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是我國和西方經濟往來的通道統稱,在這一背景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實現貿易暢通是經濟學者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新疆內地海關與陸路口岸無紙化水平較低,而東部沿海城市無紙化水平較高,為了縮小這一差距,本文展開研究,主要分析新疆無紙化貿易的發展現狀,根據新疆對外貿易通關情況,闡述新疆發展無紙化貿易的意義,提出促進新疆無紙化通關的政策。
關鍵詞:無紙化通關,新疆海關,絲綢之路
一、無紙化通關的概念及意義
(一)無紙化通關的概念
無紙通關是利用中國電子口岸及海關業務信息化管理系統,改變海關驗放憑進出口企業遞交書面報關單及隨附單證辦理通關手續的做法,直接對企業聯網申報的進出口貨物報關電子數據進行無紙審核、驗放處理的通關方式。實行無紙通關,能實現海關與企業、場站、監管倉庫等相關單位聯網,企業可不再向海關遞交紙面單證而是進行網上申報。它依托海關H2000作業系統,以企業的互聯網申報、海關電子數據審核、而后進行電子信息驗放的方式,由企業公司登錄中國電子口岸網站,選擇無紙報關方式來進行申報,海關在計算機系統中審核申報的合法與有效性。其工作流程可簡單描述為:企業無紙申報、海關審單、專業審單、無紙通關查驗、無紙放行、無紙通關事后交單。
(二)無紙化通關的意義
1.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是適應貿易發展潮流、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要求。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和信息技術進步,企業間交易往來的各類貿易單證逐漸由傳統的紙質憑證向電子憑證轉變。從國際上看,許多發達國家正在加快推進實行通關無紙化的步伐。歐盟自2009年7月起全面實行電子報關,“歐盟統一報關單”以電子方式向海關提交。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了絕大多數貨物的無紙通關。通關作業無紙化已經成為世界發達國家海關的通行做法。
2.有利于加快通關效率,對海關與進出口企業都帶來極大便利。無紙化通關極大地降低了通關時間。根據海關總署的相關統計,全國無紙化報關單進、出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分別為2.95小時和0.22小時,未實行無紙化通關之前全國海關整體進出口貨物平均通關時間為進口15.96小時、出口1.59小時。同時,無紙化通關最大程度地提高了通關效率。全國無紙化進、出口報關單24小時放行率分別為96.51%和99.14%,遠高未實行無紙化通關時67.61%和97.71%的整體進、出口報關單24小時放行率。
無紙化通關一方面能夠加快海關辦公運轉速率,使更多的進出口企業能更快更及時進行貿易通關,無形中增加了海關處理進出口通關的數量、另一方面,對企業而言,通關時間的節約可以為進出口企業節省時間,并能夠更好地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來進行進出口,有利于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形象與信譽。而且無紙化電子化的通關過程可以節約企業單證的印刷成本,與當前倡導的“綠色發展”理念相契合,不僅節約了企業的成本,還可提升企業形象。
3.海關改革的重要內容。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由于國際經濟形勢普遍疲軟,造成我國的對外貿易情況并不樂觀,這對我國的進出口企業提升貿易便利化和通關效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服務貿易來講,海關不僅是海關監管的對象,也是海關服務的主要對象。為幫助進出口企業能夠盡快走出困境,進行企業的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海關總署主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電子報關與無紙化通關等重要內容。
二、新疆的無紙化通關發展現狀以及必要性
(一)新疆的通關發展狀況
2010年7月15日開始,烏魯木齊正式啟動了出口貨物的分類通關改革。分類通關模式即綜合企業類別、商品類型、價格、許可證件、貿易國別、航線、物流信息等各類風險要素,按風險高低實施“低風險快速放行”、“低風險單證審核”和“高風險重點審核”。對紅通道的高風險報關單實施人工專業審單,再根據審單結果實施上述的3種作業方式。此舉是新疆監管通關模式的又一次重大的飛躍,極大地提高了全疆各口岸的進出口通關效率,對企業外貿的快速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3年7月1起,新疆烏魯木齊海關對阿拉山口陸運、鐵路口岸進出口業務和烏魯木齊出口轉關業務實施通關作業無紙化試點,全疆20家B類以上進出口企業參與試點工作,標志著新疆的無紙化通關正式啟動。2013年9月起,新疆地區通關無紙化改革試點范圍從2個海關業務現場擴大至至5個,在原有的烏魯木齊海關、阿拉山口海關可實行通關無紙化之外,增加了喀什、霍爾果斯、機場海關辦理該項業務。截至2015年末,阿拉山口海關實行通關無紙化的企業已增加至30余家,通關無紙化報關單占同期報關單總量的40%以上,無紙化報關單比例呈穩步上升態勢。
(二)新疆發展無紙化通關的必要性
一是新疆過于集中的外貿地理及貿易方式的要求。新疆處于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位置,地處亞歐大陸的中心,其北、西、南三面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8國接壤,自古以來便是歐亞大陸陸上通道的樞紐。貿易對象上看,新疆已經初步形成了以中亞五國、俄羅斯為中心的邊貿市場格局,并呈現出多元化趨勢。2015年新疆對中亞五國進出口270多億美元,占同期新疆外貿總值的七成;從貿易結構上看,邊境小額貿易是新疆外貿的主要方式,2015年其邊境貿易占全區進出口總額的60%以上,與周邊8國貿易額占貿易總額的70%以上。
一般而言,邊境小額貿易交易量較小但交易次數比較頻繁,對于以往海關以及邊境口岸的傳統通關方式來說,會造成對邊境貿易的諸多束縛。在2010年分類通關改革以來,新疆的邊貿開始有了較快發展,風險分類管理的實施使更多小企業的低風險交易得以快速及時地進行,節省了交易時間,尤其是對于新疆邊境小額貿易的進出口企業來說,這種通關方式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
二是新疆主要貿易結構的特殊要求。新疆出口貿易結構水平依然較低,有待進一步調整優化。出口的初級產品以食品及活動物、非食用原料等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同時,新疆出口的工業制成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品,如輕紡、橡膠、礦冶及制品和雜項制品等,技術密集型工業品的出口比例很小。
從貿易內容中可以看出,在初級產品中食品尤其是農產品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而這些產品大多都是低風險易放行的貨物,報關單中低風險的交易越多,無紙化通關模式就會更加有效率。無紙化通關將所有紙質單證轉變為電子單證,特別是對于風險判定為“低風險快速放行”的報關單,無紙化通關對新疆的外貿比其他地區更適應。
三是新疆與周邊不規范貿易的特殊要求。當前新疆與中亞國家之間幾乎入境的每道關口都收費,貨物到終點經常運費已經超過成本,加之企業之間互相壓價,使得新疆進出口企業的外貿拓展更加困難。傳統的有紙通關由于政務公開程度不高,容易滋生亂收費與重復收費的現象。通關無紙化系統透明度高,在整個審核過程中,企業均可通過自己的客戶端進行流程跟蹤,單證的審結、放行、結關狀態都可以實時顯示,海關審批狀態公開透明。從海關角度講,最根本的變化是改變了原有“批改作業”式的審核方式,簡化了現場關員對紙質單證的簽章、審批手續。
企業申報后,海關計算機系統會對報關單電子數據進行規范性、邏輯性審核,同時還會檢查報關單、隨附單證是否滿足通關作業無紙化要求,然后海關計算機系統會綜合企業申報各要素進行風險甄別、自動分揀、分類處置。通過無紙電子化的通關方式,能夠更有效地規范各級口岸與海關對于進出口貨物的亂收費、重復收費問題。
四是貫徹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綠色核心區”的要求。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在努力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基礎上,還肩負著“綠色”發展的重任。無紙通關過程中體現的自動化與電子化、便捷化理念都是符合低碳理念的,它的深化有利于將低碳理念滲透到海關監管工作中,更有利于節約社會資源,也有利于將成本和效率相結合的理念滲透到海關的監管工作中。
三、加快推進新疆通關無紙化的幾點建議
(一)加快新疆的大通關建設,構造本地的電子信息平臺
目前新疆電子口岸已經實現了與海關的數據交換建立了實體平臺,完成了除塔城與阿勒泰之外海關監管卡口管理。新疆應加大對各相關部門的通關信息整合力度,將涉及多個領域的系統工程統一完善,并加強與中國各電子口岸的合作,努力做到口岸邊檢、海關、質檢申報“三單合一”,實現資源共享,通過實施科學、高效地監管,以達到口岸通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從而使新疆的無紙化進程深入推進。
(二)牢固樹立無紙化通關的概念,加強對企業的無紙化指引工作
新疆目前的無紙化通關在疆內各個海關都得到了普及。但由于新疆啟動無紙化通關的時間較晚,加之南疆一些地區較為偏遠,有些企業可能對無紙化通關不夠了解,需要政府與海關共同出力,積極推進無紙化通關的概念,一方面讓更多的企業了解到無紙化通關的好處,另一方面由海關派員為各企業普及無紙化的通關流程使企業享受到無紙化通關的便利。
(三)健全通關的風險管理體制
無紙化通關模式的作業流程,主要是以企業和商品作為風險切入點,并以企業和商品為標的對報關單進行高、低風險的劃分。但由于計算機邏輯檢查方法的限制,進出口貿易險別的劃分就會出現差錯,需要健全通關的風險管理體制。首先應該完善風險管理作為查驗決策輔助系統的功能,利用計算機的信息技術對各海關各口岸的實時情況進行布控分析,并對風險較大的貨物進行及時的追蹤單據。查單時要應用海關的信息管理系統來進行對該貨物整套單據的查驗,并對貨物的風險性作出準確的判斷。
在平時可以對全疆各個地區的商品、運輸工具、運輸線路等與貨物風險相關的內容進行整體劃分,來提高應對查驗中出現問題的能力。其次應全面推行查驗績效評估。依托無紙化通關的基礎系統H2000中信息化管理與風險管理等系統,圍繞各海關的布控指令、查驗實施、查驗結果三大類指標,對職能部門、海關現場的查驗效果與布控效果進行全面的評估,并形成監管部門對隸屬海關的現場布控負責,對查驗人員進行評估,使風險管理體制更加優化,提高查驗的工作質量。
(四)加大對海關及口岸的信息技術建設
海關通關的演變從傳統的通關方式到分類通關的實施再到無紙化時代,電子技術在通關方式的變革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的是解決進出通關速率慢的問題,無紙化電子報關又解決了以往紙質單據通關中重復性審核的缺點。建議所有與通關有關的部門都應該通過互聯網信息系統將各部門之間信息整合起來,實現海關內部、海關與其他口岸間的數據互動與資源共享。加強對各海關的信息技術建設的投入,設立信息技術建設的專項資金,重點照顧如偏遠口岸海關如喀什海關、阿拉山口海關;海關亦可以設立專員,專門負責信息化的建設等。
參考文獻
[1]段秀芳.新疆口岸實施“大通關”制度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5):1-5。
[2]馮萍,楊海余,張庸萍.無紙貿易發展動因及策略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43-47。
[3]胡穎.中亞國家貿易便利化發展及其評價[J].新疆財經,2009,(2):55-60。
[4]梁丹虹.創新報關單證管理模式助力通關無紙化改革[J].上海海關學院學報,2013,(2):36-43。
[5]汪瑋.關于無紙化通關與保障基礎數據質量長效機制的建立[J].上海海關學院學報,2009,(2):62-66。
[6]徐建飛,田香輝,袁列夢.基于引力模型的新疆口岸通關便利化建設分析[J].中國商貿,2011,(31):238-239。
[7]徐建飛.新疆陸路口岸通關便利化建設研究[D].新疆:新疆財經大學,2012。
[8]衣慶光.海關通關效率問題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8。
相關閱讀:《新疆財經》新疆財經論文投稿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