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后學習既是對課堂學習必要補充,又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途徑。教師需要加強學生課后學習指導,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服務,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自主學習,及時鞏固課堂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課后延長服務是義務教育階段,可分為“課后、延時、服務”三個關鍵詞初始階段側重于“服務”元素;根據政府要求,延遲服務屬于課外活動教學。而教育管理同時包含課后延時服務,如何做好課后延時服務是規范教育管理,提高學習效率最關鍵問題。
關鍵詞:在校學生;教育管理;延時服務
引言:課后學習是課堂學習有效補充,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針對性,可以充分彰顯學生特性,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發揮著不可估量重要作用。在學生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之后,及時通過課后學習進行鞏固和拓展非常必要。教師抓住學生課后學習環節,結合學生學習的現狀和當下認知水平,適時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優化課后延時服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大有裨益。基于此,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落實課后延時服務,促進學生學科素養快速提升。
一、課后延時服務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師生負擔的增加
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國家嚴格規定學生的上課時間,造成“三點半問題”。推廣服務基本上將學生的上課時間從3:30延長到5:30。時間的延長和任務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師的工作任務和學生的學習任務。首先,教師的工作時間延長,任務加重。大多數學校都將服務時間從放學后的3:30延長到4:00,5:30延長到6:00,這意味著教師的工作時間將延長。原本自由安排的時間現在用于輔導,休息和研究的時間大大減少。其次,學生的學習時間增長,學業任務也增多。建議更加明確,而延伸服務的內容則主要分為任務、運動、美術、娛樂游戲,以及觀賞適當的影片。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各所高校針對其現狀組織的服務內容卻往往有所不同。由于缺乏設備和教師,一些學校無法開展各種服務活動,更多的學員被安置到課堂里,專心于教師輔導任務。對學生而言,在完成日常學校的學習課程之后,如果教師服務部門延遲時間,學生們往往就只能在課堂里做作業。而且,隨著學校業務的進展,許多學生原先舉辦的興趣培訓課程必須取消或推遲到周末。通常,在周一至周五的學校學習生活結束后,學生需要參加主要人才培訓課程。因此,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是有所減輕,而是有所增加。
(二)活動內容單一
這一政策的制定還處在探討階段,內涵的定義還處在不完全階段,許多學校的校外服務內涵與表現形式都相對獨立。據觀察,很多學生延遲服務的最主要內容就是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指導作業。在整個學校服務流程中,作業指導占有最關鍵的地位;第二個是生活安全教育和閱讀,也是由教師在課堂上組織的;一些學校組織其他戶外活動,如足球、籃球等。可以看到,課后服務的內容相對獨特,服務形式主要基于靜態教師管理,不能很好地體現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興趣和特長的服務目標。
二、“課后延時服務”與在校管理策略
(一)減輕教師負擔
在學校進行后期業務發展的過程中,教師的生活壓力與工作負荷越來越重。“加壓”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將使校外業務發展無法正常進行。所以,降低教師壓力已迫在眉睫。首先,學校能夠合理引入校外人員,以減少師資的不足,從而減輕教師工作任務。同時學校業務隊伍中師資的短缺也將增加校內教師的工作任務。所以,該校能夠針對學校自身狀況,合理高效的引入校外人員參加學校業務。另一方面,退休教師可以被聘回學校。同時學校也可以充分發揮家庭委員會、社會福利組織等社會志愿者的力量,積極吸引優秀大學生進入學校,開展一些課外服務。不僅如此引進大學生也是一種很好培養大學生實用方法。當然,學校需要核實校外人員的引進情況,建立系統的監督機制,確保教師水平。第二,提高教師工資,優化教師福利。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教師薪酬,優化教師福利,緩解教師負面情緒,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只有教師對這項工作有極大的熱情,才能更好地促進這項政策的順利實施。
(二)豐富課后服務活動內容
課后延時服務的內容和組織形式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主要途徑。學校要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感,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校外服務,豐富校外的活動類型。首先,可針對其學生鍛煉特色編寫活動教程,而不要總是停留在課外指導和內部閱讀上。能夠通過利用學校的設施和設備進行戶外活動,提高體育運動,以滿足學校文化學習。例如,學院還可以舉辦關于舞蹈、音樂、球類運動、書法,以及其他活動的課程。學生可按照自身的興趣與需求選擇開展不同的課外活動。其次,學校還可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各類教學資源,如養老院、博物館、少年宮等進行社區實踐活動,從而組織學生走向校園,了解社會,提高學生的社交技能,為社會發展的需要打下基礎。
(三)家長著力配合
家庭教育是學校課后服務主要參與者。家庭教育對政府認知將造成教育錯誤需求,從而對學校課后延時服務帶來很大阻礙。所以,家庭教育應該提高對政治認識,理解課后延時服務的初衷,理解政治的原則、要求和目標,改變以學業成績為重的鞏固教育觀念,了解課后延時服務對學生成長和家庭發展的真正意義。只有正確認識這一活動的意義,才能更新教育觀念,正確定位學校的課后延時服務,區分課后管理機構,對學校教育提出合理要求,并與學校合作,更好地開展課后延時服務。
結束語:課后延時服務是解決社會人生活問題的途徑之一,也是社會發展必然結果。城鄉教育需求均衡發展是課后服務核心。對于學習來說,課后服務是承擔教育責任的必要條件。如果家庭和學校責任和權利不明確,就必須提供課后服務,以彌補教育方面差距。教師作為學生課后學習的指導者,需要著眼于學生未來發展,在科學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指導學生的課后延時學習,在保質保量的完成課堂目標之后,進一步拓展學生視野,為學生提供自我發展的良機。
參考文獻:
[1]李修國.站在群眾立場做好課后延時服務工作[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2):11-12.
[2]本刊編輯部,邵琳.課后延時服務:用細節讓教育更有溫度[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2):6.
[3]李名,王玉雯.新課標背景下的鄭州市小學便民服務研究——以午餐配送、課后延時服務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20):108-110.
[4]. “課后延時服務”的課程設計與構建[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第六次“教育問題時習會”論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2019:2-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