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職業教育類型化改革提供了政策導向,原有的培養方案已不能滿足現在的教育發展趨勢。2019年,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服飾專業在學院統一部署下重新修訂了專業培養方案,根據原有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從培養途徑、創新舉措等幾個方面進行改善創新,從而更好地打造高質量教學體系。
關鍵詞:實施方案;培養途徑;創新舉措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1)12C-0023-04
為貫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精神,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9〕13號)要求,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一流五年制高職教育,對照《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強化標準意識,切實推進“三教”改革,認真開展了專業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和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工作。
一、原有人才培養方案存在的問題
認真開展本專業建設定位規劃和實施工作,是保證學校人才培養符合專業發展規律、滿足社會現實需求、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工作,也是學院內涵式發展的必然途徑。服裝與服飾專業結合專業建設質量標準,梳理專業定位基本情況,原有方案存在如下幾個具體問題。
(一)專業課程設置與企業“四新”相脫離
原有專業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留有明顯的學院派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痕跡,與產業、企業“四新”(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對接還不夠完美。因此,要根據市場調研分析結果組織行業和企業專家進行職業能力分析,通過職業能力分析,梳理典型工作任務,然后組織課程專家根據典型工作任務建構專業課程,并依據能力規律設置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含專業綜合實踐課程)以及專業拓展課程,以此保證課程之間的序化關系,即課程的前導后續關系,并保證課程設置的系統性。
(二)質量保障體系不健全
由于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各分院及辦學點內部服裝專業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尚處于實踐探索階段,學院對質量保障體系制度實施、檢查與評估還處于磨合期,在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偏差,為此,必須厘清專業建設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構建中出現的若干問題。第一,主體不限于質量管理人員,還應包括教師、學生以及企業專家。第二,對象不僅是專業人才培養,還應包括專業建設管理、專業發展資源。第三,目標不僅要建立專業建設質量管理制度,更要形成專業建設質量文化。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服裝專業教學經過十多年的建設,雖然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內部的自我評估制度建設,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需要進行改革。
(三)學生畢業就業導向失衡
調研近幾年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發現畢業生直接就業的少,主要選擇進入高校繼續學習深造。高職服裝人才培養一定要有大局意識,確保專業布局結構對人才培養戰略定位的有效支撐,樹立特色發展、集群化發展思想。高職教育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滿足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基于就業導向中的適應性要求,重視人才培養與發展,通過具有彈性作用的教育制度強化管理,提升教育素養。
二、指導性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實踐路徑
(一)深入調研,分析服裝行業人才需求新變化
為了掌握服裝產業對人才需求的情況,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的服裝協作會組織專業教師開展調研。本次調研對象包括來自南通、蘇州、南京、無錫等地的20余家企業。通過數據整理,了解了服裝企業用人需求等相關情況,發現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作、技術管理、質量檢控、品牌開發以及服裝銷售六大領域都急需理論與實踐水平較高的應用型人才。
1.服裝生產方式數字化。服裝產業走向數字化時代,智能化軟件、自動化機械服裝設備、新技術、新材料廣泛應用,諸如3D技術、機器人作業、自動化技術應用等新工藝以及整套流水化、現代化、數字化方案搭配應用于服裝生產,數字時代的生產模式將顛覆傳統,促進服裝行業大發展[1]。
2.服裝設計方式智能化。服裝應用型軟件改變了服裝行業設計、技術部門的作業方式,傳統手工轉換成為電腦數字化、智能化作業,二維款式設計軟件改變了手繪設計模式,三維款式將沿著設計、成樣、試衣、走秀的發展方式顛覆整個服裝行業傳統模式。服裝CAD以及工藝單的普及應用,提高了版房技術的作業效率,樣板的設計、放碼、排料、工藝單以及樣板管理,都利用智能化軟件完成,結合輸入、輸出自動服裝設備完成了高效率作業[2]。
3.DIY互動成為未來服裝的購買方式。電子商務開辟的全新的配送渠道和物流系統具有傳統銷售渠道不可比擬的傳播和銷售優勢,“觸網”自然不可避免。淘寶網已建立買家應用中心平臺,技術主要包括“虛擬衣柜”“虛擬試衣間”和“夢境全息展示柜”三大部分,其中已植入發布會上將用做走秀的服裝服飾,除了能夠看到炫彩奪目的走秀展示,還能通過3D服裝體驗技術對展示服裝進行試穿搭配,雖然目前技術還不很成熟,但可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
隨著電腦輔助設備的普及,企業將需要更多掌握CAD制版的技術人員和會開發智能服裝軟件的技術人才等;隨著電商的發展,企業的銷售模式有所改變,企業將需要更多的電商主播;隨著生產的智能化設備的產生,企業開始使用智能制造,企業將需要更多服裝3D人才和服裝新型設備使用技術人員。
(二)基于需求,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專業課程體系
分析調研結果,服裝企業對接中職設置的主要崗位有:服裝設計師、服裝CAD制版師、服裝工藝師、服裝營銷人員、流水線縫紉工。雖然很多流水線工序慢慢被機器取代,但是在調研中流水縫紉工的需求百分比依然是最大的,占22.73%;其次是服裝制版工及服裝CAD制版技術人員,占22.73%;服裝設計崗位雖然重要,但是需求量不大,占4.4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