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高素質專業化干部和教師隊伍建設。輔導員既是干部又是教師,專業化建設直接關系著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和培育時代新人的宏偉敘事。新時代背景下,強化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全面深刻把握輔導員專業化的“時”“事”“勢”:不忘本來,因時而進,在歷史之維深入厘清輔導員專業化的發展邏輯;直面當下,因事而化,在現實之維深入破解輔導員專業化的現實難題;面向未來,因勢而新,在未來之維深入集聚輔導員專業化的后發優勢。
關鍵詞: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3.031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749(2019)03-0149-05
《高校輔導員學刊》(雙月刊)創刊于2009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廳主管、安徽師范大學主辦的面向全國高校輔導員的專業刊物。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1] ,專業化被當作一種干事創業的能力和精神,標志著新時代國家人才培養和干部隊伍建設開啟專業化轉型。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又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要求,強調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2]?!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43號)對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做出了全新而系統的部署,開啟了輔導員事業新時代。輔導員既是干部又是教師,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養過程中身份特殊、至關重要,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不僅關乎輔導員職業的社會地位,更關乎立德樹人工程科學有效開展。在新的時代面前,全面加強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質要求,更是培育時代新人的應有之義。
一、歷史之維: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是因時而進的歷史嬗變過程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多次指出,“高校要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3]。新時代背景下,談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更應牢記初心、不忘來路,全面厘清輔導員專業化因時而進的歷史邏輯。高校輔導員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不同時期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黨的事業的戰略需要,是隨著不同的歷史場景轉換而不斷得到彰顯和強化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特殊的歷史使命。
1.高校輔導員是新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需要
高校輔導員的歷史出場帶有濃郁的政治底色,講政治是輔導員的基本要求,政治性是輔導員的原初屬性。政治輔導員制度萌芽于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抗日軍政大學就給學員中隊配備政治指導員。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建設百廢待興,國際國內政治環境危機四伏,出于對政治領導和開展政治教育的需要,政治輔導員制度開始在高校推廣。1951年11月,政務院提出,“各工學院有準備地試行政治輔導員制度,設立專人擔任政治輔導員”[4]。1952年10月,教育部開始在全國高校有重點地試行政治工作制度輔導員制度,要求各高校設置政治輔導處,下設政治輔導員若干人[5]。1953年,蔣南翔率先在清華大學創建“雙肩挑”政治輔導員隊伍。1961年11月,中央通過《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提出,“要逐步培養和配備一批專職的政治輔導員”[6],教育部直屬高校率先執行,各地方高校緊隨其后。1965年,教育部頒布《關于政治輔導員工作條例》,1966年全國各級各類高校普遍設立政治輔導員,但這一制度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荒于執行。1978年,隨著高等教育秩序的恢復,《全國重點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頒布,明確規定,“在一、二年級設政治輔導員或班主任”[7],政治輔導員制度開始重新在全國高校施行,但依然是“雙肩挑”模式。1986年,國家教委頒布文件,首次允許政治輔導員評聘職稱并提出指導性標準,輔導員職業化特征初步顯露。2000年7月,中央召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教育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對學生政治輔導員員的選拔、使用、管理、培養做了比較明確的規定[9]。至此,伴隨著新中國革命和特殊時期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需要,我國政治輔導員制度從無到有,逐步完善,配備方式由最初的兼職到專兼結合,職能范圍由政治為主向思想教育領域延伸,他作為一個特殊職業開始由模糊逐漸走向清晰、從幕后逐漸走向前臺、從邊緣逐漸步入中心,由“政治型”向“思想政治型”逐步轉變。
2.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是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進入21世紀,隨著改革開放持續深入,我國進入了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生活轉變的新時期,國際局勢動蕩不安、社會矛盾錯綜復雜、利益格局不斷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高等教育和學生成長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改變。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凸顯,國家對輔導員有了更加明晰的定位和迫切的需求,輔導員內涵和外延逐步拓展,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輔導員逐漸成長為職業化隊伍。2004年,中央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文),對輔導員的職責、結構、數量、要求等做出了比較細致的規定。2005年,中央召開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胡錦濤在大會上提出要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建設輔導員隊伍,12個字方針詮釋了輔導員隊伍的重要使命和鮮明品質,彰顯其重要地位。同年3月,教育部頒布《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要統籌規劃專職輔導員的發展,鼓勵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讀相關學位和業務進修,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向職業化、專家化發展”,這是國家權威文件首次提出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化”問題,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2006年,教育部頒發《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令第24號),強調了輔導員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為輔導員隊伍進行了比較清晰的職業畫像,輔導員事業進入了嶄新的職業化發展時期。與輔導員職業特征相適應,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會以及各區域性的輔導員協會相繼成立,輔導員職業化建設開始蓬勃發展。在這一時期,一個顯著的變化是,2005年正式將“政治輔導員”改為“輔導員”,稱謂的變化標志著身份的變化,工作性質、內涵和重心全面變化。思想政治工作開始和德育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體現了對輔導員科學而全面的定位,極大地豐富了職業化的內涵,輔導員開始由“工作”上升為“職業”、由“單一政治屬性”擴充為“綜合事務屬性”,職業化道路越走越寬。 3.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新需要
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同志對高等教育事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思想政治工作和輔導員隊伍建設被推舉到歷史新高度。新的時代,人才培養環境和育人目標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培養什么樣的人”成為教育的首要問題,“立德樹人”成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為思想政治工作新使命,這些都迫切需要更加專業的輔導員隊伍。2014年,教育部頒布《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就輔導員的職業定位、功能、等級、標準做出了明確和規范,為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標明了方向。2016年,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保證這支隊伍后繼有人、源源不斷”[10],充分體現了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工作一支專業隊伍的不可或缺性和重要作用。2017年,中央頒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發[2016]31號),明確要求輔導員隊伍“要納入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形成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工作力量。”這是中央首次將輔導員納入專業人才管理和培育視野,輔導員有了更為光明的發展前景,輔導員專業化建設駛入快車道。隨后,教育部第43號令的頒布則是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全面貫徹落實,明確提出要“切實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不斷提高隊伍的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這標志著專業化擺在了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首要位置,完成了頂層設計,具備了各種要素條件,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新時代全面開啟,輔導員開始由“工作人員型”向“專業人才型”轉變。
二、現實之維: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是因事而化的專業破冰之旅
新的歷史時期,大學生自身和高等教育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學生的思維、學習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這些都對輔導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實現內涵式發展,因事而化,增強問題意識,直面現實矛盾,緊扣建設的專業根本。在發現和破解現實難題過程中,進一步廓清專業化的內涵和外延,增進專業化建設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專業自信和實踐自信。
1.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進一步提升專業話語權,科學構建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彰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11]。輔導員的首要使命就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掌握對廣大青年學生的意識形態領導權,這是新時代黨中央賦予輔導員隊伍的首要任務。輔導員隊伍很長一段時間處于邊緣地帶,得不到社會的廣泛認可和自身高度認同,僅僅“說起來很重要”而已。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輔導員工作缺乏專業話語權,沒有一個清晰的學科體系和深厚的理論體系支撐,輔導員陷入了“有理說不清”的尷尬境地。輔導員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這是一個高度講究科學的工作,輔導員專業化就是要以科學完善的學科體系為基石,以專業話語為介質,以專業知識支撐專業實踐。通過構建專業的學科體系來增強輔導員專業的話語體系,進而提升輔導員專業話語權。提升專業話語權的另一個關鍵所在就是要科學構建理論體系,“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12] ,要讓輔導員學透徹、講清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髓,這是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基本功,“如果不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說服人、教育人,就不是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13]。有了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輔導員在關鍵的時候就不會“失語”“失聲”“失策”,才能以“理”服人,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話語權。
2.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進一步提升專業影響力,精準聚焦工作場域和服務對象,廓清專業工作面
專業化與否是一個職業區別于其他職業的重要標志,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關鍵在于有沒有專業化的地位、專業知識技能、專業的工作場域和特定服務對象的專門需求。專業地位、專業知識技能這些都毋庸置疑,近年來隨著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召開、43號令的頒布以及開展輔導員年度人物評選、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等一系列重大活動,輔導員的重要性不斷彰顯,專業水平和社會影響不斷提高。但就服務對象和工作場域而言,虛擬和現實都給輔導員專業化帶來很大的困擾。當下輔導員現實中的工作領域十分“泛化”,大學生的急難險重之事,最后都要“導”向輔導員來解決,輔導員具體服務對象不清,職責不明,業務不“專”不“精”,很多輔導員缺乏專業自信。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又十分“虛化”,邊界模糊,對象虛擬,輔導員網上工作缺少著力點,網絡思政缺乏實效性[14]。提升輔導員專業化水平,必須學會“聚焦”,精準界定輔導員具體服務的工作場域和服務對象,只有目標清楚、任務清晰、陣地明確、成效顯著,輔導員才能彰顯專業化的影響力,這是專業化建設的前提條件和價值所在。
3.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進一步提升專業化保障能力,優化管理體制和提升機制,拓寬成長空間
輔導員的專業化不是一種“泛”專業化,流于形式的“專業化”實際上是一種庸俗化,“專業化”建設需要“專業化”的保障體系,“加強輔導員的專業化培養是提升其素質能力的重要途徑”[15]。目前,輔導員專業化的服務提升體制機制不健全,專業化的保障體系不完善,職業成長空間不通透,這些因素都嚴重制約著輔導員專業化發展。有的學校連輔導員基本的編制都解決不了,采用短期合同制、人事代理和購買第三方服務等形式,這就更談不上專業提升了。提升輔導員專業化水平,亟需科學構建頂天立地、統籌兼顧、有始有終、表里如一的輔導員專業培養體系。首先,要“開源節流”,嚴把入關口,把具有相關學科素養和專業化培養前途的有志青年優先招錄進來,確保大學生“人生導師”的供給質量。其次,要“標本兼治”,對輔導員進行全生涯、全業務、全方位指導培訓,有計劃、分步驟地提升輔導員專業素養,形塑輔導員群體專業化形象。最后,要“優勝劣汰”,對輔導員進行分類培養、分層使用,把專業素養良好、專業能力突出的優秀輔導員不遺余力“樹”起來,把專業素質欠缺、專業發展渺茫的輔導員及時穩妥“分”出去,全面提高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質量。 三、未來之維:輔導員專業化發展是因勢而新的協同融合之路
“今天,宣傳思想工作的社會條件已大不一樣了,我們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則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16]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想“有效”“合時宜”,就要實現自我“突破”,要因勢而新,構建清晰的價值坐標和邏輯指向。深入分析和因應學生成長態勢、歷史發展趨勢、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在專業化建設過程中堅持與時俱進、與“世”俱進,在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高度契合中創新發展。
1.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進一步“識勢”,認清新形勢,增強大局意識
輔導員隊伍之所以愈發受到黨中央的肯定和重視,就是因為這一群體不僅是“經師”更是“人師”,是廣大青年學生的領路人和陪伴者,極大地影響著立德樹人的質量。這就要求輔導員在新時代的工作中不但要具有內向度的自我超越,還要具有外向度的視域融合,要把明辨是非、把握大勢當作首要的專業素質。首先,輔導員自身要從專業的角度明辨“大勢”,深刻洞察“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宏偉敘事,準確把握“黨對意識形態的絕對領導”這一宏觀大勢,將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做好高校學生意識形態工作的講解員、安全員和消防員,讓“講政治”成為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定盤星”。其次,輔導員要專業化地引領學生明辨大勢,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議題,更是總書記的明確指示“要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17]。方向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把廣大學生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邏輯中,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迸發強大生命力。最后,輔導員還需要專業性地分析和融入學生日常生活所面臨的紛繁“小勢”,專業性、技術性解決學生的生活、情感、學業、心理、行為和就業等與學生生活成長休戚相關的常規問題??傊o導員專業化建設需要從大勢著眼,從小勢入手,在上層建筑上長眼界,在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2.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進一步“謀勢”,形成工作“大勢”,打造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面向全世界發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號召,彰顯了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極具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共同體是擁有共同事物的特質和相同身份與特點的感覺的群體關系,是建立在自然基礎上的歷史和思想積淀的聯合體。”[18]未來社會將是一個高度分工協作的社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個需要全員參與、同心協力的工作,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努力打造命運共同體,共同營造輔導員事業的大勢。首先,要打造輔導員隊伍命運共同體。未來社會各種思潮和矛盾將更加多元、多變和多發,輔導員只有在手拉手、肩并肩的聚合中才能抵御更大的風浪和挑戰。命運共同體并不是簡單的特殊利益小團體,而是“更加強調職業發展的價值觀和歸屬感,能夠為輔導員提供明確的角色定位,提供一套輔導員隊伍分享的信念、規范、價值以及標準”[19] 。輔導員命運共同體其實就是信念共同體、價值共同體、標準共同體和行為共同體。其次,要打造輔導員與學生的命運共同體。輔導員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輔導員工作應當“以生為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應落實到學生身上,這是輔導員事業的基本定位和價值指向。輔導員要努力和學生成為思想共同體、學習共同體、生活共同體、榮辱共同體和情感共同體,最終構建師生命運共同體。再次,還要打造輔導員與其他教師的命運共同體。輔導員工作與學校其他教職員工所從事的工作殊途同歸,守的是同一段“渠”,種的是同一塊“責任田”,最終指向都是立德樹人。輔導員工作不能游離于學校中心工作和教書育人整體工作之外,要力戒“兩張皮”現象,努力打造同向同行、同舟共濟式的全員命運共同體。
3.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進一步“造勢”,形成新優勢,在協同創新中彰顯生命力
“不斷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是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發展道路的一大優良傳統。”[20]新時代面前,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更要因時而進、創新發展,創新的出發點是對大勢的精準把握,落腳點就是通過協同發力,創新各種專業化的理論、模式、平臺、方法、手段來達到一種嶄新的育人效果。以往的輔導員工作之所以或多或少存在著“虛”、“軟”、“淺”、“假”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還是思想僵化、手段單一、因循守舊、各自為戰,工作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輔導員專業化建設要注重構建大思政格局和培育創新精神,在協同創新中煥發強大的生命力。首先,要具有協同創新的開闊眼界。當下是一個互聯互通、開放共贏的社會,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的開啟,教育國際化、學生多樣化、思想多元化、需求差異化、服務精細化的趨勢將愈發明顯,這就要求輔導員專業化要體現中國情懷和世界眼光,要具有引領中國學生走向世界、向世界學生說明中國的意識和本領,要用專業化的服務來助力來自全世界的留學生同樣實現美麗幸福“中國夢”。其次,要練就協同創新的本領能力。立德樹人需要的是一種源源不斷、同心同向的合力,輔導員要有意識和能力來協同校園內外、不同部門、不同群體、不同學科等各種有益資源,尤其是協同網上網下工作、駕馭互聯網的能力。輔導員不但要和學生“面對面”交往專業,“鍵對鍵”交流更要專業,不但要在線下與學生情同手足,還要在線上與學生同頻共振,專業化駕馭網絡能力至關重要。再次,要追求協同創新的專業化實效。專業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集中體現在“產品”上,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成長、和諧生活、優質成才無疑是輔導員工作最大的專業成就。輔導員專業化絕不是“專業化”地開展各種轟轟烈烈、缺乏失效的活動亦或不切實際、不接地氣的奇思妙想,這種“專業化”的協同要比不專業蠻干危害更大。協同創新的實效性要體現在通過專業化的工作助力學生優質成才的“最大化”、健康成長的“最優化”以及幸福生活的“長久化”。
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既有歷史淵源,也有現實歸因,更是未來考量,體現了對輔導員之所以為“專業”教師的本體性追問,是由輔導員職業邏輯和教育本質確定的規定性范式,是紓解輔導員職業危機和身份認同的關鍵。新時代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應牢牢抓住黨中央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和全面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戰略機遇期,開創新氣象,實現新發展。不忘初心、面向未來,時刻葆有因時而進、因事而化、因勢而新的自覺自為,準確尋繹精準著力點,不斷研究新情況、把握新變化、回應新問題、創造新價值,努力為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辦好社會主義大學、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和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4.
[2]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3] 徐飛.培養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學的本分[J].中國高教研究,2017(5):29.
[4][5][6][7][9] 何東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1976—1990)[M].??冢汉D铣霭嫔纾?998:131,176,1065,1645,650.
[8]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1978-2014)[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7.
[10][17]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11]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在京開幕[N].人民日報,2017-10-19(1).
[12]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 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3-19(1).
[13] 鄭永廷,張國啟.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與發展[J].思想理論教育,2006(2):4-11.
[14] 左殿升.時代賦予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新意涵[N].山東教育報,2017-08-14(3).
[15] 劉宏達,潘開艷.十年來我國高校輔導員制度頂層設計及其實踐創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118.
[1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18] [德]菲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19] 李忠軍.以職業能力建設為核心推動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J].思想理論教育,2014(12):102.
[20] 沈壯海,葛大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因勢而新:歷史經驗和現實進路[J].馬克色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17(4):11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