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色和寫作任務并設計出相應電子郵件傳遞路線示意圖及其要素要求,然后引導學生對個體的任務、角色、文本形式、主題和范文等進行討論分析,重點分析人際關系及其注意事項和范文。如筆者對本任務的人際關系就做了如下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范文對公函性質的英語電子郵件的格式、特點、寫作語氣、措辭、風格等進行了討論分析和歸納。3.交流與點評在這個環節筆者要求師生、生生分組互換角色對作品進行交流與點評,并設身處地對作品是否達到了預定的交際目的和產生應有的交際效果及其原因進行點評(如行文、連貫、措辭、語氣等方面),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寫作得失及修改意見,以促進作者進一步內化寫作知識,提升寫作能力和策略。
“后過程寫作”簡介“后過程寫作”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社會認知、功能語言學和建構主義理論的發展而出現的范式。它主要基于功能語言學(語用學)、當代主體間性哲學、對話理論、建構主義、情境認知理論以及社會認知修辭學、后結構主義和后現代主義修辭學。“后過程寫作”認為寫作是一種運用書面語言,針對明確或假想的讀者進行的有目的、有意義的建構和交流活動,是一種自我表達與社會交流的行為工具或手段。它不僅僅是一種產品,一個過程,還應該是基于真實情境的社會交流和意義建構。它強調寫作任務的真實性,寫作行為的目的性,主張寫作教學要盡可能還原或者營造真實語境;倡導在“真實世界中寫作”、“在真實學習中寫作”“、跨課程寫作”、“探究寫作”、“創造寫作”“、生活寫作”“、基于內容的寫作”;關注話題、讀者、目的、文體、語言等交際語境要素,重視寫作的社會認知和情境認知的功能。這是一種正在形成中的范式,雖然它使寫作研究的社會理論形成了單獨的一類,但是它的學派觀點、理論基礎、知識構成等都還沒有定論,而且分支流派眾多,理論基礎和具體教法各異,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陣線。其中體裁教學法、過程體裁法和交際法、任務法較有代表性。體裁教學法包括ESP和EAP領域的“體裁教學法”以及新修辭學派和澳大利亞學派等三個流派。它建立在語篇的體裁分析上,即把體裁和體裁分析理論自覺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屬于不同體裁的語篇具有的不同交際目的和語篇結構,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或撰寫屬于某一題材的語篇。此范式主要包括范文分析、模仿寫作和獨立寫作等操作步驟(秦秀白,2000)。
構建思路對比后發現,上述三種范式在課程和教學上各有利弊,他們之間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關系,而是從不同的維度相互作用、相互關聯的整體:文章范式關注寫的結果,解決“好文章是什么樣的”問題,可以看成“文章寫作”的中心環節;作者范式關注“寫的方法”,解決“怎樣寫”的問題,可以看成“文章寫作”的“過程”實施;讀者范式則重點關注“為何寫”“為誰寫”“寫了什么用”等更深層次的問題,解決寫作“為什么”問題,是“文章寫作過程”動力系統和保障系統。從內容體系層面來看這三者之間是一個前后包孕,互動運行的關系:交際語境要素(包括作者、讀者、話題、目的等)驅動了“寫作過程”(構思、行文、修改、發布)的發生,寫作過程的運行,導致“語篇作品(文章)”的誕生(榮維東,2010)。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孤立地運用單個的范式都不能解決寫作課程中存在的問題,而是應該進行立體整合,構建“三維”寫作范式:結果(語篇)維度、過程(能力)維度和交際策略維度。內容框架由上可知,“三維”寫作范式的內容應該涵蓋以下三方面內容。教學設計思路筆者認為理想的“三維”寫作范式的教學過程應分為寫前、寫作、修改、編輯與交流等四個階段,包括預設→討論分析→計劃→組織素材→仿寫→獨立寫作→修改→反饋→修訂→編輯→交流與分享→點評等環節。其操作模式可以歸納如下:首先,教師預設好大的交際環境(即寫作背景)和寫作任務;其次,師生共同對任務、角色、文本形式、主題和范文等進行討論分析;學生根據討論分析結果制定個人寫作計劃(或構思),并圍繞主題組織素材進行仿寫,再根據任務實際情況過渡到獨立寫作;初稿完成后進行修改、反饋、修訂;最后,師生共同交流分享編輯后的作文并進行點評。
在寫前階段增加了交際環境預設和范文分析;在編輯與交流階段增加了交流與點評環節,其他的環節與過程范式大體相同。所以筆者著重列舉個性環節。如:按照過程范式,電子郵件的寫前任務設計應該包括構思、立意和選材三個環節,而“三維”范式增加了交際環境預設和范文分析,將構思和選材放在寫作階段,并且它的寫作任務是發散性和開放性的,這與過程范式的單個的明確任務完全不同。1.環境和任務預設首先,筆者提供天宇進出口公司、光華電腦公司和紐約大通進出口公司三個公司的簡介,讓學生對他們的經營范圍、理念、特點等有一個粗略的了解,然后布置寫作任務并要求學生結隊練習。2.分析筆者先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色和寫作任務并設計出相應電子郵件傳遞路線示意圖及其要素要求,然后引導學生對個體的任務、角色、文本形式、主題和范文等進行討論分析,重點分析人際關系及其注意事項和范文。如筆者對本任務的人際關系就做了如下的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結合范文對公函性質的英語電子郵件的格式、特點、寫作語氣、措辭、風格等進行了討論分析和歸納。3.交流與點評在這個環節筆者要求師生、生生分組互換角色對作品進行交流與點評,并設身處地對作品是否達到了預定的交際目的和產生應有的交際效果及其原因進行點評(如行文、連貫、措辭、語氣等方面),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寫作得失及修改意見,以促進作者進一步內化寫作知識,提升寫作能力和策略。外語寫作教學是當前外語教學的難點和熱點問題,隨著認知心理學研究的迅速發展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日新月異,傳統的外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寫作教學范式也正經歷重大轉型,各種理論研究與實踐活動見仁見智,但是目前沒有一個流派能系統解決外語寫作教學困境。在辯證分析的基礎上,筆者認為寫作教學的各個范式在課程和教學上各有利弊,他們是從不同的維度相互作用、相互關聯的整體,進而提出了“三維”范式的整體構架,并借助實例加以說明,以供各位同行參考和借鑒。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