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企業中固定資產較少,運營起來有一定的風險,也難以從商業銀行獲取相應融資,文化保險的出現也可以降低文化企業經營的不穩定性,提升文化創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文章中通過向保險公司投保并將保單質押給銀行,從而降低商業銀行的融資風險,提升商業銀行的額度,才可以緩解文化創意企業的融資難困境。本文首先對文化創意產業風險承保范圍進行介紹,根據文化保險的類型提出保單質押融資方式,設計相應流程,從文化創意企業、保險公司、商業銀行各自的角度制定防范融資風險策略。
關鍵詞:文化創意企業,商業保險,保單質押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還比較落后,其中融資難問題一直是文化創意企業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雖然國家從各方面出臺了鼓勵文化創意產業融資的政策,但文化創意企業的高風險特性仍然是制約銀行等金融機構向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融資的主要原因。
文化創意企業的高風險性一方面是由其自身特性決定的,由于文化創意產業是輕資產的,退出避壘低,且自身違約概率較高,存在道德風險;另一方面,文化創意企業運營也面臨諸多風險,因為文化創意產品屬于創新性和體驗性產品,市場反應不確定程度高,文化活動舉辦過程中也會存在諸如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導致的各種損失。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向文化創意企業提供信貸融資時,往往會擔心其自身和運營風險所導致的融資風險。學者Higson等(2007)就曾指出創意企業在內容、人力資本、商標等方面的“不確定性”是制約投資者進行投資的主要原因[1]。
基于此,一些學者針對文化創意企業投融資過程中的風險,提出了相應的風險解決思路。如厲無畏(2011)認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需要投融資創新,針對文化創意產業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市場風險現實,提出政府、投融資、市場和交易等不同層面的風險控制與分擔策略[2]。侯英(2016)認為文化企業信用風險評級體系的構建,有助于加深投資者對企業的了解,并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3]。謝閩(2010)分析了當前文化傳媒業投融資的幾種基本模式及其風險特征,提出從改變影響投融資的風險類型、改變接受資金企業的收益結構、引入利益相關者和明確風險測量等角度創新文化傳媒業投融資模式[4]。王海英(2011)認為版權擔保貸款是文化創意產業融資模式的一個創新,但也存在諸如法律、銀行經營等風險,提出建立完善版權評估和多級貸款風險分擔及補償機制,成立文化產業擔保基金,引入保險機制,化解交易風險等風險防范措施[5]。耿同勁(2013)從融資需求方要先降低自身風險層面,提出適配文化產業的供應鏈融資模式,并針對文化產業采用供應鏈融資模式存在的制約因素,從搭建銀文合作平臺、健全文化產品交易服務體系等方面提出融資路徑[6]。Clara等(2005)提出可以通過轉向信用市場來緩解從資本市場融資難的情況,但企業在進入信貸市場的過程中也會存在很多融資困境[7]。
Angilella和Mazzu(2015)針對此困境,構建了基于軟信息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多準則信用風險模型,并運用真實的案例對構建的模型進行了普適性分析[8]。皮智(2010)針對貸款中存在的諸如質押風險預測難、貸款風險難以有效分散等問題,提出盡快出臺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信貸政策、鼓勵保險公司開發針對文化創意產品的保險產品等政策建議[9]。章金萍和李兵(2012)對保險支持文化產業的供給狀況以及文化產業發展對保險支持的需求狀況進行了分析,發現我國文化產業保險支持呈現供需不均衡現象,從擴大產品供給與創新、建立規范化文化產業保險體系、培育專業化鑒定機構和團隊、成立專門性文化產業保險公司或團隊、拓展保險企業投資文化產業渠道等五個層面提出了保險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10]。
近年來,保險作為風險轉移的一種有效手段,越來越受到金融機構和企業界的關注。尤其是保證保險的出現,在提高中小企業信用的同時,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一種新的融資渠道,也為貸款提供者商業銀行提供了保障[11]。文化創意產業也不例外,為了降低文化創意企業的運營風險,2011年,國家文化部和中國保監會聯合發出《關于保險業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列明支持文化產業試點的11個險種,包括演藝活動財產保險、演藝活動公眾責任保險、演藝活動取消保險、演藝人員意外和健康保險、展覽會綜合責任保險、藝術品綜合保險、動漫游戲企業關鍵人員意外和健康保險、動漫游戲企業關鍵人員無法從業保險、文化企業信用保證保險、文化企業知識產權侵權保險、文化活動公共安全綜合保險等險種。
文化產業保險的發展為文化創意企業降低運營風險提供了保障,文化創意企業在投保文化保險之后,將保單質押給銀行可以降低銀行向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融資的風險,有助于銀行對文化創意企業提高信貸限額及降低貸款利率。然而,文化創意企業投保也會增加保費支出,從而進一步加大其自身的資金壓力,這樣文化創意企業必須提高其向銀行的貸款額度,那么文化創意企業投保到底如何影響其融資決策和融資風險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提出將商業保險融入到文化創意企業的融資過程中,開發出基于保單質押的文化創意企業融資創新模式,并給出了銀行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貸款的條件。
二、文化創意產業保險的分類
目前,國外保險機構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承保險種已經非常全面,開發出了很多的綜合性保險,如音樂會和劇目制作綜合保險、電影制作綜合保險、節日和展會演出綜合保險、藝術品拍賣保險等,而我國保險機構對文化產業險種的開發還比較晚。例如2001年世界三大男高音在北京舉辦演唱會,當時外商主辦方要求對演唱會進行投保,但國內還沒有類似的險種,最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承接了保險金達1.1億元的保險,包括公眾責任險、雇主責任險以及演出取消或延遲保險。自此以后,各大保險公司相繼開發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動保險。文化創意企業融資過程的風險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文化活動過程中的風險,二是文化創意企業本身的風險,三是文化內容的風險,針對具體的風險可以投保具體的保險產品。
(一)文化活動過程中的風險與保險產品
文化活動過程中的風險主要是指文化創意企業在開展文化活動,如演藝活動、展覽活動等過程中產生的風險。以演藝業為例,文化活動過程中的風險包括演藝活動取消、延遲風險;舞臺搭建、設備安裝的風險;演出人員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風險;公眾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風險等。首先,演藝活動取消、延遲風險。據統計,一場演藝活動中,演藝人員預定金、劇院租賃費、舞臺設備預定金等前期投入要占演出投入的60%~70%,也就是說,一旦演藝活動取消,這部分投入是無法收回的。與該風險相對應的保險主要是演藝活動取消保險,這種險種在國內很多保險公司已經開展。
例如,2003年,滾石樂隊計劃在北京舉行數百場大型演出,應外方的要求,作為主辦方之一的北京時代新紀元公司購買了一份最高賠償額度達415萬元的保險;但受非典的影響,滾石樂隊原定計劃演出取消,很多前期投入巨大但未購買保險的演出公司血本無歸,而按照北京時代新紀元公司與中國人保北京分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中國人保最終賠付了北京時代新紀元公司已經發生的250萬元籌備演出費用。其次,舞臺搭建、設備安裝風險。主要是演藝活動演出之前,在搭建舞臺、安裝設備時發生的由于舞臺塌陷、火災爆炸、管理疏忽等引起的舞臺、設備損毀以及相應的人身傷害。現實中類似的案例有很多,幾乎所有的演藝活動按照其特殊的要求都需要重新規劃設計舞臺,因此其風險是普遍存在的。舞臺、設備損毀大多屬于財產損失,因此很多保險公司將其納入演藝活動財產保險。
再次,演出人員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風險。這里主要是指演出過程中由于舞臺坍塌、擁擠踩踏、摔傷砸傷、設施故障、管理疏忽、火災爆炸等引起的演出人員及相關的工作人員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這種風險事故是很多的,例如1993年香港著名樂隊Beyond主唱黃家駒在日本錄制節目時,從高臺墜落死亡事故中,日本保險公司賠償了10億日元。最后,公眾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是在演出過程中由于舞臺坍塌、擁擠踩踏、摔傷砸傷、設施故障、管理疏忽、火災爆炸等引起的,專指給公眾帶來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演藝活動公眾責任保險除承保公眾的財產損失、醫療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之外,還可以涉及訴訟費用和其他必要合理的費用。
(二)文化創意企業本身的風險及保險產品
文化創意企業本身的風險是指受文化創意企業自身經營影響所產生的風險。由于文化創意企業融資后的貸款歸還人是文化創意企業自身,即使文化活動開展順利,若文化創意企業自身經營不善或遭遇變故,也會面臨違約風險。文化創意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風險主要來源是其核心財產的損失,而文化創意企業的核心財產主要是關鍵人力資源和文化內容產品。首先,關鍵人員的損失。對于演藝業來說,演員在演藝活動開始之前,由與該演藝活動相關事件引起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雖然也可以劃為演出活動類風險,但由此帶來的誤工費用也可以作為保險標的由保險公司給予承保。例如,2011年12月著名歌手胡彥斌在前往蘭州參加跨年晚會途中遭遇車禍受傷,主辦單位賠償2.8萬元醫療費和誤工費,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蘭州分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與演出人員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風險相對應的保險主要是演藝及文化傳播人員意外和健康保險。對于動漫業來說,動漫游戲企業關鍵人員意外和健康保險及無法從業保險,都是用來承保文化創意企業人力資源損失風險的保險產品。其次,文化內容產品的損失。由于自然災害、火災爆炸或偷盜等引起的文化內容產品的損失會影響文化創意企業的運營。例如,2012年10月,颶風“桑迪”襲擊了紐約畫廊,受災的畫廊和藝術品損失達5億美元,由于美國很多州禁止保險商執行特殊颶風免賠政策,美國ASA藝術保險支付了4000萬美元的理賠。這類風險可以與其他財產保險一同承保,也可以單獨購買如藝術品綜合保險,來應對文化活動過程中和文化產品儲存過程中的風險。最后,對于文化創意企業融資過程來說,還存在其他經營不善帶來的信用風險,因此可以購買文化企業信用保證保險來應對信貸中的信用風險。
(三)文化創意企業內容侵權風險及保險產品
文化創意企業內容侵權風險主要是指其他相關團體或個人認為文化創意內容侵犯自身所有的知識產權,要求給予相應經濟賠償的風險。如2007年在浙江杭州的張學友演唱會結束后不久,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就以其中8首歌曲侵權為由,將北京鴻翔風采國際文化公司、浙江世紀風采文化傳播公司、浙江國華演藝公司3家主辦方告上法庭,雖然這8首歌曲中有部分歌曲是張學友本人創作,但是著作權已經由作者授權給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主辦方沒有征得該協會同意就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構成了侵權,因此法院判決3家主辦方賠償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9萬元。
針對此種風險,保險公司可以開發出文化創意企業內容知識產權侵權保險給予承保。以上各種類型的保險除了演藝活動取消保險是專門針對某場特定的演出活動投保之外,其他類型的保險既可針對某場特定的文化活動投保,也可針對文化創意企業的所有文化活動投保,還可針對某個文化承接場地所承接的所有文化活動投保。
三、文化創意企業的保險融資模式
(一)文化創意企業投保模式
對于文化創意企業來說,通過購買文化創意保險,文化活動帶來的風險大大降低,銀行向文化創意企業融資的風險也就降低了。在實際操作中,文化創意企業可以將保單質押給銀行,然后從銀行獲得融資;如果文化活動出現損失,保險公司直接將理賠金額償還給銀行。這種融資創新模式需要文化創意企業進行投保。
文化創意企業投保模式的流程是:文化創意企業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文化創意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并根據保險公司的要求支付保費;保險公司根據文化創意企業投保的內容開具保單;文化創意企業將保單質押給銀行從而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審核通過后根據文化創意企業的自有資金狀況以及保單承保范圍確定向文化創意企業提供的信貸額度,銀行與文化創意企業簽訂信貸合同,銀行向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貸款資金;文化活動開展之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出現,若這些因素并未造成文化創意企業承保范圍內的損失時,文化創意企業與銀行的信貸合同被激活,文化活動所得的收入被用來支付銀行的貸款本息,而保險合同將不會被執行;相反,若不確定性因素造成文化創意企業相關的文化活動受到損失,并且這種損失屬于承保范圍內的損失時,文化創意企業與保險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被激活,由于此時文化創意企業已經將保險合同質押給銀行,于是銀行可以直接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對損失進行評估后,將理賠的資金直接支付給銀行;若理賠金額不足以支付銀行貸款本息,銀行還會向文化創意企業追償剩余貸款本息。
(二)商業銀行投保模式
文化創意企業的保險除了文化創意企業投保之外,也可以由向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貸款的商業銀行投保,以保障商業銀行向文化創意企業貸款的安全性。商業銀行購買的保險稱為信用保險,即權利人向保險人投保債務人的信用風險的一種保險。當文化創意企業違約無法向商業銀行償還貸款本息時,保險公司給予賠償。
銀行投保模式的流程是:文化創意企業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并與銀行簽訂信貸合同;銀行根據信貸合同向保險公司投保以文化創意企業的信用風險為保險標的的保險,銀行與保險公司訂立信用保險合同,并根據保險公司的要求支付保費;銀行向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貸款資金;文化活動開展之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出現,若這些因素并未造成文化創意企業向銀行的違約,也就是說文化活動的收入足以支付銀行的貸款本息,此時文化創意企業與銀行的信貸合同被激活,文化創意企業償還銀行的貸款本息,而信用保險合同將不會被執行;相反,若不確定性因素造成文化活動的收入不足以支付銀行的貸款本息時,此時發生信用風險,銀行與保險公司簽訂的信用保險合同被激活,銀行可以直接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將文化創意企業未償還的貸款本息差額支付給銀行。
(三)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模式
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同屬于金融機構,由于它們與文化創意企業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因此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之間有必要通過合適的溝通合作共同降低融資和保險風險。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的形式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獨立的兩個公司之間相互介紹客戶,加強信息交流。例如,當文化創意企業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時,商業銀行可以推薦文化創意企業購買保險公司的保險產品,以增加文化創意企業的信用;當文化創意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時,保險公司可以推薦文化創意企業向商業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的另一種合作模式是雙方共同開發出針對文化創意企業的融資創新產品,共同分擔風險,從總體上對風險進行控制,對定價機制進行協調。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的最后一種合作模式是兼并,即商業銀行收購保險公司后從事保險業務,或保險公司收購商業銀行后從事信貸業務。兼并后的合作模式在國外金融行業中是十分常見的。
四、文化創意企業保險融資服務定價
假設某文化創意企業擁有流動資金c0,進行某項文化活動需要花費資金c,收入為R>c。但是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文化活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損失ξ是隨機的,從以往的經驗數據可以估計出該隨機收入變量服從某種形式的概率分布,其分布函數假設為F(•),對應的概率密度函數為f(•),F-1(•)表示F(•)的逆函數。
(一)保險公司的保費決策
為了降低保險中的道德風險行為,激勵文化創意企業提高風險防范意識,保險公司通常會設定一定的免賠額水平。也就是說,當文化創意企業損失低于該免賠額水平時,保險公司不賠償;只有當損失高于該免賠額水平時,保險公司才會賠償。免賠額水平相當于保險金額,是損失發生后保險公司至少應該賠償的數量水平,很顯然,保險金額越高,保費就越高。文化創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確定投保水平,選擇保險金額的大小。同時,投保時還要選擇最高保險額度。
(二)銀行提供貸款的條件
當文化創意企業擁有的流動資金時,文化創意企業不需要向銀行借款即可從事該文化活動項目,且能夠購買商業保險;當文化創意企業擁有的流動資金時,文化創意企業可以從事該文化活動項目,但需要從銀行借款來購買商業保險;而當文化創意企業擁有的初始資金c0
參考文獻:
[2]厲無畏.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融資與風險控制[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1(2):1-6.
[3]侯英.文化產業金融支持體系創新研究[J].經濟問題,2016(3):80-85.
[4]謝閩.文化傳媒業投融資模式創新的基本邏輯[J].上海金融,2010(8):26-29.
[5]王海英.文化創意產業版權融資相關法律問題探析[J].福建論壇,2011(8):73-76.
[6]耿同勁.文化產業供應鏈融資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3(6):96-101.
[9]皮智.文化創意企業貸款模式探析[J].中國金融,2010(4):79-80.
[10]章金萍,李兵.我國文化產業保險支持的供需分析與對策引導[J].保險研究,2012(7):68-74.
推薦閱讀:文化產業論文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分析
文化創意產業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借助于高科技對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產生出高附加值產品,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產業。本文是一篇文化產業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分析。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