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因為營商環境是推動或阻礙經濟增長的一個如此重要的影響力量。好的營商環境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市場動力。本文從曹妃甸區的營商環境現狀出發,簡要分析了在優化營商環境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曹妃甸;優化;營商環境;內生增長理論
《經營者》Executive(半月刊)曾用刊名:企業銷售,1987年創刊,以商戰為主線,著力于營銷理論探討,商務策劃示范等。
近幾年來,“優化營商環境”已經成為一個高頻詞,盡管優化營商環境這個話題成為經濟研究熱點的時間并不算長,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話,它在方向上其實是和經濟理論研究的內生增長理論嚴格一致的。在內生增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企業是經濟增長的最終推動力。而優化營商環境,歸根到底便是為了推動企業的發展。
營商環境,世界銀行將其定義為一個企業在開設、經營、貿易活動、納稅、關閉及執行合同等方面遵循政策法規所需要的時間和成本等條件。
從以上定義可以清晰地看出,評判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不僅要看它在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能源數量等方面的“硬條件”,也要看它在經濟水平、社會氛圍、法制環境等方面的“軟條件”。唯有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客觀地、真實地反映出營商環境的整體層次和水平。
曹妃甸這個因港而生的區域,自2005年首次通航至今以來也不過十余年的發展時間,與國內許多大城市相比較而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必然還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
一、曹妃甸區優化營商環境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
一個好的營商環境,會吸引更多的企業前來投資、落戶,會擴大當地市場的規模,激發市場的活力;會讓已經在當地注冊的企業發展得更快、更好,自然而然帶動當地就業,產生更多稅收收入;會降低發展不暢企業的生存壓力,從而助力企業發展,煥發企業新生,提高當地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在全國、全省和全市都在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趨勢之下,曹妃甸區也不甘人后、奮力向前,花大力量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同時下手優化自身營商環境。
硬件提升方面,曹妃甸區不斷加大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的建設工作力度,完善各類碼頭功能;開通多條鐵路線和外貿航線,解決物流運輸“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真正實現公、鐵、海多式聯運;引進恒大、富力、中鐵等大型房地產企業,建設多個高層次居住小區,為外來企業和當地居民提供高質量的居住環境;引入華北理工大學、唐山一中分校、衡水一中分校和多個品牌幼兒園、休閑項目,從整體上豐富了曹妃甸的教育資源和休閑選擇。
軟件提升方面,更多地體現在對企業的服務方面。在很多地方還在實行繁瑣的企業審批階段之時,曹妃甸區行政審批部門已經開始試行“一枚公章管審批”,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審批環節和審批要件的要求,為達到群眾跑一次、手續全搞定的效果,進行了多次改革和改進。對于一些重點項目,甚至實行由引進單位工作人員全程代企業辦理審批事項的做法,這種“店小二”的工作方式極大地促進了項目落地的速度,也為曹妃甸贏得了來自眾多企業的諸多贊譽。同時,針對入區企業行業類別,政府部門也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政策,具體包括稅收返還、企業員工宿舍提供、企業高管個稅返還等,形式多樣,全方位、多角度地助力企業發展。
截至2019年6月30日,曹妃甸全區市場主體總數已經達到31329戶,其中企業9163戶,個體22166戶。市場主體總數比上年同期增長36.72%,其中:企業數比上年同期增長33.84%,個體戶數比上年同期增長37.94%。
從上述圖表可以清晰地看到,截止到2019年6月份,整個曹妃甸區的市場主體、企業及個體數量的總數及增速來看,曹妃甸區域內市場比較活躍,總體發展態勢良好,這也可以看做來自于企業和市場方面對于整體營商環境的一個肯定。
二、曹妃甸區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政策落實方面存在時間上的滯后性
對于中央及省、市各級政府關于簡政放權、服務企業、優化地方營商環境方面的政策,地區跟進時需要一定的時間。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上級的政策精神,確定在當地的實施范圍、方式、方法和細節等,而關于這些,曹妃甸區也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在不斷嘗試,然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根據階段性的事實結果改進落實細則,再進一步將具體操作調整到更優化的狀態。目前來看,曹妃甸區在整體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工作積極性很高,但是畢竟水平有限,有時難免存在用力過猛、但是著力點又不夠精準、不夠全面的問題。因此,在落實相關政策和規則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需要在細微處進行調節和優化。
2.市場化水平受限,政府介入過多
雖然近年來曹妃甸區引入了很多大型國企、央企和名牌企業,例如首鋼、華電、中糧、華為等企業,但是客觀來說,整個區域市場化發展水平和程度并不高,當然這也幾乎是國內市場的一個通病。市場對企業的市場化管理不足,所以只得由政府出面進行干預,而政府的行政干預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必然會破壞市場的自我調節功能,從長遠來說也不利于優化當地的營商環境。除此種情況之外,還存在個別領導干部面對新型經濟問題不敢作為或不愿作為的情況,也成為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負面教材。
3.企業間惡性競爭破壞市場環境
曹妃甸區是一個因海而生的沿海小城,有大量規模不一的裝卸、搬運公司。為了提高自身的業務量,這類企業不斷降低裝卸服務費用,相互排擠、相互傾軋,惡意競爭行為破壞了市場環境;同時,各碼頭之間為了爭搶貨源,搶占客戶,也都私自降低港雜費標準,使得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證。這不僅拉低了行業的普遍利潤,也破壞了行業的整體形象,為曹妃甸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雖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曹妃甸當地已經成立了港口行業協會,但是從目前的運行情況來看,并不是十分理想,在整個港口、碼頭的運輸行業管理方面發揮作用十分有限。
推薦閱讀: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