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養老服務需求數量與質量的不斷增加,人力資源已經發展成養老服務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其對于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能夠充分滿足養老服務各方面的需求,增強服務水平與效率,對于服務新時代人口老齡化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本文以河北省為例,首先對社區養老服務及其人力資源進行了簡單闡述,然后從數量與質量兩個方面,分析了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需求情況,最后探討了如何有效促進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的方法與對策,以供參考。
本文源自現代營銷·經營版 2020年12期《現代營銷(經營版)》(月刊)創刊于1993年,由吉林省期刊協會主辦。吉林省新聞出版局主管,面向全國發行的經濟類期刊。雜志創辦十多年來,發行覆蓋全國,深受全國讀者的喜愛和好評。
關鍵詞: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需求
通過調查研究河北省有關數據統計表明,現階段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從事相關工作的人數較少,社區養老服務工作者缺口達到20萬人左右。面臨這樣嚴峻的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河北省養老壓力持續增加,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缺口大,有著數量明顯不足的問題;養老服務人力資源專業技術與職業道德水平有待提高,有著質量方面的問題。在這種復雜的情況下,如若要穩定推進河北省養老工作順利開展,就需要對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需求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論述。
一、社區養老服務與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概述
(一)社區養老服務
當前國內社區養老模式關鍵是以家庭成員照顧老人的養老模式、將老人送往養老機構的養老模式、由家庭或社區對老人進行照顧的養老模式。長時間發展以來,最常見的一種養老模式就是家庭養老模式。可是,因為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家庭規模變小,女性也需要外出上班,家庭成員在經濟與精力方面均不允許完全承擔起照顧老年人的重任,更加說不上花費時間與精力去照顧那些長時間臥病在床的失能與失智老年人。養老機構就是指老人集中在依據法律規章所設置的養老機構中接受照顧的一種養老模式。養老機構能夠充分滿足老人基本的生活照顧與醫療護理,可是因為遠離家人,而且養老機構收容有限,管理工作中存在著很多的缺陷與不足,諸多老年人不想要遠離家人待在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無須離開家人也可以得到照顧,可以有效解決老人不愿意離家的心理問題,也能夠為子女免去對老人生活的擔憂。社區養老,是立足社區資源,通過上門服務等形式,給老人特別是那些年齡較大且已經喪失工作能力與智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確保老人基本生活的養老服務。目前,國內社區養老服務是由政府主導與推廣的,引進部分社會組織,以此促進社區養老產業化發展。
(二)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
就人力資源而言,其是指在國家與地區中,有工作能力的全部人口。其中,人力是人具有的勞動與工作能力。人力資源涵蓋了腦力與體力,知識與技術;而人力資源的核心體現就在于人才的道德品質及思想方面的領悟。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實際上是說在社區中服務老人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現為從事服務老人工作的人員與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腦力與體力等的綜合,是實現社區養老的有效保障。從宏觀角度看來,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涵蓋了居委會管理者、醫療護理者、社會工作者等。
二、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需求情況
(一)數量方面的需求
潛在與絕對需求量較大。首先,經過調查研究中有關社區老人對社區養老機認知狀況、對機構的印象與是否愿意入住的數據采集,探索了現階段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數量需求。養老機構認知就是指老人知道社區養老機構存在與否,經過數據分析發現,知道的老人有40%,知道一些的老人有34%,不知道的老人有26%左右。通過對養老機構調查分析,了解到老人對養老機構印象較好的人比重為11%,對社區養老機構印象好的人比重為23%,印象一般般的人比重為40%,較差的人比重由18%左右,很差的人比重為8%左右。通過對老人入住意愿調查分析了解到,愿意在社區養老機構居住的老人有70%,剩余的是不愿意居住的老人。經過分析河北地區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對機構認知情況以及居住意愿,能夠預測在將來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需求會持續增長,且對于社區養老方面的服務需求有非常大的潛能。
其次,依據國際標準有關喪失工作能力或喪失智力的老年人和醫療護理人員匹配標準加以推算,發現現階段河北地區的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有著較大的缺口,而河北省養老服務人員缺口有五十多萬人,根據養老護理人員和半自理老人標準來說,缺口有30多萬人,根據養老護理和自理老年人標準看來,缺口是10萬左右。由此可以發現,河北省對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絕對需求量是很大的。
(二)質量方面的需求
首先,專業技能需求。經過調查研究中老人對養老服務比較迫切的需求與期望獲得哪種生活照顧等方面加以整合分析,對現下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質量需求作了闡述。在當代社會發展過程中,河北省老人迫切養老需求當屬醫療護理服務,醫療護理服務對養老服務工作者專業知識技能要求比較嚴格,特別是河北省在全省范圍只能夠積極發展醫養相融的服務模式,該模式下運轉的社區養老機構除去給老人提供一般的看護外,也給老人提供專業技術性強的醫療護理服務,這不但規定養老護理工作者給老人提供血糖與血壓監測,還規定社區養老工作者可以對老人疾病進行診斷等技術性要求高的養老服務活動。
其次,職業道德需求。調查研究中老人對心理咨詢的需求占比是百分之五十左右。受到計劃生育所影響,河北省當前家庭結構大部分屬于四二一模式,該模式中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長時間在外學習與工作,老人獨守家中,所以很多老人心理壓力增加,必須要進行心理咨詢。養老服務人力資源在擁有專業技能知識的同時,面對該情況還必須要有耐心,需要以一定的職業道德解決養老服務中的問題。
通過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需求不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較大的需求,現階段的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根本不能夠滿足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的要求以及逐漸增長的養老需求。故此,需要增強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力度,促使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三、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舉措
(一)開拓人才引入渠道,將隊伍結構合理優化
眾所周知,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和人員素質是彼此聯系,而且和專人準入機制也有著緊密的聯系。要想科學解決好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環節中的多種問題,充分滿足社區養老服務各方面要求,必須要合理完善人才引入機制,比如大專與中專生人才引入,為社區養老服務注入新的活力,促使人員年輕化與專業化。而本地政府需要將社區管理機制加以完善與健全,綜合調整社區養老服務人才進入門檻,給那些愿意到社區工作的人提供就業機會,從而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良好發展。再者,需要將社區養老服務崗位劃分成專門承擔社區管理的工作與同養老服務的工作兩種類型,前者由社區自行選擇居委會人員承擔;后者由專人承擔,如此有利于為社區養老服務專人提供更多崗位。最后,需要將社區人才引入機制加以創新,突破地域與戶籍限制,放寬從事相關工作的資格條件,激勵那些具有創新精神與工作能力較強的人才積極參與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去,優化人員結構。在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的過程中,不但需要促使社區養老服務職業化與專業化,而且也需要開辟有關專人就業渠道。
(二)合理創建完整的社區養老人資資源體系
需要積極構建一支專業化與綜合素質較高的社區養老服務工作團隊,除去需要將社區養老工作者創造力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來以外,還必須要合理開發人才資源,以生機勃勃的服務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積極參與到社區養老服務隊伍中去。如此就需要對社區養老服務人員進行科學化與合理化的管理,健全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開發體系。根據河北省當前情況而言,必須要政府發布有關社區人才管理和服務的法律規章制度。經過建立健全的社區養老服務人員保障體系,促使社區養老活動有序進行,并且全面開發社區養老人力資源。這一體系理應覆蓋合理規范社區有關工作人員培訓工作,主動創建社區績效考核評估體系,將工作者薪資制度加以健全,全面改善社區工作人員雇傭制度,科學擬定開發社區養老人資計劃,積極創建社區養老人資開發財政資助體制,全面培養養老服務人才市場。
(三)加速社區養老服務的市場化構建
對于社區養老而言,這不能只是依靠政府部門或公共機構來帶動,要想取得切實的進步發展,需要推動社區養老服務的市場化構建。只有這個領域得到市場化構建,那么才會有更多的人力參與進來,從而豐富社區養老的人力資源體系。市場化構建,首先需要針對社區養老建立行業法律法規,提出基本的規則規范,讓想要進入社區養老行業的企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從一開始就保證社區養老規范發展,避免產生混亂。其次,要加大力度孵化社區養老的領頭企業。以公共機構、家政公司等作為主體,選拔優秀人才,組建社區養老企業,打造社區養老品牌標桿,產生人才吸引力,將行業做大做強,讓更多高素質人才關注到社區養老這個領域,從而投身其中。
(四)推進社區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
從目前實際來說,在社區養老工作中,已經存在一些工作人員,比如社區護士、社區醫生、社區義工等等。對于這些已經在社區養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工作人員,需要推進繼續教育工作,提高這些人員的綜合素質。比如對于社區醫生和社區護士,除了要進一步加強醫療護理專業知識的培訓之外,還需要從心理學、溝通技巧等方面加強培訓,使其能夠在社區養老工作中發揮出更大作用。
綜上所述,現階段社區養老服務中,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管理與服務不到位等,需要有效處理好問題,就要發揮出社區力量。此次分析,經過對河北省社區養老服務人力資源數量與質量方面的需求,從人才引進渠道和社區養老人資開發體系方面給出了相關建議與意見,希望以此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岳卓依.醫養結合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現狀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8):178-179.
[2]俞進.全面推進社區養老服務應對老齡化社會養老難題[J].中國市場,2020(24):125+150.
[3]施思,賀孝梅.服務設計中的利益相關者地位評價方法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16):205-209.
[4]陳思維.淺析互聯時代社區居家養老新模式[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17):75-76.
[5]朱浩.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的社會化運作機制及其實踐邏輯[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7(05):98-106.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