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公路路面應用應力吸收層技術原理,分析應力吸收層技術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應用,包括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混合料的攪拌、混合料的運輸、混合料的攤鋪和碾壓,希望能夠為有效提升路面防水性能與抗裂性能提供借鑒。
【關鍵詞】公路路面 施工技術
反射性裂縫是半剛性路面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之一,不僅會縮短路面的使用壽命,還會嚴重威脅過往車輛和行人的安全。現階段,在對公路路面施工過程中,常用的方法是加鋪應力吸收層。研究表明,加鋪應力吸收層能夠有效降低半剛性路面反射性裂縫出現的概率,具體效果與工程質量具有重要聯系,因此,提升工程質量是重點。本文主要針對公路路面應力吸收層施工技術進行研究。
1公路路面應用應力吸收層技術原理
公路路面應力吸收層施工過程中常用的瀝青砂主要有以下特點:其選用的主要是5mm以下的細集料,具有較大的油石比,能夠將公路的上層和下層之間很好地黏結在一起。使用瀝青砂制作應力吸收層可有效防止公路路面裂縫的擴大,有效降低其向上的反射速度,提升公路路面的抗變形能力。另外,將瀝青和細集料混合使用,能夠有效提升路面的彈性和防水性能,與半剛性路面進行良好的黏結,防止雨水天氣路面積水向下滲透。通過鋪設應力吸收層,能夠很好地分散路面的上傳應力[1]。實踐表明,當路面應力被吸收層分散后,能夠有效減少路面裂縫的出現。此外,由于路面的應力吸收層具有一定彈性,可以有效延長公路的使用時間,雖然公路經過數年的使用,表面可能會出現少量的反射性裂縫,但是由于有應力吸收層并沒有發生斷裂,積水很難滲透到公路的內部,公路內部結構未受到侵蝕破壞,可以很好地保護公路基層。
2應力吸收層技術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應用
2.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施工前需要對路段下承層的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據調查結果有針對性地對存在的病害進行處理,只有下承層的質量達到規定的標準基礎,才可以開始正式施工工作。下承層的狀態需要達到以下標準后,才能開始施工。(1)保證下承層的表面沒有積水,表面必須保持干燥、干凈,如果發現有灰塵或是其他雜物,必須及時清理干凈,如果沒有清理干凈,在噴灑瀝青的過程中將極易造成粉塵污染問題。(2)對路面上經常出現的車轍、坑槽、裂縫等病害,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裂縫寬度沒有超過2mm的情況下,可以不用采取處理措施[2];裂縫寬度達到2~12mm之間時,應先將裂縫中的灰塵、雜物清理干凈,對裂縫進行烘干處理,保證裂縫在干燥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填充;當裂縫寬度超過12mm時,經常會伴隨著產生剝落的情況,這時應將裂縫作為坑槽進行處治。(3)下承層處理結束后,可以開始處治路面黏層。施工前可以先選擇200m左右的試驗段進行施工,根據試驗結果確定瀝青的最佳使用量。在公路路面黏層噴灑瀝青后,需要對公路進行封閉管理,一段時間內要杜絕車輛和行人通過,破乳之后可以繼續進行鋪筑施工,但是兩道工序之間的間隔時間必須超過24h。
2.2混合料的攪拌
混合料在攪拌前應選擇一些原材料的樣品進行試驗,試驗結果達到要求之后,原材料才可以正式進入到施工流程中[3]。按照預先設計好的用量,將瀝青和集料加入到攪拌機中,每鍋原材料的攪拌時間不得少于50s。其中,干拌的時間最少5s。混合料攪拌對溫度的要求較高,所以材料的出場溫度、施工溫度、原材料溫度必須能夠滿足以下要求:(1)瀝青加熱溫度要保持在170~180℃之間,礦料加熱溫度需要保持在185~195℃之間;(2)混合料的出場溫度需要保持在170~185℃之間;(3)混合料運輸到施工現場時,溫度要在170℃以上;(4)攤鋪施工過程中,正常溫度條件下,混合料的溫度不能低于160℃,低溫條件下,混合料的溫度不得低于165℃;(5)碾壓過程中,初壓時,正常溫度環境下,混合料的溫度需要保持在155~170℃之間,低溫環境下,混合料的溫度需要保持在150~155℃之間;復壓時,正常溫度環境下,混合料溫度要保持在145~150℃之間,低溫環境下,混合料溫度要保持在150~155℃之間;終壓時,正常溫度條件下,混合料溫度應保持在125~135℃之間,低溫條件下的最佳溫度范圍為125~135℃。因此,混合料的攪拌是工程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2.3混合料的運輸
在混合料的運輸過程中,重點關注混合料的覆蓋和裝車的控制工作,防止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因溫度散失而出現離析的情況[4]。正式裝車之前,要先將隔離劑均勻地涂抹在車廂內,防止出現混合料與車廂黏結的問題。如果車廂底部有積水,必須確保積水排空之后才能正式裝車。在攪拌料裝車過程中,運輸車輛需要緩慢地前后移動,有效防止攪拌料出現離析的問題。結束裝車后,應注意測量攪拌料的溫度,在確定攪拌料的溫度滿足要求后,才可以對攪拌料進行覆蓋。選擇運輸路線時,要優先選擇距離短、平整的路線,如果無法避免地要選擇存在坑槽的運輸路線,應及時對路面進行修補,確保路面平整。攪拌料運輸車到達現場后,應在距離攤鋪機約30cm的位置停穩,在指定的位置卸料。卸料過程中,運輸車應掛空擋,利用攤鋪機推動運輸車移動,兩者以相同的速度行駛,盡可能地保證攤鋪施工的平整度。
2.4混合料的攤鋪和碾壓
在開始攤鋪之前,路緣和邊溝等處需要提前涂抹瀝青。攤鋪過程中,一般采用半幅全斷面的攤鋪方式,將層厚控制在2cm以內,松鋪系數確定為1.25[5]。為了避免出現離析問題,必須控制攤鋪機的行駛速度,保證鋪料的均勻性,盡可能避免出現褶皺。凡是使用攤鋪機施工的部分,要盡量避免人工反復校正。但是以下情況除外:一是路面局部出現缺料問題;二是攤鋪表面有褶皺,平整度沒有達到要求;三是路面局部出現離析問題;四是路面有清晰可見的拖痕。當局部修整無法完全解決問題時,需要徹底鏟除局部路面,改進工藝重新施工。為了保證壓實度能夠達到要求,必須要保證混合料壓實的均勻性,這也是防止公路施工過程中出現離析問題的關鍵。一部分的路面攤鋪結束后,需要使用雙鋼輪壓路機對路面進行靜壓。由于混合料攤鋪過程中的厚度相對較薄,因此,壓路機與攤鋪機的行駛速度必須保持一致。此外,在對路面進行碾壓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灑水作業,但是水量不宜過大,否則可能會由于混合料的溫度降低速度過快而出現路面離析的問題。
3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減少公路裂縫的出現,路面施工中普遍采用鋪設應力吸收層的方式進行解決。本文分析了公路路面采用應力吸收層技術的原理,研究了應力吸收層技術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應用,希望能為同類工程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周加山.公路路面應力吸收層施工技術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8(10):243-244.
[2]趙志凱.公路路面應力吸收層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8(22):52-53.
[3]饒劍,謝鋆.公路路面應力吸收層施工技術探討[J].交通世界,2017(32):35-36.
[4]蔣姍,劉軍.公路路面應力吸收層的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17(22):62-63.
[5]靳存桃.公路路面應力吸收層的施工技術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4):66-67.
作者簡介:范恒宇
推薦閱讀:《公路交通科技》征稿要求有哪些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