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經濟業務日益多樣化和復雜化,復雜交易合同不斷出現,商品銷售損益尤其是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和計量難度不斷增加,本文對現行會計準則中商品銷售損益確認和計量理論做了深入的分析,并對不同銷售方式下如何確認和計量收入問題進行了探討。
《商業會計》(半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主管,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財會部、國家糧食局財務司、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財務部、中國商業會計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改版后的《商業會計》進一步提高權威性、實用性,努力增強服務性,加大互動性。
一、現行會計準則中商品銷售損益的確認與計量
商品銷售損益是商品銷售收入扣除相關的產品成本費用后的凈額。商品銷售損益確認和計量取決于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與計量以及與之相關的費用的配比。
(一)現行會計準則中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關于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收入準則規定,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4)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5)相關的已發生或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以上銷售商品收入確認的五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具備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企業就不可以確認收入。另外,在銷售商品收入確認判斷時,著重從企業所出售商品在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是否已經轉移給購貨方這個標準來進行判斷收入確認的時點。
(二)現行會計準則中與商品銷售有關的費用的配比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將費用定義為: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費用與收入一樣,是與企業的盈利活動相聯系的。企業為了取得收入而耗費的各項支出就是費用。費用與收入有著某種程度的內在聯系,費用的確認與收入的確認密切相關,確認費用不能離開收入而單獨進行,費用的確認亦稱費用與收入的配比。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企業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從而導致企業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且經濟利益的流出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等發生的可歸屬于產品成本、勞務成本等的費用,應當在確認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等時,將已銷售產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等計入當期損益。
二、不同銷售業務收入的確認和計量理論的應用
(一)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
直接收款方式根據貨物是否立即轉移分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和先交款后提貨兩種方式。在某些情況下,企業已經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了購貨方,但實物尚未交付,此時應在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時確認收入,而不管實物是否交付。
(二)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
對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主要根據風險轉移時點及收取貨款的及時性考慮收入的確認和計量。在賒銷和分期收款銷售方式下,企業將商品交付給購貨方,通常表明與商品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給購貨方,在滿足收入確認的其他條件時,應當根據應收款項的公允價值(或現行售價)一次確認收入。
(三)預收賬款方式銷售貨物
預收款銷售商品,是指購買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或協議約定分期付款,銷售方在收到最后一筆款項才交貨的銷售方式,在這種方式下,銷售方直到收到最后一筆款項時才將商品轉移給購貨方,表明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只有在收到最后一筆款項時才轉移給購貨方,若能同時滿足收入確認的其他幾項標準,企業就可以在交付時間確認收入。
(四)支付手續費方式委托代銷商品
支付手續費方式委托代銷商品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簽訂合同或協議,委托方根據代銷商品數量向受托方支付手續費的銷售方式。委托企業貨物銷售收入是否能夠取得,取決于代銷方或受托方銷售其貨物的收入是否能夠取得。只有當受托方將貨物銷售后,貨物所有權風險和報酬才轉移出企業。在這種方式下,企業應在受托方售出貨物,并取得受托方提供的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
(五)托收承付方式銷售商品
托收承付,是指企業根據合同發貨后,委托銀行向異地付款單位收取款項,由購貨方向銀行承諾付款的銷售方式。在這種銷售方式下,企業通常應在發出商品且辦妥托收手續時確認收入,如果商品已經發出且辦妥托收手續,但由于各種原因與發出商品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沒有轉移的,企業不應確認收入。
(六)附有銷售退回條件的銷售
附有銷售退回條件的商品銷售,是指購買方依照有關協議有權退貨的銷售方式。在這種銷售方式下,企業根據以往經驗能夠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且確認與退貨相關負債的,通常應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企業不能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的,通常應在售出商品退貨期滿時確認收入。
(七)銷售商品涉及現金折扣、商業折扣、銷售折讓
現金折扣,是指債權人為鼓勵債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付款而向債務人提供的債務扣除。企業銷售商品涉及現金折扣的,應當按照扣除現金折扣前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
商業折扣,是指企業為促進商品銷售而在商品標價上給予的價格扣除。企業銷售商品涉及商業折扣的,應當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后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
銷售折讓,是指企業因售出商品的質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價上給予的減讓。對于銷售折讓,企業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已確認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折讓的,通常應當在發生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已確認收入的銷售折讓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應當按照有關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八)售后回購
售后回購,是指銷售商品的同時,銷售方同意日后再將同樣或類似的商品購回的銷售方式。在這種方式下,銷售方應根據合同或協議的條款判斷企業是否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以確定是否確認銷售商品收入。
【參考文獻】
[1]白希敏.商品銷售收入確認和計量問題探討[J].西部財會,2010(9).
[2]溫玉彪.解讀商品銷售收入確認的條件[J].會計之友,2008(11).
[3]魏玉翠.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J].山西焦煤科技,2010(S1).
[4]財政部會計司編寫組.企業會計準則講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