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城市建筑論文
1城市建筑景觀規劃存在的問題
1.1建筑景觀規劃與實踐脫節,可操作性不強,對實踐的實質指導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建筑規劃和現實是2張皮,有“代溝”,建筑規劃是美好的,但美好的建筑規劃不能轉化成實質性。具體表現在:①建筑規劃不完整,如一些專項規劃、建設要素配置規劃、特色園區發展規劃等方面還是空白,根本無法指導實踐。②建筑規劃不科學,部分規劃對資源環境、區位環境因素考慮不夠,與國家宏觀調控布局脫節,規劃不是根據本地區的資源察賦、發展優勢因地制宜來制定,缺乏科學性、差異性,構成同質發展,重復建設。③建筑規劃不具體,大而粗,廣而泛,部分建筑規劃對未來不確定因素認識不足。同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不按規劃思路、路徑發展的現象,使建筑規劃和實踐脫節。
1.2建筑景觀規劃設計缺乏對人的需求思考,盲目追求他人設計風格,造成建筑景觀千篇一律。有些設計師因缺乏建筑、園林、景觀、環境的綜合知識,往往設計漏洞百出。比如建筑與植物的配置問題,不僅要考慮到所選植物的高度不能遮擋建筑門窗的采光問題,同時也應注意建筑色彩與植物的搭配協調問題,當植物在建筑背面時,還應考慮到植物的耐陰習性。
1.3對自然環境保護不足,破壞嚴重。土地和植被在城市建筑景觀規劃設計中破壞嚴重,沒有做到充分尊重自然和建筑景觀的生態設計。一些設計的材料在現實施工中不可取,浪費大量人力、財力從外地調運材料,不利于節約型社會的建設。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沒有在設計中科學體現,如太陽能利用,天然冷源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風、降濕等。
2城市建筑景觀規劃發展策略
2.1系統規劃,重視總圖設計
明確系統規劃要求、理念設計及用地情況等基本概況,創造和諧地適應于自然的規劃環境。建筑總平面圖的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基礎和前提,無論場地面積大小,都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建筑朝向、間距、退讓距離、道路布置、植物搭配、排水情況、土方添挖量是否經濟合理以及有關管線平面是否整齊、合理且經濟等因素,進行總體設計。
2.2建筑景觀規劃應以人為本,兼顧與周邊園林環境相協調
要體現對使用者的關心,不管建筑如何進行設計、處理,最終都應滿足建筑功能的要求,也就是作為人類每日起居、生活、工作的微觀環境。要有和諧美的創意,建筑景觀應與城市的關系及與周邊環境的整體景觀和諧。以人為本的理念還應體現在方案中對細節的考慮上,諸如建筑旁邊桌椅、庭院燈等的設置;建筑旁多層次綠化系統的建立,凈化小環境,改善小氣候;利用自然的方法創造適宜的溫度、安靜環境,保證舒適感等。建筑景觀設計應當充分地因地制宜,考慮到場地地形等因素,在立意、選址、布局過程中,做到與自然環境充分的融合。
2.3建筑景觀規劃應生態優先,注重可持續發展
要尊重自然環境,優化設計,節約資源,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創造出美好的人居環境,這是建筑景觀設計研究的重點。保護土地和植被,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態環境,確保一定的綠化彼蓋率,在建筑內外創造田園般的舒適環境。盡可能利用當地技術、環境材料,形成當代鄉土建筑。考慮可持續發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節約資源、減少建筑以及建筑廢棄物對環境的形響,使建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足夠的面積以備將來發展。
2.4加強設計師的技能培養,提高綜合素質
建筑景觀設計師不應當僅僅有扎實的設計基礎和功底,還應對環境、園林、植物、生態學、景觀學、藝術美學等學科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認識。通過多學科的滲透互補,增強城市建筑景觀規劃的宏觀調控能力。同時設計師還應加強自身職業素質的涵養,在設計中時刻遵循生態優先的理念和以人為本的原則,科學設計。建筑景觀一旦脫離了人性的需要,忽視人的精神、需要,都使城市建筑景觀變得機械、冷漠,也不符合現代人居環境的要求。要營造出有利于建筑景觀生存和發展的氛圍,好的建筑景觀必須要有優秀文化傳統和高度文明襯托和保護,對那些不利于建筑景觀的保護和規劃設計的因素應予以剔除,從而增強環境及建筑景觀的吸引力和精神活力。所以設計師肩上職責和重任不容忽視,應當時刻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3結語
建筑景觀設計,涉及建筑、景觀、園林等眾學科,是一門古老而科學的設計藝術,完善和發展建筑景觀的規劃設計這門科學,勤于總結歸納并敢于面對建筑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存在問題并進行科學修正,使之朝著有利于人居環境、建筑景觀和社會文化的方向和諧發展,更加有利于人類的生存和進步,同時也促進建筑景觀行業可持續發展。