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智能財務時代的來臨,給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帶來了危機、機遇、挑戰,高職會計專業教學要積極變革,培養智能財務人才。文章分析了智能財務三個方面的發展趨勢,思考了智能財務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帶來的影響,提出了智能財務時代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在人才培養、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變革方向。
【關鍵詞】 智能;會計;改革
《中國農業會計》是中國農業會計學會會刊,創刊于1991年1月,本刊是廣大農業財會工作者及科研、教學人員學習國家有關財經政策、法規、制度,研究探討我國農業財務與會計理論和實務,了解掌握國內外最新財會知識和財會工作動態,總結交流經驗,指導業務工作,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技能的園地。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人類社會正從信息時代向智能時代邁進。2017年5月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先后推出了“財務機器人”,開創了人工智能在財務領域的應用先河,財務行業正式進入智能財務時代。高職會計專業教學要積極進行變革,培養適應新技術、新時代、新變化的智能型財務人才。
一、智能財務的發展趨勢
目前的“財務機器人”還只是智能財務的初級階段,只能基于明確的規則、執行高度可重復任務、模擬用戶手工操作及交互、不改變現有流程。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大數據的深入研究和應用,未來智能財務發展將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征。
(一) 智能化
財務智能化不僅僅是停留在自動化操作層面,而是建立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上,充分運用影像識別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語義識別、生物識別技術、機器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財務機器人、智能交互、智能財務預測、智能財務分析、智能推薦等全方位的智能化財務服務。
目前隨著智能識別、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數字貨幣、電子票據的推行,財務憑證的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使智能記賬和核算成為可能,自動賬務處理、自動報稅、自動報關、自動結算已經實現。例如華為公司員工費用報銷年平均約120萬單,員工可通過全球聯網、智能識別的自助報銷系統,實現實時、隨地、快捷的費用報銷,而智能財務系統可根據既定規則直接生成會計憑證;自動結算系統可使支付指令在2分鐘內傳遞至全球任一開戶銀行。
數據挖掘、云計算技術的發展,通過機器學習、大數據建模、各行業互聯互通,現開始能提供智能分析和預測、智能輔助決策,如現在一些企業中應用的智能商旅預定、員工消費數據分析等。未來隨著人工智能、算法技術的發展,智能財務將具有學習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具備邏輯判斷決策能力,能進行智能采購、智能生產、智能資金規劃等,能對企業的人、財、物、信息流進行高效管理,實現智能管理,從而為智能工廠的建立奠定基礎。例如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使用“全自動化碼頭智能生產管理控制系統”,只需10多名管控人員,實現智能裝卸、智能轉運、智能通關、智能結算,一個集裝箱最快僅需要15分鐘就能駛離港區。
(二) 平臺化
目前企業財務最大問題是與業務相脫節,業務流程、會計核算流程和管理流程分布在不同部門、各自為戰,而財務只有與業務真正融合才能發揮出價值創造的效力。構建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實現業財融合,這是智能財務的基礎。而未來智能財務平臺將有兩大類型
一是大型企業集團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目前很多企業集團都建有財務共享中心,但基本是內部財務集中核算中心,而智能財務共享平臺是往業務端延伸,把采購、合同、HR等都統一到平臺中。智能財務共享平臺不再是一個內部管控系統,而是通過互聯網整合企業、客戶、合作方、稅務、金融等各方的內外部協同平臺;不僅是管控平臺,更是服務平臺。通過智能化的、系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造,把財務人員從財務核算中解脫出來,讓財務人員投入更多精力在業務管控和價值創造上。
二是中小微企業的云端智能財務共享平臺。中小微企業因資金實力的限制,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其財務及管理將由專業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公司來進行。專業的智能財務共享平臺公司不僅僅提供代理財務核算服務,而是利用自己的技術、人員優勢,使用云端平臺,為企業提供預測、分析、輔助決策、資金融通等全方位、實時化管理服務。
(三) 管理化
未來智能工廠將是以實時化、個性化、無人化智能生產為基礎,需要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物資流高效融合,目前以事后財務核算為中心的財務體系不能適應未來智能生產的需要。所以智能財務將以事前預測、事中管控、事后評價的管理會計為中心,通過組建企業數據倉庫,利用查詢和分析、數據挖掘等工具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構建基于商業智能的智能管理會計系統,獲得多維度、立體化的數據信息,為管理決策提供智能化支撐。智能財務通過管理會計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幫助企業管理者和財務人員實現從事后的記錄價值到實時的創造價值轉變。
智能財務時代的價值創造型財務人員要在公司的未來規劃、經營決策、執行控制、績效評價等智能化的工作方面發揮作用。要能夠發現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問題,從財務角度為企業出謀劃策;要能夠發現業務部門流程和制度上的缺陷、為業務部門提供決策支持,完善業務運作邏輯,指導業務部門有效開展工作;要能夠對競爭對手財務數據進行分析,掌握對方動態,為企業決策提供戰略支持等。
二、智能財務對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的沖擊
智能財務將改變傳統財務模式,對傳統財務人員帶來轉型危機,也對培養財務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職會計專業教學帶來變革式的影響。
(一) 對財務人才需求減少
目前,全國會計證持證人員2 000多萬人,從業人員1 200多萬人。在智能財務時代,會計核算等基本業務將由財務機器人來完成,而隨著智能財務共享平臺的建設,企業對財務人員的需求將大量減少,而其中大量淘汰的是從事財務核算的基礎財務人員。2017年10月27日 BBC 基于劍橋大學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會計人員的“被淘汰概率”達97.6%。而會計專業是我國高職開辦院校、在校生人數較多的專業之一,如湖南省高職會計專業人數占高職在校生總人數的9%。我國高職會計專業目前主要培養從事基礎財務工作的人員,不能適應未來智能財務人才的需求,而且未來財務就業崗位減少、競爭壓力加大,所以必須按智能財務要求對高職會計專業進行轉型升級。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