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要研究城市生態住宅設計首先要從城市生態住宅定義開始。生態住宅是一種生態型建筑,目前學術界還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統一的概念和定義,對此有許多不同的稱謂。如綠色建筑、健康住宅等。綠色建筑實質內涵是從生態系統物質流動的各個環節入手,通過正確選擇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與途徑、合理的設計布局與規模,來防治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保護生態系統。
關鍵詞:生態住宅設計,可持續發展
一、城市生態住宅的理論定義和內涵
1、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的概念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定義如下:綠色建筑是高效率、環境好而又可持續的建筑,自身適應地方生態而又不破壞地方生態的建筑。它遵循以下三個原則:(1)資源經濟原則。既在建筑中減少和有效利用非可再生資源。如:太陽能利用;氣流利用;建筑屋頂和外表雨水收集和利用等。(2)全壽命設計原則。在建筑周期的每一個階段減少消耗和環境影響。(3)人性設計原則。人的一生七成時間在室內,必須考慮室內的環境質量。
2、健康住宅
健康住宅為:一種體現在住宅室內和住區的居住環境的方式。它不僅可以包括與居住相關聯的物理量值,如溫度、濕度、通風、換氣效率、噪音、光和空氣品質等,還應包括主觀性心理因素值,如平面布局、私密保護、視野景觀,感官色彩材料選擇等?;貧w自然,關注健康,健康住宅圍繞人居環境“健康”二字做文章,是具體化合實用化的體現,更強調人的心理感受和體驗。
二、生態住宅設計的范圍和原則
生態住宅區環境規劃設計的范圍主要從兩個方面界定;一是以整個住宅區在城市環境中的布局為主要考慮對象,針對住宅區所在的地理位置綜合考慮方位、地址、周邊環境情況、氣象等因素,對住宅選址進行規劃設計。二是以住宅區內的生態規劃布局,如廣場、道路、院落、主題建筑物、小品等為目標進行規劃設計。
生態住宅的設計原則:
?。?)自然協調原則:注重人與自然環境協調,保持和維護景觀、各功能區之間的和諧統一。
?。?)體現個性和地方特色原則:盡可能保持本土原生植被,樹木、花草品種,選擇應堅持本地特有品種、瀕臨珍惜物種優先的原則。考慮區位優勢、歷史文化和本土文化特色。
?。?)整體優化原則:既要在整體上形成自己的風格,有要考慮土地利用、經濟投入等要素,從最優化角度規劃住宅區的景觀與人文布置,充分考慮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優化關系。
?。?)生態化原則:區內各種人類活動、經營性項目及建筑都必須符合“健康、和諧、無害”的生態學思想。
?。?)多樣性原則:既包括生態系統與物種的多樣性,也包括經濟與經營的多樣性。
?。?)可持續發展原則:不僅具有廣泛的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還必須有客觀的經濟效益,還必須有客觀的經濟效益,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戰略,確保生態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三、城市生態住宅區設計的內容
城市生態住宅區可以說是一個社會或城市的縮影,它的規劃設計與建筑水平,反映著人民在生活上和文化娛樂上的追求,關系到城市的精神面貌。生態住宅整體布局構成,一般受住宅的地形地貌、居住區規劃形式、居民的習俗、習慣和文化歷史背景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室外空間環境的整體布局也不盡相同。
?。?)點、線、面室外空間環境系統:一般情況而言,這種室外空間環境系統,使用于當前居住區的一般規劃結構形式、即居住區-組團-庭院。由多棟住宅組成點狀組團室外空間環境,居住區級所設置的公共領域空間如居住區公園活動設施等構成了面狀空間環境;聯系各部分的道路則成為“線”狀室外空間環境,如北方的一些城市住宅組團。
?。?)帶狀室外空間環境系統:沿居住宅的主要道路形成帶狀室外空間環境系統。這種空間系統一般適用于狹長地帶,最好沿住宅山墻展開,使每棟住宅的居民都容易到達自由自在的室外空間環境。
?。?)盆地型地勢住宅區設計:住宅區坐落在山間,其整體規劃主要考慮雨水處理、地面透水性處理、風向風口的處理等因素,布局設計時考慮到地區特性。
?。?)風向型特征住宅整體布局規劃:風向考慮是生態住宅區規劃親近自然性原則的一個重點考慮因素,對于處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的國家來說,冬夏兩季的風向變化較大,另外風力和溫差變化也較大,所以在設計住宅區布局時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盡量規避嚴寒對住宅區居民的影響,并讓夏季涼風在住宅區內能夠暢通,避免悶熱的天氣。
?。?)城市中心住宅區整體規劃:處在城市中心的生態住宅區規劃要點主要考慮與交通的關系,目的是消除噪音對住宅環境的影響,并考慮到整個住宅的綠化特點,充分利用住宅區空間營造綠化環境。
四、實行城區生態住宅設計建設的途徑
城市生態住宅區建設的目的是成為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城區,要實現城市的生態住宅設計必須從自然、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考慮,其建設途徑主要如下。
?。?)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建立多層次的調控結構:在生態總體目標和功能定位的基礎上,根據社會經濟的動態變化充分考慮城區自身的特色,制定出具有城區特色的目標。
(2)推行生態設計:推行生態設計,是著眼于城區人工空間環境的生態綜合,既包括適應現代化生活方式的空間置換,也包括有效利用資源,并注重空間營造技術的經濟性,對各空間層次的功能,尺度與景觀等地域特色的具體形態進行整體把握。
?。?)建設生態文化:人是生態城區的核心,必須有較高的素質和自覺的環境意識。
結語:
要真正建設好生態城市,必須在城市的生態系統方面,致力于營造優美的環境,保護和不斷改善城市的生態體系,使城市的人工生態和自然生態有機融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城市生態住宅區建設研究》.張凱.科學出版社
[2]《生態城區環境規劃理論與實踐》.楊志峰.李巍.化學工業出版社
?。?]《環境設計史綱》.吳家驊.重慶大學出版社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