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人們總是大力發展工業,不惜犧牲環境換取經濟效益。而如今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不重視以及經濟發展的強烈需求,環境問題逐漸凸顯出來。于是就有了林業種植工作,這是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要工作,林業也是能夠完成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使用林業種植的方法改善生態環境。
關鍵詞:林業種植,環境改善,工業革命
1 如今中國面臨的環境污染現狀
1.1 環境污染所帶來的溫室效應及其他空氣污染
由于我國建國以來對于生產力的發展極其渴望,導致了各種為了發展生產力而對環境作出的行為的產生,同時也導致了我國自建國以來的環境問題愈發嚴峻。環境污染帶來的問題中有一個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問題,也就是空氣污染問題。溫室效益就是空氣污染中的一個癥狀。由于工業的發展,人類向空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過多,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不能有效地將所有的二氧化碳轉化成糖類物質和氧氣。而過多的二氧化碳游離在大氣層中。當太陽光照射到地面時,太陽光的長波輻射被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二氧化碳吸收了大部分的太陽光的熱量,從而致使大氣層的溫度也隨之升高。
長期以來的二氧化碳對于熱能吸收得過多,導致地球的整體溫度逐漸提高,造成全球范圍內的氣溫變暖。南北極的冰川漸漸消融,使海平面上漲,一些低海拔的地區和國家往往面臨著沉入海洋的危機。并且溫室效益的發生還會導致全球范圍內的極端天氣大范圍發生,會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命活動。其實,酸雨的現象也是空氣污染的一個重要體現,酸雨也就是指的是淋下的雨水的pH值小于5.6的現象。酸雨的成因主要是大量工業尾氣不加以管理和處理,直接從工廠排放至室外,導致工業燃料的燃燒產生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直接排放至空氣中,導致云層中的小水滴與這些酸性氣體發生結合,導致小水滴呈酸性。酸雨往往會對人類種植的農作物和其他植物遭受到一定的破壞。對于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有著強大的干擾能力。并且酸雨還能夠導致土壤中的營養成分進行一部分的淋失,大幅度降低土壤肥度。
1.2 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土壤問題和水污染問題
土壤問題和水污染問題同樣是一個對于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有著密切關系的環境問題。土壤問題中主要就是土壤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問題。土壤沙漠化也就是土地荒漠化。造成土地荒漠化這一問題往往有著許多的原因導致的,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過度開墾和亂砍亂伐。在建國來,我們一直為了人人能夠吃飽喝足,大量將林地和濕地開墾成耕地,為了提高我國的糧食產量。并且與此同時,為了工業能夠進一步地發展,我們大量砍伐大片的林地,造成了水土的保水性大量下降。正是由于這兩個問題的共同作用,導致土壤的保水性和土壤的一些物理,化學性質遭到一定的破化,逐漸從一個完好的土壤層次變成荒漠化的土壤。
在現在,我國每天仍舊有著超過600公頃的土地正在處于荒漠化進程中。水土流失也是土壤問題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之一。由于人類的各種活動影響了植物的發展及其發育。植物難以在遭受污染的土地上進行生長和繁衍。對于土壤來說,植物的存在對于土壤水分的保持有著其重要的作用。并且植物的根系能夠進一步對于土壤的流失進行一定的保護。也正是由于人類的亂砍亂伐,對于植物的胡亂破化導致了我國水土流失的現象的加強。也同時由于水土流失的問題加劇,導致黃河附近的城市遭受到了一定的危險。
2 淺談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的一些基本作用
2.1 簡述林業種植在改善空氣污染上的作用
對于我們來說,林業種植其實也就是栽培植物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通過發現當地的一些土地優勢資源進行一定的造林和豐林的操作,對于現存的林業資源進行充分利用的過程。在內蒙古的大部分地區,我們通過林業種植,我們一方面能夠合理實現土壤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林業種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林業產業的一定的發展水平,給人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在空氣污染改善方面,林業種植能夠大量提高土地上的植被量。而大量的植物能夠在光照下產生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一部分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同時將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固定在有機物中,對于營養成分能夠進行一定的循環作用,利于養分的循環利用。這樣能夠大幅度的減少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存在,從而降低溫室效應的危害。除此之外,進行大量的林業種植能夠在原料方面提供大量的豐富的原材料。而在工業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也會產生許多許多的二氧化碳。從原材料方面做出一定的改變能夠對于空氣污染起著一些重要的作用。
2.2 簡述林業種植在改善土壤問題和水污染問題上的作用
在如今,內蒙古中大部分采用的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措施是通過人工種植一些人工灌木進行土壤的鞏固和保持。對于防治土地沙漠化的來說,林業種植是一項遠遠強于灌木種植的措施。林業種植中所種植的植物大多都是一些喬木樹種,喬木樹種的根系極為的發達,能夠將根系插到極其深的地下去進行汲水作業。而喬木樹種高度發達的根系能夠有效地對于土壤進行一定程度的固定作用。并且喬木樹種在鞏固和保持土壤的同時,在保持水分方面也有著很好的效果,喬木樹種能夠汲取大量的水分進行一定的保存,并且喬木樹種的落葉落在地面上,還能夠形成一層有機質層,能夠更加有效得保存水分。在林業種植的面積較大的時候還能夠相當于一個較大的屏障,能夠有效地阻擋風沙地吹過,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地的沙漠化。所以在固定土壤,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上,林業種植也有著一定的作用。
除了土壤問題外,還有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也就是水污染問題。在水污染問題上,林業種植也能夠起著一定的作用。在林業種植中,往往會種植一些有著獨特特性的喬木樹種。喬木樹種的根系極為發達,將樹種種植在河道旁邊,不僅僅能夠通過植物的根系的發展,將水流中的一部分有害物質進行一定的吸收,并且樹種還能夠起著一定的抵擋作用,能夠抵擋一部分污染用水中的有害物質,對于水質進行一定的凈化處理。林業種植能夠凈化水體,并且提供一定的屏障給水體附近的土地。所以,在土壤問題和水污染問題上,林業種植也是一個能夠起著改善作用的措施。
3 結語
在我國污染問題如此重要的今天,我們有必要也有需求去為了環境作出一定的改善。推廣大面積的林業種植也正是一個對于改善環境起著重要發展性作用的措施。林業種植不單單能夠減少空氣中的一些有害物質,減少酸雨現象的形成,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和鞏固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林業種植甚至在凈化水質方面也有著重大的作用。它不僅僅能夠有效地改善環境問題,同時還能夠更加一步地提高經濟效益。我們應該大力發展林業種植,了解林業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朱琳.淺析林業種植在生態環境改善中的應用[J/OL]. 防護林科技,2017,(10):83-84(2017-10-30).
[2]董淑麗.林業種植在環境改善中起到的作用[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04):33.
推薦閱讀:林業與生態職稱論文網
林業與生態雜志基礎信息: 本刊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