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證券投資論文
《證券投資學》是一門應用性、操作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如何實現學生在掌握證券投資基礎理論的同時,具備一定實際投資分析能力的教學目標要求,是完善證券投資學課程建設的一項重要課題,也是培養應用型金融人才的需要。
一、實踐教學是提高《證券投資學》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
(一)《證券投資學》課程教學特點
1、理論綜合性強
證券投資學的理論綜合性體現在它以眾多學科為基礎和它涉及范圍的廣泛性。該課程以《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和《財務管理》等為前修課程并體現了對上述課程的綜合應用。在證券投資的基本面分析中,需要運用宏微觀經濟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財務管理等知識,來對證券投資進行宏觀經濟分析、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在證券投資的組合管理和技術分析中,不僅需要運用金融風險管理學、資產組合理論、風險資產定價模型來構建最優風險資產組合,而且需要綜合運用統計學和數學模型進行定量分析,因此該課程涉及范圍廣泛,理論綜合運用程度較高。
2、應用性程度高
證券投資學不僅以廣泛的學科知識為其理論基礎,更側重于運用這些理論來解釋證券市場上的經濟現實。該課程主要研究內容涉及如何選擇證券投資工具,如何在證券市場上買賣證券,如何分析各種證券投資價值,如何對公司進行財務分析,如何使用技術方法分析證券市場的發展變化,如何科學地進行證券投資組合等,這些都是操作性很強的具體方法和基本技能,由此可以看出證券投資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專業。
3、理論對現實解釋程度較低
在證券投資學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的傳授具有靜態和單一的特點,而證券市場的發展變化具有動態和全面的特征。資本市場的瞬息變化、引致因素的復雜程度,都遠遠超過了理論教學的認知范圍,這使得證券投資學的理論教學與現實往往具有較大的反差,學生對基礎理論的認知往往因證券市場的過于復雜而無法準確把握,這在客觀上要求做到基礎理論與證券市場實踐緊密結合,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實踐教學的重要作用
1、形象性強,易于增加感性認識
實踐教學,是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課件、網絡實時行情、專業模擬交易軟件以及局域網教學信息平臺等,運用于證券投資學的教學過程中,以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這體現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增強了教學的形象性和直觀性,提高了學生對證券交易活動的感性認識。同時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操作密切結合,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增加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通過實踐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證券投資的感性認識,而且將引導學生以投資者心態進入證券市場,從投資者的角度感受證券市場的漲跌變化,學習投資理念,培養投資決策能力,挖掘市場影響因素,進行價格走勢分析,掌握投資的技巧和規律。除此以外,實踐教學的運用,避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泛泛而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引導學生帶著實踐的問題在理論中尋找答案,促使學生自主、全面和扎實的掌握證券投資的基本理論,可以較好實現雙向互動式學習。
二、常用《證券投資學》實踐教學模式比較
(一)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是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課程的知識結構、整體框架,解決傳統板書和口述中存在的教學困難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在證券投資學教學中涉及大量的圖形、公式、技術指標、數據資料,如K線理論、缺口理論、形態理論、波浪理論等,板書等傳統教學手段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將這些理論與市場中價、量、時、空的相互作用通過圖表的形式生動地展現出來,其直觀性、靈活性、實時性、立體化的特點,為證券投資學教學帶來極大的方便,因而已成為證券投資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盡管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促進教學內容規范化、系統化,節省大量板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多媒體教學畢竟是一種輔助式實踐教學模式,雖然這種教學形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性和直觀性,但總體說來仍屬一種靜態的實踐教學模式,相對證券市場的變化多樣以及證券投資學密切聯系實踐的教學要求來說,這種教學形式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二)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通過引入證券市場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啟發式和互動式教學,通過對案例的深刻剖析來加深對復雜理論理解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中國證券市場的迅速發展,為證券投資學教學提供了大量豐富和鮮活的案例。在對基礎理論講解的過程中,輔以典型案例分析,可以將一些難以理解、繁瑣枯燥的教學內容生動的表現出來,而精心引導學生對案例深入分析討論,可以促進學生對基礎理論的理解,并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實現知識傳授與知識運用有機結合的教學目標。實際上案例教學法在教學應用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這種實踐教學形式主要針對理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而展開,但是對于證券投資學來說,其不僅是一門理論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而且也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實際操作性,尤其是針對技術分析的實踐教學,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就并不顯著。從這個意義上說,案例教學法在證券投資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證券模擬投資教學
證券模擬投資教學,指的是利用已開發的應用軟件,通過與證券市場同步的實時模擬操作,學習證券品種的選擇和交易時機的把握,并在投資收益分析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投資策略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這種模擬教學主要由軟件使用、行情閱讀和證券模擬交易等環節構成。其具體操作一般包括:利用證券行情接收系統,實時接收證券交易所行情,演示大盤和個股行情走勢;利用證券實時分析系統,演示主要技術指標,結合典型圖形講解技術指標的運用;利用模擬股票交易系統,建立操作規則,利用虛擬資金和虛擬撮合,實現交易、結算全過程的操作。證券模擬投資的教學最大優點在于,可以使學生掌握股票投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投資意識和投資理念,同時增加學生對證券市場的感性認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與自學能力。這種實踐教學形式是實現證券投資學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增加教學的直觀性與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程教學效果的有效辦法。它在確立以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師職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開展網絡教學等方面都有其獨到作用。盡管這種實踐教學方法廣受歡迎,但在教學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和亟待改進的地方。如這種方法側重于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固然可以使學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證券軟件操作技能和一些技術分析技能,但基于一知半解的證券知識來進行證券交易不僅使得操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且無法引導學生回歸深層次的理論思考和洞悉投資本質,因而最終會削弱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提高投資素質這一教學目的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