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有效的課堂教學應是張弛有度、有彈性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留時間給學生,讓他們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用耐心啟發學生善思、用耐心等待學生頓悟。
引言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課改的終極目標。有效的課堂教學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由“學會”到“會學”“樂學”的根本性轉變,教師的“愛心”和“耐心”以及學生的“細心”“信心”和“疑心”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五心”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保障。
本文談談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用愛心和耐心引導學生的細心、信心和疑心,用這“五心”去實現初中英語的高效課堂教學。
一、教師的“二心”是有效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
1.“愛心”是先決條件
教師的愛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愛教育事業、愛崗敬業;二是愛學生。教師只有愛崗敬業,擁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心,一心一意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全心全意為了教育這方熱土,才能熱愛學生,對學生有慈愛之心、摯愛之心。反之,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也會得到學生的愛戴,有了學生的愛戴和尊敬,又可以使教師對教學產生愛,愛上教育教學,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成為教學改革的先鋒,成為教學的中流砥柱。
教師對學生的愛心,體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動態、關注學生行為方式的改變等。另外,教師的愛心還體現在對學生的善思、好問要包容、激勵,像愛迪生的媽媽看到愛迪生孵小雞時那樣循循善誘,不因愛迪生問一些與學習、課程無關的問題,而被教師認為智商低下并讓其父母將其領回家那樣對待好問的學生。教師應該啟發學生敏而好問、不恥下問。
教師用一顆慈母、嚴父之心對待每一位學生,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心,用“愛心”方可譜寫教育的新篇。
2.“耐心”是必要條件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是張弛有度、有彈性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堂上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留時間給學生,讓他們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用耐心啟發學生善思、用耐心等待學生頓悟。
例如,學生有疑問時給學生“耐心”。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在學生有問題時,教師為了節省教學時間,直接給出標準答案。其實,這種做法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機會和權利。如學習8B Unit1 Comic strip時,卡通對話中有“I have eaten it”等類似的句子,學生可能要對其結構、用法產生疑問。此時教師千萬不可因為是本單元新出現的語法項目而急于給予點撥。這時,不妨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讓他們探究、體會其用法。此時教師的“耐心”、教師的等待是一種藝術,學生會在教師的耐心等待過程中結出“碩果”或綻放智慧的火花。
二、學生的“三心”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所在
1.細心是學習的基礎。學習語言和做任何事情一樣,最需要的是細心。很多學生學習馬虎,如最常見的單詞like,學生容易丟掉一個字母e寫成lik;finish doing學生一用則成了finish to do等。為此,培養學生細心是學好英語的前提,也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根本需求。如學習表示天氣的形容詞,教師啟發學生細心觀察這類詞的構成:sun、fog雙寫輔音字母再加-y, 而其余的直接加-y,這樣的學習方法會“事半功倍”。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繁雜且數量多,很容易忘。如果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并進行分類,不難將其分為AAA型、ABB型、ABA型和ABC型,將這些動詞分為這四大組來記憶,可以既節省時間又利于強化記憶。
2.信心是學習的保障。信心是有效學習的保障,有信心才有動力。信心主要來自于學生本身,也來自于教師。排除自身因素外,教師的鼓勵也可以使學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學習中。課堂上,常看到一些學生坐在教室的角落里默默無語,不敢抬頭、不敢開口發言,靜靜地等待下課。此時,教師激勵的眼神、輕輕的一句“Have a try, please!”,在學生回答后,及時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如“Great!You have done well”等,都會使他們昂起頭、挺起胸去迎接新的挑戰,等待教師的再次肯定,爭取再次表現的機會,從而,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
3.疑心是學習的“翅膀”。有人認為疑心是個貶義詞,不適合在這種場合出現,怎么能讓學生有疑心呢?這里說的疑心是指有疑問的心、會問的心、敢問的心,簡而言之,就是問題意識,對知識敢于問“為什么”。
孔子曰:“敏而好問。”學生要善于質疑、敢于質疑,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只有發現問題,才能引發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對于“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over the years.”句中用了take place,為什么不用或可不可以用happen呢? 學生提出這個問題,通過討論,發現二者的區別顯而易見。再如,學習marry這個單詞時,學生可能會問“marry和不和with連用?”。如此提出問題,再進一步思考、討論或查閱資料,解決問題,進而出現頓悟。這就是學習的需要,是有效課堂教學的需要。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課改的必然要求。教師用愛心愛學生、用愛心對待英語教學,用耐心等待學生奇思善悟、用耐心開啟學生的心靈之窗,用愛心和耐心培養學生的細心和信心,引導學生的疑心,讓學生堅定學習信心,善于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的細心、信心和疑心在教師的耐心、愛心的呵護下,在學習上綻放光彩,并結出豐碩的果實。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