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制造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制造企業若想在新時代背景下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進行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有效實施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實現企業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積累,增強企業自身和產品的競爭力,促進企業長期良性發展。本文以制造企業的成本管理為研究對象,討論了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的概念和意義,剖析了目前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對策,希望能為制造企業發展和完善自身成本管理體系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全面管理;制造企業
制造業的發展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其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制造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在此背景下,制造企業若想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則需要進行必要的成本管理,從而在降低制造過程各環節的成本的同時,實現提效增收,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1]。
一、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是指企業以完成成本目標,推進企業經營管理和實現盈利為目標的一系列科學管理行為。成本管理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甚至,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促進企業維持長期的發展潛力[2]。
(一)通過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是企業開展所有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差額即利潤,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成本管理的有效與否將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直接影響。從成本管理實施過程來看,成本管理包含預算(事前)、控制(事中)、考核分析(事后)等一系列過程,只有在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將上述舉措落實,才能從各個方面優化成本,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二)通過成本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的立足之本。當制造企業的成本相比于同類企業一直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時,憑借在成本上取得的優勢,企業可以制定低成本競爭戰略,提升市場占有率,并借此鞏固和提升自己的經濟實力。有效的成本管理,有利于打通生產的各個環節,提高業務水平,從而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企業擴大再生產創造條件。
(三)通過成本管理維持企業長期發展潛力
管理和發展是企業的命脈。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日趨激烈的競爭要求制造企業制定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戰略,同時對自身的管理體系進行改進和完善。成本管理作為制造企業內部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環,它的有效實施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更能推動企業實現技術創新和技術積累,促進企業長期向好向上發展。
二、制造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的成本管理制度
科學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實現制造企業有效成本管理的基礎。目前許多制造企業仍將企業戰略與成本管理相割離,導致成本管理過程不僅沒有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反而對企業戰略形成了掣肘?;蛘邔⒊杀竟芾韮热菥窒抻诋a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中,沒有意識到成本管理應當貫穿于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理念不足導致成本管理制度落后。此外,缺乏科學的成本管理制度將導致日常工作中出現“無法可依”,過于強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系的現象,不利于規范員工行為,降低員工積極性,影響企業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
(二)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
有效的成本計算方法是實現制造企業有效成本管理的關鍵。成本管理是一項囊括了成本預測、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在內的系統工程。盡管國內部分制造企業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意識到了實行成本管理的好處,但是大部分企業缺乏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只在年底時候為來年做出一份預算,并沒有認真進行成本計劃和成本控制,這種只滿足于形式的成本管理方法對于企業是沒有作用的。此外,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成本分析不詳細均是導致制造企業成本管理沒有效果的原因[3]。
(三)缺乏技術創新和積累意識
技術創新和積累是實現制造企業有效成本管理的不竭動力。部分制造企業缺乏對行業技術最新動態的關注與追蹤,缺乏創新意識,企業的各項技術落后于市場,從而導致產品成本高于市場水平。部分企業未意識到技術積累的重要性,人才流失嚴重,同時缺乏技術工作文檔的規范化管理,不能做到企業經驗和技術的總結與推廣。長此以往,企業技術積累不足導致缺乏創新,產品不具備強大的競爭力,企業生產效益低下,從而導致人才流失,員工工作散漫,形成惡性循環。
(四)缺乏信息化的成本管理手段
信息化的成本管理手段是實現制造企業有效成本管理的保障。制造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時會記錄、統合、計算大量的數據,然而,部分企業只能手動對成本數據進行簡單的記錄和處理,不僅使得整體工作效率偏低,而且難以為企業提供精確的成本計算結果,不能形成成本數據和處理技術的積累。此外,部分制造企業即使建立信息系統,也只將其作為記錄企業數據的工具,尚未真正的應用到實際的生產運營的各個環節當中。較低的信息化程度將使成本管理人員和實施人員無法進行有效的數據記錄、數據采集和分析工作,提高企業成本管理實施難度。
三、完善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對策
(一)創新成本管理理念,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理念是成本管理得以實施的驅動力,直接影響著企業戰略的制定[4]。企業管理者和員工要意識到成本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和長期發展的重要性,通過學習形成正確的成本管理理念,增強成本管理意識,同心合力完善企業成本管理制度。首先,企業管理者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確定成本管理目標,將成本管理目標與企業戰略相統一,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成本管理制度,避免成本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甚至限制員工的生產創造能力。例如企業處于開發戰略階段時,不能盲目縮減研發費用,致使成本管理與企業戰略背道而馳,有可能會導致企業戰略失敗。其次,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成本管理不能狹義地理解為制造成本管理,而是貫穿產品前期調研評估,中期設計制造,后期營銷售后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造企業只有在每個環節都嚴格落實成本預測、成本制定、成本核算和成本監督在內的具體成本管理措施,才能最終形成一個涉及生產各個環節的真實的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制造企業可以每隔一段時間組織一次成本管理培訓活動,培養形成針對全員工、全過程的全面成本管理意識,指導成本管理理論,提升各環節員工的綜合水平。此外,企業全體人員需嚴格落實以責任為中心的成本管理制度。從上至下每個環節,每個部門,每個車間甚至每個班組形成責任中心,合理劃分責任單位,明確權力分工,做到責任到人。這樣全體員工各有所長、各司其職,有責可追。在制度建立完成后,上至企業管理層下至車間基層員工,都需要嚴格落實各項制度,不允許特權、人情凌駕于制度之上??茖W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不僅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還能使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向著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專業化方向發展,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推薦閱讀:企業管理者能力與審計收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