸稈”項目,實際落實基層工作,進行農村制度改革、鄉鎮結構改革。
關鍵詞:鄉村治理;精準扶貧;空心村;“二度秸稈”
一、鄉村治理概述
近幾年來,在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大背景下,鄉村治理與發展顯得格外重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黨的十九大也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并寫入黨章,將鄉村經濟的發展提升到全新的戰略高度。從定義上來看,鄉村治理是通過對村鎮布局、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生產,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環境狀況的改善。不斷提高廣大農村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改變“臟亂差”的農村現狀,不斷加強基層治理。
中共中央2020年下發的一號文件中指出:“要加強農村基層治理,組織群眾發展鄉村產業,增強集體經濟實力,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文件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對“三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但是,在鄉村的實際經濟發展過程中,每個村的發展程度都不盡相同。例如,天下第一村——華西村,位于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該村在2005年,全村就實現了銷售額超300億元的目標,每戶村民的存款最低100萬元。然而,江蘇省淮安市戴孟村,長期以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無傳統工業項目,村集體經濟較為薄弱,在2016年被列為省定經濟薄弱村。同樣是江蘇省的兩個村落,一個早在2005年就達到小康水平,而另一個仍走在脫貧的道路上。
在鄉村治理實踐中,我們最需要搞清楚的是“治理什么”。其實,鄉村發展落后的原因更多的是鄉村的“空心化”。“空心化”是指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農村人口下降。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的爆發,讓屬于家鄉小鎮的熱鬧都消失了。家家戶戶閉門不出,這對鄉村的實體經濟造成嚴重的打擊。對于那些囤著一大堆禮盒的商家,走親訪友的計劃取消了,大家不互相串門,禮盒賣給誰?當鄉村的店鋪開始有序復工后,雖然已過年節,但因為絕大部分在外務工的人員還未離開,各個店鋪每天還是有較高的營業額,同比之前的每一年的年節后的營業額都有一定的增長。因此,各個老板都不由地感嘆到:如果鄉村里有人的話,在家里做點生意也是可以掙點錢的。由此可見,鄉村經濟發展受限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留不住人,沒有了人,哪里來的消費?當主要的消費人群變成了家里面七八十歲的老人和剛上小學的小孩,哪里來的消費?哪里來的經濟增長?
因此,想要實現鄉村經濟的發展,就一定要有能夠留住人的方法。縱觀這幾年,上海、廣東、浙江等地都出臺了人才落地的相關政策,經濟大省都開始愈加重視優質人才的培養與保留,而青壯年勞動力于鄉村而言就是這樣的優質人才,是鄉村治理與發展不可缺少的元素。想要減少鄉村“空心化”建設,勢必要改變鄉村的經濟結構,不僅僅是以農業為主,開發更多吸引青壯年勞動力的項目。例如,在項目組這次調研的過程中,一個村落有了高速公路項目部的入駐,帶動了五金、建筑、水電、寬帶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
二、鄉村治理與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這個概念與粗放扶貧相對,主要針對不同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具體情況,采用科學高效的方法對扶貧對象進行精確識別、幫扶、管治的方式。簡而言之,就是誰貧困就幫助誰。最早是在2013年11月,習近平在湖南考察時首次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任務,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明確把精準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把脫貧攻堅擺到了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黨中央、國務院陸續提出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突出問題導向,優化政策供給,著力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著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切實提高貧困人口獲得感。要注重精準扶貧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注重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互銜接,注重外部幫扶與激發內生動力有機結合,推動實現貧困群眾穩定脫貧、逐步致富。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80%以上。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因而,鄉村治理與精準扶貧相結合這一舉措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國家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的同時要堅持完善優化鄉村治理體系,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為脫貧攻堅更進一步。
多數學者認為: 鄉村治理與精準扶貧的聯系主要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嵌關系。鄉村治理與精準扶貧相輔相成,鄉村治理能加速精準扶貧的深化發展,而精準扶貧的實行也離不開高效有力的鄉村治理舉措。精準扶貧與鄉村治理相結合是一種新思路的發展,兩者在脫貧攻堅上有著相同的目標一致的步調,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精準扶貧的進程與鄉村治理體系的發展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共同發展,針對不同地區鄉村治理的現狀展開,開辟一條適合當地鄉村脫貧致富的新路,實事求是,實現各地區的個性化特別發展,共同帶動貧困地區打好脫貧攻堅戰,從根源上解決鄉村貧困格局。
精準扶貧是一種借助外力嵌入鄉村的舉措,以精準二字深化鄉村治理的內涵,滿足鄉村治理的內在需求,推動鄉村治理體系快速發展。與此同時,精準扶貧還給鄉村治理帶來了巨大的政治經濟效應,有效改善了鄉村治理的大環境,提升了鄉村治理的有效資本,脫貧攻堅戰打響后,經濟提升,鄉村治理也就不再是一個口號,可以運用相應資本進行高效管制,促進鄉村經濟政治多元格局的形成與發展。
作者:鄭明杰
推薦閱讀:鄉村建設論文能發表的期刊有哪些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